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志的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wenzhi

博文

学者如何做科普演讲

已有 9460 次阅读 2009-2-11 00:12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学者, 科普演讲, 科普演讲

    科普报告是科普的一种基本呈现方式,是基于科普教育和传播的一种口授科普形式。科普报告通常起到传达科普意图、说服公众改变某种观点、吸引公众深入思考的作用。科普报告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劳动,它是集科普报告者科学背景、社会阅历、人格魅力、演讲艺术、人文背景、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一体的劳动结晶。现代科普报告的演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一、科普报告是科普活动的一种好形式


       科普报告属于提示型科普形式,它是科普传授者在一定的科普场景中,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演示等)来教授科普内容,公众接受并内化其内容的方式。在现代科普实践中,这种方法依然占有重要甚至主要地位,它具有内在的科普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其他科普形式、科普手段所不可替代的科普功效。第一,科普报告能够使人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接受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并参与公众个人知识的构建,以适应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二,科普报告能够充分体现科普传授者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科普传授者对特定知识领域的理解程度、语言能力、科普艺术可以在科普报告中充分展露。实践证明,在许多场合,对于历史上与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科学家的形象与展品的描绘等,科普传授者有条不紊的讲述要比其他方法来得有效。当科普传授者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对特定科普内容的独特理解和真情实感时,公众会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第三,科普报告可以充分调动公众理智与情感的主动性、积极性。科普报告并非必定导致公众的被动学习,正如奥苏伯尔研究揭示的那样,接受学习(receptive learning)与机械学习(mechanic learning)并非同义语,只要所讲解的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公众就完全可以进行意义学习(meaning learning)。而发现学习如果流于形式,不能与公众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同样可能导致机械学习。所以不能把接受学习与机械被动学习等同起来,接受学习同样可以充分调动公众理智与情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认识科普报告的内在科普价值的同时,应当对这一方法的局限性有充分估计。首先,科普报告有助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方法中,公众的思维可能是积极的,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却受到限制。其次,科普报告有助于发展人的接受能力,却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由于这种方法主要着眼于对既有知识(间接经验)的接受与理解,公众对世界的发现探究能力、获取直接经验的能力受到限制。再次,不顾公众认知结构的特性,过于强化科普报告,很可能导致“灌输”,导致公众的机械被动学习。这样,科普就不是互动、使人获得快乐的过程,从根本上违背了现代科普的宗旨。

    二、做好科普报告必须以创造性劳动为基础


       科普报告与其他科普形式一样,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一场科普报告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要做好一场科学、生动有趣、寓意深远的科普报告,既是对科学家来说,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科学家在做科普活动时都有这样的感觉,从事科普是挺难的,必须深入浅出,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用通俗、流畅的语言讲出来,激起各式各样人的兴趣,即使原来不大懂的外行,也能通过科普形式初步弄懂少数人所钻研的学问,理解它们。这其中的难度不比写一篇比较高深的学术论文容易,科普不是一个简单的从高到低、把高品质的科学知识降低为低品质的知识的过程,它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深刻领悟自己所表述的内容,又要考虑认识的规律问题以及公众的接受心理;既要有理,又要有趣;既要准确、透彻,又要生动、活泼;既要抓住精髓,又要文笔流畅。写学术论文,面对的是同行,很容易让大家明白自己的工作;做科普报告,面对的听众往往是外行,还必须时刻考虑他们的知识、心理状况,否则就没什么效果。


       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科普讲座,用魅力四射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37年间,他总共做了126场科普演讲。在英国银行1991—1999年发行的20英镑钞票上,就用表现法拉第1855年12月27日做圣诞科普演讲的石版画作为背景图案。这次演讲的听众包括威尔士王子和阿尔弗雷德王子。


       在法拉第之前,化学家汉弗雷?戴维已经以擅长科普演讲而著名。他的那些讲座的地点都在坐落于伦敦阿尔贝马尔大街的皇家科普所( Royal Institute)。每当有科普讲座的日子,它的门前就车水马龙,以至伦敦市政府将阿尔贝马尔大街确定为单行街。这是伦敦有史以来的第一条单行街。戴维做的科普报告的热心听众中,有一位是当时的书店装订工法拉第。他听了好几场,做了详尽的笔记,后来将这些笔记寄给戴维看,并表示了对科学职业的兴趣。经过戴维的艰难周旋,1813年3月,无文凭的法拉第进入皇家科普所工作。他的科学生涯的肇端就与科普讲座联系在一起,他后来如此热情地投入科普演讲,恐怕也与对科普讲座的感激之情有关吧。


       他开始的工作是担任演讲者的助手,后来才走上演讲台。但经过头3个月的观察,他对构成优秀科普讲座的要素已经心中有数了。他在给城市哲学学会的老朋友本杰明?阿伯特的书信中发表了他的看法。首先,演讲厅的形状很重要。他比较了伦敦3家总体上都不错的演讲厅,最后结论是皇家科普所的演讲厅最好。其次要考虑听众,应根据听众面的特点来决定演讲的选题。法拉第举例说,解剖学就不是个合适的题目。第三,演示仪器极其重要。为了抓住听众的眼睛和耳朵,所有演示过程和演示物品都要让听众看得很清楚。第四,演讲技巧不是可有可无的。语速要不急不缓,不要背对听众,演讲中间不要休息(但总时间最好不超过1小时)等等。 


        法拉第并不是天生的演讲家,而是苦练出来的。在进入皇家科普所之前,他曾在城市哲学学会做过几场报告,稍微有一点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演讲水平,他于1818年修习了由著名演讲术教师本杰明?汉弗雷?斯马特举办的演讲课程。后来,他还请斯马特对自己进行一对一的辅导。1827年,他请斯马特来出席他的科普演讲,给以现场指导。斯马特对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很欣赏,将1855年发表的一本著作题献给了法拉第。斯马特并不是在提高演讲水平方面给予法拉第帮助的唯一的人。法拉第在城市哲学学会的另一位老朋友爱德华?马格拉斯经常来出席法拉第的讲座,给他挑毛病,并在法拉第演讲过程中不时举起专门让法拉第看的小牌子,上面写着“慢点”、“注意时间”等等。法拉第的助手查尔斯?安德逊在实验演示的准备工作等方面也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法拉第科普讲座的成功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法拉第无论在科研还是科普方面的成功,皆来自其长期的、一丝不苟的勤勉努力。我国有志于科普工作的人士,不妨以法拉第为镜子。


        做科普报告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素材积累。科普报告的素材准备主要靠科普报告者自己所拥有的科学背景,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但作为科普报告者仅靠这些还不够,还必须抓好新信息的采集、筛选、储存、应用、反馈,开发新的信息资源,开拓信息渠道。一般获取新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有:第一,读书。读书是科普报告者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科普报告者要博览群书。第二,关注现代传媒。借助现代传媒迅速形象地获取新信息。第三,调查研究。针对科普报告的对象群体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科普对象的需求。第四,收集案例。收集来自世界各地与科普报告主题有关的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科技成果、经济文化动态等,特别要注意利用互联网络查询。在素材准备的基础上,确定演讲的主题和形式等,并着手科普演讲稿的准备。科普报告的主题要贴近科学、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工作),引起听众兴趣和共鸣。


        撰写好科普演讲稿,也是科普演讲前的基础工作。科普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科普报告会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科普文稿。演讲稿是进行科普报告的基本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科普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科普演讲稿是科普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科学思想、科学情操,表达科学主张和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科学活动和研究成果经验……等等;科普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科普演讲者的科学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上产生共鸣。科普演讲稿要突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针对性,科普演讲稿要针对科普报告的听众对象的职业特征、知识结构、性别与年龄结构等,设计和取舍内容,确定不同的呈现方式;第二,可讲性,科普演讲稿要用科普语境,应用通俗易懂、易于上口的语言表达出来;第三,鼓动性,科普演讲稿要有主旋律,要有激情,要有煽动性,要始终能够把听众调动起来。

       三、科普报告演讲的开头要精彩


    科普报告要获得成功,其演讲的开头非常重要。文章开头最难写,同样道理,作科普演讲开场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演讲的开始听众对你的话就不感兴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论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独运的开场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场上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演讲内容顺利地搭梯架桥。 


  ——奇论妙语,石破天惊。听众对平庸普通的论调都不屑一顾,置若罔闻;倘若发人未见,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会立即震撼听众,使他们急不可耐地听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一位班主任在毕业欢送会上致词,他一开口就让到会者疑窦丛生——“我原来想祝福大家一帆风顺,但仔细一想,这样说不恰当。”这句话把在座的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屏声静气地听下去——“说人生一帆风顺就如同祝某人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美丽而又空洞的谎言。人生漫漫,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比如……”最后得出结论:“一帆风不顺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在逆风险浪中拼搏的人生才是最辉煌的人生。祝大家奋力拼搏,在坎坷的征程中,用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毕业多年了,班主任的话语犹在这些同学的耳边,给他们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一帆风顺”是常见的吉祥祝语,而老师偏偏反弹琵琶,从另一角度悟出了人生哲理。第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又宛若异峰突起,怎能不震撼人心?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式应掌握分寸,弄不好会变为哗众取宠,故作耸人之语。应结合听众心理、理解层次出奇制胜。再有,不能为了追求怪异而大发谬论、怪论,也不能生硬牵扯,胡乱升华。否则,极易引起听众的反感和厌倦。须知,无论多么新鲜的认识始终是建立在正确的主旨之上的。 


  ——自嘲开路,幽默搭桥。自嘲就是“自我开炮”,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在第四次作代会上,萧军应邀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萧军,是一个出土文物。”这句话包含了多少复杂感情:有辛酸,有无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语表达,形式异常简洁,内蕴尤其丰富!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话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即景生题,巧妙过渡。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可以谈会场布置,谈当时天气,谈此时心情,谈某个与会者形象……例如,你可以说:“我刚才发现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走近一看,又不是。但我想这没关系,我们在此已经相识,今后不就可以称为朋友了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作为大家的一个朋友的一点儿个人想法。”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如果天气阴沉沉的,你可以这样开头:“今天天气不太好,阴沉昏暗,但我们却在这里看到了一片光明。”接着转入正题,讴歌教师的伟大灵魂和奉献精神,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和人类的未来。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峻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 “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泪水盈眶。 


  即景生题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点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讲述故事,顺水推舟。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选择故事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这样开的头: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李燕杰在《爱情与美》的演讲中这样开场:“我不是研究爱情的,为什么会想到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呢?”然后讲了一个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团委书记再三邀请李老师去演讲,并掏出几张纸,上面列着公司所属工厂一批自杀者的名单,其中大多数是因恋爱问题处理不好而走上绝路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家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故事一下子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发起听众的强烈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 


  党的早期革命家彭湃当年在海陆丰从事农民工作,一次到乡场上准备向农民发表演讲。怎样才能吸引来去匆匆的农民呢?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突然高声大喊:“老虎来啦!老虎来啦!”人们信以为真,纷纷逃散。过了一会,才发现虚惊一场,于是都围上来责怪他。彭湃说:“对不起,让大家受惊了。可我并没有神经病,那些官僚地主、土豪劣绅难道不是吃人的老虎吗?”接着,向大家宣讲革命道理。这次演讲后,该地的农运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

 
  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结构浑然一体。比如,有位教师举办讲座,这时会场秩序比较混乱,学生对讲座不感兴趣,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完后他说:“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广为流传,又选进了中学课本。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点问题。问题在哪里呢?等会儿我们再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质疑》……”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演讲即将结束,老师说:“这首诗问题在哪里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么看得见雁飞?既是严寒季节,北方哪有大雁?……”这样首尾呼应,能加深听众印象,强化演讲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四、科普报告的演讲艺术最重要


        科普报告的演讲是科普报告呈现的关键阶段,是听众感悟、科普效果体现的直接阶段,因此科普报告的演讲艺术是事关成败的关键因素,显得非常重要。科普报告的演讲者很容易犯这样一种毛病,那就是在演讲时内容漫无边际、结构松散凌乱、语言拖沓累赘。然而,如果科普演讲者能根据演讲的目的、主题、题材等因素,恰当地运用照应技巧,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扣题照应,画龙点睛。 科普报告的演讲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演讲中应在适当的时候照应标题,这在演讲中往往能成为画龙点睛之笔。扣题照应可以使演讲的内容向标题聚拢,指向更加明确集中,也可以使演讲的主题思想得以突出和升华。例如,1901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公共教育协会的演讲《我也是义和团》,标题设置悬念,引起听众的好奇心理。演讲中,马克?吐温猛烈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中国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如果他们都能回到老家去,中国这个国家将是中国人多么美好的地方啊!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在这里,演讲者照应标题,画龙点睛,使听众解开疑窦,在顿悟后的释然中理解了演讲者的深意。 
    

       ——首尾照应,大开大合。在科普报告的演讲中,开头理下伏笔,结尾再来照应,可以使演讲的结构曲折跌宕、大开大合,而且能使布局巧妙、眉目清楚、重点突出、主题深化,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演讲《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开头讲了一个故事: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讲到这里,演讲者荡开一笔,讲自己过去对这个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甚少,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季羡林、冰心等世纪老人的动人事迹,感受到老前辈人格的高尚,最后再照应开头的故事:


        于是,我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是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由于演讲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技巧,前呼后应,大开大合,使整个演讲内容高度集中,结构严谨慎密,浑然一体,使听众对演讲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引起了听众心中强烈的共鸣。 


        ——层层照应,一线贯穿。在演讲中,也可以先提出中心问题,然后紧扣中心问题层层进行照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演讲的主旨逐层深化,演讲的结构一线贯穿,演讲的气势在层层排比中逐步推向高潮,还可以使听众在反复照应、多次强调中加深印象,对演讲主题认识更明确、更深入,从而使演讲更具有鼓动性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在王海滨的演讲《中国人来养活中国》中,为了驳斥外国人的“21世纪中国将丧失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的观点和回答“谁来养活中国”这一问题,演讲者推出以下排比段: 


      “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升起的太阳,我想站在长城上高声呼唤:中国自己能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山巅,面对黄河长江传出我心中的呼唤:中国农民能养活中国…… 


       “谁来养活中国”,听着这轰鸣的钟声,我想在大水法的残骸前跪倒,抓把泥土,写下我们共同的宣言——我们就能养活中国…… 


         由于以上排比段的层层照应,演讲才得以主题更突出、内容更集中、脉络更清晰、气势更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随机照应,前后勾连。在演讲过程中还可以随机照应,即前面谈到的问题,后面随时给以照应,使前后勾连,结构缜密,这有利于唤起听众的回味和联想,使演讲显得更自然随意,更容易贴近听众,打动人心。例如,许晓蕾的演讲《最后一片叶子》开头讲道:

 
        读过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的人,想必还记得这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

 
        接下来,演讲者谈到人类破坏“绿色”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声疾呼要紧急行动起来,保护“绿色”,并以“那时,我们都会明白,最后一片落叶将带走人类的命运,也决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问我,这一切还保不住你那最后一片叶子吗”……“聪明的作家欧?亨利……那最后一片不凋的叶子,带来的是一个危亡病人的新生”随机照应“最后一片叶子”发表议论,这就使演讲前后勾连,浑然一体,也使演讲所揭示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更尖锐突出。那寓意深刻的箴言,如警钟长鸣,时时敲击着听众的心灵。于是,整个演讲就因有了一股内在的灵动血脉,而显得新鲜活泼。


        ——细节照应,以小见大。细节往往可以以小见大反映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在科普报告的演讲中也可以抓住某些典型性的科学原理或自然现象、生活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多处强调,从而揭示科学规律或生活规律,给听众以有益的启迪。例如,黄显达的演讲《难忘的深圳快餐》,开头讲自己初到深圳打工,吃的是廉价的盒饭。后来,条件好了,仍吃盒饭。他讲道:

 
        打工者们吃得最多的是盒饭,深圳因此又是一个高效率的快餐城。一批又一批……路漫漫其修远兮,今后的日子我还愿长期地吃盒饭,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成材的路上需要这种吃快餐的劲头和精神!朋友们,让我们在成材的路上共同拥有这种勤俭节约、分秒必争的劲头和精神。


        在这里,演讲者抓住了日常生活中“吃盒饭”的细节,在演讲中反复照应,最后提炼为“盒饭精神”,以小见大,以平见奇,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突出地表现了演讲的主题思想。


        ——对比照应,比中见旨。在科普报告的演讲中还有一种对比照应的手法,即列出两类既有关联又有本质区别的人或事物,在演讲过程中用对比的方式不断进行前后照应,使各自的特点在对比照应中更加鲜明,也使演讲的主题更突出,演讲者得出的结论也更让人信服。例如,阳光的演讲《丰碑与粪土》讲道:


        1995年神州大地,有两个名字传播最广,一个是孔繁森,一个是王宝森。他俩同为领导干部,却以不同的胸怀震撼着千千万万个心灵:孔繁森为了党的事业两度进藏历时十载,他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路险履艰,恪尽职守。他爱民胜父,心系藏胞,扶危济困,情暖高原。孔繁森以他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力量在人们心目中构筑起一座丰碑。而王宝森呢?他身为京官,却为私利和享乐滥用职权,大肆侵吞、挥霍、挪用巨额公款。他道德败坏,不知廉耻,声色犬马,生活糜烂。他那腐朽的思想,堕落的行为,只能被人们视如粪土,并添上一口绿痰。 
    整个演讲中演讲者对二者的思想、行为、影响进行了对比照应,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最后揭示演讲的主旨,水到渠成地得出“我们即使竖不起一座丰碑,但也决不能成为一堆粪土”的结论。
总之,运用照应技巧,能体现出演讲的结构布局之妙,使演讲灵活,全篇浑然,大开大合,时起时伏,前呼后应,形散神聚,能极大地增强演讲的艺术表现力。

        五、科普报告的演讲要始终吸引住观众


        科普报告的演讲,要吸引住听众,要有良好的语言口才、鲜活创新的思维、耳目一新的多媒体技术、科学和人文的积淀等。


        ——语言口才是科普演讲的吸引场。在“伊拉克战事”和“抗击非典”的报道中,内容丰富、时效性强,但专家和记者的表现却差别较大,这就与个人的概括能力、语言能力和驾驭现场的能力,也就是演讲能力有很大关系。首先,主持人的思维、品位以及关注点,应该和观众的思考期待一致,甚至更高一筹,那就会把谈话引向一个逐渐深入的境界,使观众兴趣不减、有所收获,把他们牢牢地吸引在电视机前。如果主持人或被采访者象私塾先生那样不紧不慢地老生常谈,不等讲完,观众就会换台。凡是在公众面前演讲(尤其是在时间有限的电视节目中),都应尽可能做到:语言紧凑、用词准确、条理分明、论点突出、心安神定。如此,演讲者就不但具有了鲜明的个性,还有了驾驭现场的能力,这就是演讲者的综合素质魅力!我们对听众不能奢望“六秒钟定律”即知端详,但却可能像精彩电影那样,几分钟就吸引住观众的目光。 


  除了论坛的演讲及电视台的演讲之外,大千世界中充满了演讲艺术。演讲者的准备要认真充分,不可信口开河、无知涉险! 


       ——鲜活的思维是科普演讲的智慧之光。几年前电视台转播的国际大专辩论会,曾经吸引过无数目光。人们为这种争论问题的形式、青年学子所谈论的话题以及所焕发出来的辩才而吸引。但是,由于国际大专辩论会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观众的目光开始转向充满鲜活思维的“对话”栏目。观众更愿意看到知识丰富、紧跟现实、实话实说、与成功者近距离、充满鲜活思维的对话。在今年5月11日中央二台的“对话”栏目中有这样一个精彩场面:宏?公司董事长施振荣说,子女不愿接他的班,愿当教授什麽的,施先生也怕步王安的后尘,就把接力棒交给了几个德才兼备的“外人”。这时主持人问一位在宏?工作了十几年的员工:“你是追随施振荣这个人,还是追随宏?的企业文化?”回答是:“我追随宏?的企业文化,施振荣先生创立的企业文化。”紧接着,方太橱具公司董市长茅理翔先生对施振荣董事长的交班有不同看法。他说他把方太公司分给儿子一部分,分给女儿一部分,因为法律不够健全、经理人不够成熟、信誉也不够等等,所以传给子女放心。这时,主持人有一句幽默而意味深长的插话:“施先生把企业当孩子,茅先生把孩子当企业。”这类在现场迸发出来的鲜活的思想会给人们带来很深的启迪。
    

       ——多媒体技术是科普演讲的必备手段。多媒体技术实现到科普报告的演讲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手段。科普报告者用多媒体演示,可以起到以下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提高听众对科普报告者的认可度。一名给现代社会的公众已经习惯了多媒体技术,科普报告的演讲者如果使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听众就会认为他没有脱离时代,就会认为报告人与现代社会没有距离、与听众没有距离。第二,提高听众对科普演讲的吸引力。多媒体集图像、文字、声音、动感等一体,可以很好虚拟现实的科普场景,给听众以真切地感受,从而使科普演讲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增加科普演讲对听众的吸引力。第三,提高科普演讲的效率。对科普演讲来说,一般演讲时间是有限制的,科普演讲者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就会花很多时间来呈现某一个科学现象或科学原理,而且效果并不一定好,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演讲者的演讲效率。对听众来说,现代社会人们的学习已经进入读文字与读图结合的时代,多媒体的使用,直观图像的呈现,调动了听众右脑的学习潜能多媒体演示的应用,提高听众对科普演讲的理解和学习效率。第四,多媒体演示稿把演讲者与听众聚集到一点。许多科普演讲者把多媒体演示稿作为科普演讲稿,时时提醒自己演讲的主题,以不致于离题太远或超过演讲时间;听众可以从科普演示中清楚地知道演讲者要讲的内容,有时即使演讲者没有讲清楚,也能从演示的屏幕上读懂。


         在制作科普报告的多媒体演示稿时,要每版的主题要鲜明;注意图文并茂,避免整版文字;要充分利用动感、图片、示意图等;画面要简洁、干净、美观;有时版面要有冲击力,给听众以深刻印象。


        ——科学和人文积淀是科普演讲的根本。演讲艺术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取决于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实践历练。从层次上,演讲艺术可分为四种:就是“技”“道”“悟”“空”。“技”就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演讲。“道”就是各行各业的理论宣讲。“悟”就是对实践和理论融会贯通并能鞭辟入里且奔放自如。“空”不是无,而是一种自由状态,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悟至深。说到底,演讲是人类的活力和智慧之光的体现。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演讲人才辈出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有许多专门从事“游说”的思想家和纵横家,他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还有著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等,也都是演讲艺术的绝妙的典范。他们杰出的辩才无一不是建立在独到的思想、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在现代社会,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一些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大学教授和企业家,也同时是演讲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人之间增加了交往,阐明各种事物的演讲机会无处不在。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演讲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文志、吴国彬主编,现代科普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6。
2 李国秀主编,科学的社会视角,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8。
3 [美]刘易斯.科赛(Lewis Coser)著,郭方等译,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4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武夷山,一步一个脚印——从法拉第的故事看优秀科普讲座是怎么诞生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2814-214246.html

上一篇:学术交流的本源动机
下一篇:SARS后中国社会的成熟
收藏 IP: .*| 热度|

2 武夷山 任胜利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