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云
关于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的思考
2024-11-20 10:09
阅读:768

    2024年11月19日,圕人堂成员有关于数字资源的互动交流。飞飞:“麻烦问下大家这个问题,就是资源采购和参考咨询的职责划分问题?我们数据库平台打不开,然后参考咨询的老师就说为什么负责购买的人不每天看一下,打不开要及时联系公司啊。”图漾:“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引进一个数据库,并不是简单地花钱买就完了,涉及到试用、采购、培训、维护、评估等多个环节,需要多个部门配合。以前我们是信息技术部一个部门负责,理得非常顺 。后来改革了,也是各种不顺,维护这一块工作就给我在的技术部了,但技术部没有厂商联系方式,还要向采访部门要,时间久了,常用数据库的联系方式也都有了。话说维护这一块应该由技术部门负责,因为查找原因懂一些网络知识。比如某著名数据库曾经在国内出现访问受限,最后是我们找到了原因,并给出了应对方案,这一方案反馈到数据商,也解决了其他学校的问题。所以,你作为领导,数据库的试用采购维护评估培训等流程最好整合到同一个部门,这个部门要有懂技术的人员。”图谋:“非常赞同图漾老师的经验之谈。”

    我同图漾老师另进行了小窗交流。图谋:“我所在馆是数字资源从采到用,放在参考咨询部。这些年,忙不完的活,折腾得够呛。其中技术支持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有段时间,馆里说把技术部放在我这边,我没同意,这样的话,摊子更大了。现在很多馆,都是所谓‘能者多劳’的状态,许多活儿糊弄。其中一个原因是,真正能干点活的太少了。”图漾:“你本身就是技术出身,谁让你会呢。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的时候等着扯皮还不如干脆自己干了,管它是不是自己该干的。”图谋:“的确如此”。

    上述交流,促使我稍微梳理一下关于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的思考。自2015年至今,我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在我看来,这块工作确实很重要。我自身是希望一年做的比一年好,一年做的比一年顺。受到诸多制约,理想与现实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总体来说,这块工作是用心用情用力的,应该说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数字资源系列讲座”是历年读书节的“大节目”之一。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获取数字资源、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开阔知识视野、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2024年安排20场讲座,9月30日确定日程安排,10月15日开始,11月26日结束。围绕系列讲座,提前谋划。部们人手紧,2024年年初进行了新一轮岗位聘任,两位老师岗位调整到参考咨询部,上半年主要是熟悉工作,熟悉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是其中之一。越是人手紧,越需要协调协作,齐心协力,同向同行。

     前期准备工作是比较充分的。2024年9月6日更新了数字资源使用指南,内容包括:前言(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总体性简略介绍,采用高基报表最新上报数据,即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31日);数字资源及其网址简表;数据库简介;校外访问服务专题;移动图书馆(学习通)使用方法与常见问题说明。9月26日因移动图书馆(学习通)的使用方法有更新,该使用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11月11日更新了CADAL资源与服务使用方法。11月19日解决了机构用户身份直接阅读CADAL电子书全文问题。我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更新升级,CADAL电子书直接链接到阅读界面。新版API跟旧版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返回封面和全文路径。今后,我校使用CADAL电子书更便利了。说起来没几句话,但背后的工作量不少。各种资源与服务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图书馆网站数字资源版块,有些链接进行了更新(更换或撤销)。数种重要中外文资源与服务的访问界面有更新,有的变动很大,前前后后进行了历时半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沟通与协调(与数据库商方面、信息化中心、图书馆技术部、用户等)。数字资源的校外访问故障,越来越重要,前前后后沟通多个回合。10月29日答复学生反馈“很少有考研学生知晓学校图书馆的考研数据库及各类常规的数据库,建议增加宣传,提高使用率。”11月6日,进一步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考研数据库,回应关切。今年的数字资源利用系列讲座期间,组织了两场信息检索大赛,一场是作为协办单位的所在市大学生信息检索大赛,一场是知网杯信息检索大赛。两场大赛对系列讲座的推动是有促进作用的,相辅相成的。

    每年的系列讲座,需要平衡各个方面。原则是,数据库商主讲讲座优先安排。数据库商是面向全国用户,他们的培训日程是比较满的,需要提前预约,能给安排上便算是幸运的。讲座安排,要尽可能兼顾方方面面。师生均需要兼顾。很多时候,力不从心。日程安排确定之后,无特殊情况,不方便调整。倒是做了“预案”,数据库商主讲的,万一来不了,由参考咨询部工作人员顶上。讲座内容的安排,需要兼顾方方面面。讲座日程安排表,在二级学院的学科评估、专业认证等情境是需要作为“支撑材料”的。讲座的宣传与组织,每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每年都有“新状况”。

    作为一名“老馆员”,期待的理想方式是专业化、规范化乃至标准化推动相关工作。当前的业态环境受到多重冲击,各校各馆立足自身实际,随机应变。 这种做法不是长久之计,期待利益相关者进一步关注与思考。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启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085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