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图书馆正经受种种冲击,面临“转型与超越”问题。图书馆员该干啥?能干啥?如何干?馆领导困惑,馆员迷惑,利益相关者不明觉厉。图书馆员对于图书馆业务培训,似乎并不熟悉。有的图书馆,多年没有业务学习。但同时也有部分图书馆,在“如饥似渴”地探寻业务培训信息,想方设法借助业务培训,迅速提升馆员业务能力。
近期,有同行向我咨询:**省高校图书馆领域有对AI辅助参考咨询工作或者软件熟悉的老师吗?或者你有熟悉的相关老师吗,我们想搞一个参考咨询全省培训?
我的回答比较“啰嗦”,大致内容如下:“抱歉!这块问题我回答不上来。种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当前处境尴尬。参考咨询工作,各家各行其是。当前内设机构保留‘参考咨询部’为数不多,即便名称保留,所从事业务的相关度亦不见得有多强。业务规范性较弱。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已从传统问答转向学科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综合支持体系,虽部门名称各异,但服务内核紧密围绕教学科研需求展开。当前,由参考咨询部派生的机构名称有:学科服务部、信息服务部、科技查新站、研究支持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等。各个馆真正在做参考咨询工作的人为数不多,且队伍不稳定。也许有这方面的业务高手,但显示度很低。相关会议,多是领导秀。讲具体业务方面的很少。这方面的高手应该有,但是知晓度非常有限。至少是我不清楚。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确实找不到人。你是希望我推荐一位省内高校馆同行——可以胜任且愿意讲。我确实回答不上来。”
类似这方面的咨询,这些年我时不时有解答。甚至有过不少次,有关方面是直接邀请我讲,受到诸多制约,我需要“三思而后行”,通常情况下我会谨慎作答。让我推荐他人,我同样需要谨慎,尽可能不要让人为难。
图书馆业务培训实际涉及的有许多方面。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所涉业务有同有异,且不一定是“大同小异”,也有可能会是“小同大异”。具体馆员的业务能力差异亦不小,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均有可能存在业务能力超群者,“班门弄斧”通常是比较忌讳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好些场景是“能者多劳,不能者可以少劳或不劳”,因而对待业务培训的态度,有的是积极进取型,有的是消极应付型。
参考咨询业务是图书馆深层次开发文献资源、 创新服务领域的重要工作。在信息资源多元化的趋势下,各馆都很关心如何提高参考咨询工作的质量与效益。这块业务“水”很深。举几个实例,这是国家图书馆2017年组织的培训涉及的部分内容:(1)社科类参考咨询服务及案例解读:工作特点;检索源;咨询流程;案例分析;工作思考。(2)咨询服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读者权益;馆员权益;著作权法与图书馆服务。(3)中外法律文献的检索与利用:法律文献源;法律资源检索;法律咨询案例。(4)参考咨询馆员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概念;信息素养能力:沟通素养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参考咨询实践---案例集锦;专题资料汇编;定题跟踪;事实(表单、图片)查询;文献综述;年度报告。(5)参考咨询工作中的专题资源库建设:专题资源库概述;选题与可行性研究;用户需求分析;数字资源搜集整理;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制作;发布实现;专题内容筛选;资源库的呈现。 (6)图书馆参考咨询与文献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发展现状与未来;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业务;国外文献传递机构特点;国内馆际互借与文献提供传递;分层服务;文献提供服务内容。(7)五种咨询:特定事实数据和文献;资源和服务相关技术;线索指引型;科研课题;绩效评估。
如果让我讲生成式AI赋能参考咨询工作方面的主题,我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很难驾驭。生成式AI的迭代与升级可谓“日新月异”,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图书馆需要拥抱变革,图书馆的改革或者转型升级需要找准“着力点”,积极作为。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之后,生成式AI备受瞩目。笔者自身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体验。当前的生成式AI,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有中文的、外文的,有收费的、免费的,有相对稳定的、也有很不稳定的……个体的体验,或多或少有盲人摸象的意味。2025年上半年,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体验多种中外文数据商的生成式AI产品与服务,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沮丧的,期望值越高越失望。当前的氛围,追求速效,追求最省力最省事、追求投资少见效快,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令人遗憾的是,“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屡见不鲜。
图书馆业务培训,不妨借参考咨询业务培训说事拉理。图书馆参考咨询业务的转型困境,在业务培训中尤为凸显。部门名称更迭、队伍不稳、业务规范缺失,让参考咨询的 “深水区” 难寻深耕者,业务高手隐于幕后,培训资源稀缺。生成式 AI 浪潮下,技术迭代与急功近利的氛围交织,既加剧了馆员能力适配的焦虑,也让务实培训更显迫切。参考咨询作为文献开发与服务创新的核心,其质量提升离不开体系化培训支撑。当前更需打破 “重形式轻实效” 的迷思,正视业务根基薄弱的问题,在规范业务框架、发掘培育骨干、平衡技术应用与扎实实践间找到着力点,方能为图书馆转型注入持久动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9877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