王启云
《中国图书馆学报》“彭斐章先生的图书馆学贡献”专题导读
2025-11-4 21:13
阅读:1094

图谋按:2025年11月4日留意到《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年第5期编发“彭斐章先生的图书馆学贡献”专题。圕人堂QQ群予以推介,分享了题录、摘要、全文等信息。图谋粗略浏览全文之后尝试进一步编写专题导读,供参考。

       《中国图书馆学报》“彭斐章先生的图书馆学贡献”专题.png

       彭斐章先生(1930-2025)是新中国图书馆学、目录学领域的学术泰斗与教育宗师。他以 "贯通古今、融汇中西" 的学术视野,"甘为后人梯" 的育人情怀,"守正创新" 的学科担当,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图书馆学学术体系,其贡献深刻影响了学科发展轨迹。《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 年第 5 期推出的专题论文,从不同维度揭示了先生学术思想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专题论文:吴慰慈《遗泽长存  风范永忆——追忆彭斐章教授》、倪晓建《立下园丁志甘为后人梯——记彭斐章先生》、马费成《学科建设的擎旗者》、陈传夫,赵庆香《彭斐章先生的图书馆学教育哲学思维探析》、柯平《创建贯通古今中外的大目录学——彭斐章先生的目录学贡献》、程焕文《承前启后学海津梁——彭斐章先生在国际和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术交流中的贡献》。

一、学科建设的战略擘画者

      彭斐章先生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学科体系,奠定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根基。在教材建设上,他与北京大学合作主编的《图书馆学基础》《目录学概论》,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统编教材,累计发行量超 20 万册,被誉为 "书林新葩"。这些教材突破传统知识框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目录学实践相结合,首次提出目录学研究对象的 "矛盾说"—— 即揭示文献资源与用户需求的基本矛盾,这一理论被写入《目录学概论》,并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在学科制度建设方面,先生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点从无到有,并于 2001 年促成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他首创图书发行学专业,恢复档案学学科,构建起 "图情档" 三位一体的学科格局。这种战略布局使学科从单一的图书馆管理,发展为涵盖信息资源开发、知识服务、文化传承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二、目录学现代化的领跑者

     彭斐章先生以 "大目录学" 理念推动学科转型,开创了目录学研究的新时代。他系统梳理中国古典目录学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的优良传统,同时深入研究列宁目录学思想与苏联目录学理论,提出 "贯通古今中外" 的研究路径。在《目录学》(1986)等著作中,他首次引入 "书目情报" 概念,构建起基础理论、方法技术、组织管理、情报服务 "四分法" 学科体系,将目录学从文献著录的技术层面提升到信息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面对数字时代挑战,先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理论变革与发展研究",提出目录学应向智能化、大众化转型。其主编的《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组织》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为网络环境下书目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南。这种理论创新使中国目录学在国际学界独树一帜,被评价为 "为世界目录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教育哲学的实践探索者

     彭斐章先生以 "立德树人" 为核心,形成独具特色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体系。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 "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强调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跨学科视野。在教学方法上,他首创 "问题导向 - 案例教学 - 实践创新" 三位一体模式,其主讲的《目录学概论》2004 年入选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在师资建设方面,他推动武汉大学与北京大学建立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的校际合作机制,培养出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先生尤其注重学术品格的塑造。他常以 "立下园丁志,甘为后人梯" 自勉,要求学生 "做学问先做人"。在 90 寿辰之际,他捐赠 150 万元设立 "彭斐章图书馆学发展基金",用于资助青年学者与贫困学生。这种 "身教重于言传" 的育人理念,培育了 "严谨、创新、奉献" 的学术风气。

四、国际学术交流的桥梁搭建者

       彭斐章先生是新中国图书馆学界国际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多次率团出访苏联、美国等国家,推动建立中美、中苏图书馆学合作机制。1993 年,作为首批大陆学者赴台湾访问,开启了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交流的先河。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他积极传播中国学术话语,参与国际图联(IFLA)学术活动,推动中国图书馆学走向世界。这种国际化视野使先生的研究始终与时代同步。他敏锐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将书目情报服务、知识组织等理论引入国内,同时向世界介绍中国目录学的优秀传统。其学术成果被译为英、俄等多种语言,成为中外学术对话的重要媒介。

      彭斐章先生的学术生涯,贯穿了新中国图书馆学从重建到繁荣的全过程。他以 "为往圣继绝学" 的担当,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目录学体系;以 "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情怀,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专业人才;以 "海纳百川" 的胸襟,推动学科走向国际舞台。正如专题论文所揭示的,先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学术成果的创新,更在于其 "守正创新、兼容并蓄" 的学术精神,"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念,"胸怀天下、服务社会" 的责任担当。这些精神财富,将持续指引中国图书馆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延伸阅读:

[1] 吴慰慈.遗泽长存风范永忆——追忆彭斐章教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05):4-6.DOI:10.13530/j.cnki.jlis.2025034.

彭斐章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文章回顾了与彭斐章教授的学术交往事宜,总结彭斐章教授在武汉大学与北京大学合作方面的两点开创性贡献:一是改革开放后两校合编专业教材《图书馆学基础》和《目录学概论》,为图书馆学专业学子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也向学界展示图书馆学人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成为当时图书馆学教材的典范;二是秉持“人才强科”的战略理念,构建校际协同的师资培育交流机制,两校协商确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框架,实现人才相互交流,推动学科发展。

[2] 倪晓建.立下园丁志甘为后人梯——记彭斐章先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05):7-10.DOI:10.13530/j.cnki.jlis.2025035.

彭斐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毕生从事图书馆学、目录学教育与研究,并以“立下园丁志、甘为后人梯”作为从教的座右铭。本文从三个方面追思先生的教学育人思想:重视学生研究基础的培养、重视学生学术能力的教育、重视学生学术视野的开拓。彭斐章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不断创新的精神,倡导的基础教育、能力为本思想,以及具有前瞻性理念的人才观,对我国图书馆学、目录学的专业教育和学科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 马费成.学科建设的擎旗者[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05):11-15.DOI:10.13530/j.cnki.jlis.2025036.

彭斐章先生作为中国图书情报学界的擎旗者之一,将毕生心血倾注于图书馆学、目录学及图情档相关学科的繁荣发展。他运筹帷幄,推动博士点从无到有,构筑了学科顶尖人才孕育的高地;克难而进,开辟国家级科研基金独立通道,打通了学科创新发展的血脉;敢为人先,首创图书发行学专业,拓展了学科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疆域;守正创新,恢复并重塑档案学专业,守住了学科历史根基并赋予其时代活力。

[4] 陈传夫,赵庆香.彭斐章先生的图书馆学教育哲学思维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05):16-23.DOI:10.13530/j.cnki.jlis.2025037.

彭斐章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主体、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和教育发展五个维度,探究先生的图书馆学教育哲学思维。先生强调图书馆学教育应以德为先,服务国家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倡导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来实现教育目标;主张图书馆学教育应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新的时代,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彭斐章先生为代表的图书馆学教育家的精神,坚持教育初心,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培养更多优秀的图书馆学人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学科。

[5] 柯平.创建贯通古今中外的大目录学——彭斐章先生的目录学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05):24-29.DOI:10.13530/j.cnki.jlis.2025038.

彭斐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对于引领新时代现代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加强对彭斐章先生目录学思想的研究,既对目录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书目工作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价值。本文通过对彭斐章先生目录学思想的梳理及解读,认为先生的目录学贡献具体体现在:弘扬中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全面研究列宁目录学思想和苏联目录学为我所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揭示目录学本质的“矛盾说”、以智慧之学指导书目实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目录学体系、开辟书目情报服务新领域、推进目录学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目录学教育。彭斐章先生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大目录学思想,不仅推动了我国目录学的现代化进程,也为世界目录学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6] 程焕文.承前启后学海津梁——彭斐章先生在国际和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术交流中的贡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5,51(05):30-36.DOI:10.13530/j.cnki.jlis.2025039.

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综述法,全面回顾彭斐章先生在中国与苏联、中国与美国及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术交流合作中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活动。彭斐章先生在国际和海峡两岸图书馆学术交流合作中做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卓越贡献,为新中国图书馆学术体系的建立、发展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508887.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