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闲话图书馆文创

已有 1508 次阅读 2023-9-9 17:13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谋按:2023年9月8-9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参与了图书馆文创话题讨论,图谋即兴交流内容稍作梳理,期待更具参考价值。

    关于图书馆文创其实是有历史的(长度、广度、深度……),并不仅仅是“这几年”,这几年受大环境影响更为活跃倒属于实际情况。如果有更多成员参与交流与分享,更有利于增广见闻。文旅融合大环境下,图文博美好些方面(包括文创)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交流与探讨是非常有益的。有助于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关于图书馆文创,需要更加开放、包容,不是急于否定。实践中,方方面面的工作,无论大馆与小馆,确实有开展的好(或比较好的),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具体到高校图书馆文创,确实已有许多图书馆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且取得了成绩。

    相关实践与探索,有的已经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并在学术期刊正式发表。比如:(1)王旭彤《高校图书馆文创成果开发与应用——以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为例》,运用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及文献研究等方法,于2021年5—7月对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图书馆文化创意成果,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文创成果类型按照物质载体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衍生纪念品、专属定制品、体验式文创成果、数字手绘文创成果四大类。其中,衍生纪念品共196种,占比75.09%:专属定制品共55种,占比21.07%:体验式文创成果及数字手绘文创成果均为5种,均占比1.92%。其中衍生纪念品、体验式文创成果和数字文创成果又细分有小类。(2)谭德维等《高校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实践——以河海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河海大学图书馆通过实践探索,成功开发了以“河狸”为代表的图书馆IP形象,探索出一条联合学校师生共同开发文创产品的新路径。

    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创,上述两篇文献有群体调研,也有个馆事例,有一定参考价值。实际上全国3000多所高校图书馆,很大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实践与探索。群成员中,有的深度参与(是骨干成员,参与设计、营销等环节)。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交流与分享的氛围是不尽人意的。我已经在试图摆事实,说明实际并不是中原劲草描述的那种情况(“国内文创这几年是被故宫博物院带火的,他们是主要卖给游客的。而高校的文创有些是学校机构做的,有些是图书馆做的,学校机构做的也主要是卖给游客和学生,主打一个情怀和纪念;而图书馆做的则是主要拿来送给参加图书馆活动的同学的。但也是个悖论,疫情三年以来,很多高校对进门设置了门槛,社会人很难进入学校内,虽然近来有放松但远未回到疫情前,那些学校做的卖给谁呢?老师很多不屑,学生消费有限,最后往往也就只能出口转内销了。图书馆做文创,很多自己设计能力不够,让某宝给做,自己去买些回来但帐不好平,一堆的鸡毛。现实复杂的很,也就是大家写个论文评评职称而已,热闹永远是别人。”)。麦子老师描述那种情形(“我们一般是靠外面一些专门做这类东西的公司做的,因为学校的各个部门本来有很多这类的需要,所以大多数东西都是按这些公司提供的东西,然后把图书馆的名字写上去,因为是大量做的,所以价格会很便宜。我们这个是很一般的,这类东西最厉害的是一些私立学校,有些学校里面卖的东西什么都有,像百货公司一样。”),实际上国内高校馆也有这样做的。立足实际边实践边探索。细心的成员会发现,当前的发言是“一边倒”。

    昨天依霖老师希望了解具体的营销细节,这方面的深度交流,通常是较为私密的。熟悉的成员间、馆际交流面对面……这样的场合或许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圕人堂大窗交流,某种意义上算是公众场合(或公开场合),有些话题不同程度受限。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各有各的好(同时也会有各个各的“不好”或“苦衷”)。5月份与一位资深馆长交流,他告诉我“其实每个图书馆都有特色,每个图书馆员都是好样的。”,我越来越赞同这个表述。

    图书馆文创,数字资源商、馆配商、软硬件商、出版社等也不同程度参与。好些东西是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好的文创,确实是可以“锦上添花”的,多方共赢的。我喜欢的一件文创,DRAA年会上发的。假期里陪我走过好些地方。结实耐用,可挎可提。有内外二层拉链,内拉链可以放身份证、票据等小东西。每届DRAA会上的包是比较受欢迎的。上海图书馆文创确实做的好的。馆内书店有卖文创产品。上海图书馆主办的会议多,我参加过一些,资料袋也是文创产品,质量挺好的,挺受欢迎。假如要搞个图书馆文创展的话,估计会是很壮观的。图书馆主题收藏者曹阳馆长,估计已有不少收藏。这里(指圕人堂群内)办是草根性质。没有工分。这里办也有好处,就是接地气,展示更充分。世界艺术鉴赏库也做过好些面向图书馆的文创产品。我到图林文华微信公众号找了几件图书馆文创,曹阳收藏的1940年代的图书馆文创(海光图书馆徽章)、1928年动静大学图书馆竣工纪念陶瓷摆件……徐雁教授展示过其个人关于书偶的收藏,涉及世界各地,数量、规模不小。图书馆文创视角、目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呈现形式。在群规范框架内,可以交流与探讨的内容许多。图书馆正视面临的挑战,引进面向用户的营销理念来获取用户的信赖与支持,通过营销管理塑造形象,实现其社会价值。这方面也这些年也确实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今天(2023年9月9日),图谋算是做了群内交流与文献相结合的实例(或“示例”)。由此可见,关于图书馆文创话题,相关理论与实践已是相当丰富,对该话题感兴趣的成员,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有些问题,在群内实时交流时,不见得可以获得满意的解答,但有可能可以获得意外的收获(比如获取了求解问题的方式方法)。昨天上午(9月8日10:22),依霖老师提问:“请问各位老师,贵馆有没有做文创产品?或者是学校的文创产品放在图书馆展示并售卖?如果有是怎么提成的?”6分钟后,我参与话题:“第3个问题不适合放在大窗交流。问题的表述与参与情况密切相关。高校图书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如何展示与经营?期待赐教,谢谢!这样调整一下,或许会好一些。”紧接着有成员参与。9月8日上午11:10,依霖:“看来,目前图书馆尤其是高校馆,对于文创产品的展示与经营,开展的比较少了。”我回答:“实际上并不少。只是有没有留意到?愿不愿意交流?……这些是问题。可以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及各高校馆自身的宣传找线索。”随后,图谋列举了“高校图书馆文创文献(部分)”,共7篇。更多成员参与话题,但总体属于“差评”。(9月8日12:14)我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实际上这些年有不少馆在积极实践与探索。”

    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创”话题,我是有意把他“扶起来”,要不然昨天中午这个话题已经“画句号”了,也就是说早就聊死了。我作为“群辅”角色,我花时间和精力去“救场”,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圕人堂群更加有趣有味有力量,让更多成员参与交流与分享,更好的受益。有些话题聊开了,还是可以减少一些重复劳动的。比如当前的高校图书馆文创话题,相信可以开阔不少成员的视野。凡事不大可能十全十美,积极意义不宜一概否认。这么多年,图谋作为群辅一直在观察与思考,并试图做点工作,做一点改善。凡事过犹不及。度的把握很重要。关于图书馆文创,期待有更多成员参与分享与展示。

图谋注:实时交流中还有不少图书馆文创图片信息,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圕人堂周讯(总第488期 20230915)》。

延伸阅读:

(1)朱红,张晓沁.上海图书馆文创开发与营销方式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32):121-124.

摘要: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上海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方式,有助于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馆藏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该文利用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研究方法,总结上海图书馆文创发展历史、当前的开发与营销情况,分析开发与营销问题。上海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内外文博单位的先进经验,开展文旅融合,拓宽宣传渠道和深入开发馆藏IP,以更好地打造和宣传上海图书馆文创品牌。

(2)徐瑞谣.国家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式研究[J].设计,2021,34(13):120-122.

根据载体类型不同,国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水杯、灯具、钥匙扣等家居产品,二是古籍留真仿复、邮册等文化产

品,三是服饰、首饰、配饰等穿戴产品。这三种产品类型分别体现了文创载体选择的实用性、文化性和传播性原则。

(3)张艳.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3.

该文,“第4章 案例分析——以国家图书馆为例”“第5章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4)曹阳.它们展示阅读之美丨图书馆和阅读的小藏品.https://mp.weixin.qq.com/s/38k7A6-t3THp8yJEhEEiUw

(5)曹阳.近百年前的一件图书馆文创.https://mp.weixin.qq.com/s/qnDYKeKiGHCWIwyUrTl43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402041.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487期 20230908)
下一篇:忙碌的图书馆员
收藏 IP: 49.88.46.*| 热度|

5 宁利中 郑永军 周忠浩 孙颉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6: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