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pd55 追求科学,勇于探索,苦海无涯,愿作小舟。

博文

没有奶牛的真牛奶的未来

已有 3209 次阅读 2022-9-10 20:27 |个人分类:新科技|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没有奶牛的真牛奶的未来

诸平

image.jpg

(Image: Pixabay CC0)

360截图20220910195719984.jpg

据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简称WUR)网站202299日报道,没有奶牛的真牛奶的未来(The future of real milk without cows)。

https://www.wur.nl/en/news-wur/show/the-future-of-real-milk-without-cows.htm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屋顶上生产基于细胞的蛋白质,WUR食品加工工程实验室的朱莉娅·凯普勒(Julia Keppler)说。该实验室研究由细胞而不是奶牛制成的牛奶蛋白。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她和她的同事们将在蛋白质转变的这条新道路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含有新蛋白质的产品还没有肉类或奶制品那么受欢迎。似乎只有与肉类或奶制品相比,许多人才愿意消费更多。例如,味道和质地应该与牛排或一杯牛奶相媲美。正在进行的研究正在研究新蛋白质是否也有营养和健康。食品行业的生产还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和可负担性。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新蛋白质转变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动力。

WUR的科学家们正在以多种方式研究蛋白质转变。多年来,他们一直在研究各种植物蛋白,例如豆类(beans)和小扁豆(lentils)。将来,这些肉类替代品可能会比现在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盘子里。然而,它们并不是作为动物蛋白替代品的唯一选择。

细胞乳(Cellular milk

工厂其他可能的新蛋白质可能很快就与真正的动物蛋白质完全无法区分。用这些蛋白质制成的牛奶不像植物性牛奶,而更像真正的牛奶。一项新的WUR研究侧重于这些由细胞产生的乳蛋白。朱莉娅·凯普勒说:我认为基于细胞的乳蛋白将成为蛋白质市场的补充,但它们的开发相对不足。尽管如此,我认为它们有很大的潜力,部分原因是假设生产它们所需的土地更少,甚至可以在城市屋顶生产它们。

探索可能性(Exploring possibilities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WUR将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一起对该主题进行开创性研究。生产基于细胞的蛋白质的初创公司也将参与其中。该联盟将探索三种基于细胞的蛋白质的制造方法。朱莉娅·凯普勒总结说:首先,我们使用与奶牛乳房工作方式相似的细胞系,这些细胞可以生产全脂牛奶。其次,我们将使用产生一种特定牛奶蛋白的转基因微生物。第三条研究线是使用微生物蛋白原样,无需基因改造。

蛋白质和其他细胞材料的混合物(Mix of proteins and other cellular materials

朱莉娅·凯普勒和她的同事将分析细胞系和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真正的牛奶蛋白质还是它们的结构略有不同?那里有多少其他微生物材料,这种混合物有什么特性?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这些额外的蛋白质和其他细胞材料,并且仍然可以制作美味健康的奶制品,或者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溢出它们?朱莉娅·凯普勒希望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下一步是向食品行业展示可能性。如果我们不必分离特定的蛋白质,这将是该行业最可持续和最有利可图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它需要高度关注安全和监管限制。这就是我们与该领域的专家合作的原因。

气候更加友好(More climate friendly

鉴于蛋白质的转变,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因素。毕竟,转型背后的主要思想过程是通过减少奶牛的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朱莉娅·凯普勒说:用基于细胞的替代品代替动物蛋白可以帮助减少乳制品行业的生态足迹,但减少多少?我们还不知道。首先,我们需要提高流程效率并扩大规模,虽然我认为潜力是巨大的,但我们仍然需要为这些步骤做很多研究。我们才刚刚开始,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上述介绍,仅供参考。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2210-1354785.html

上一篇:一个开创性的数学方程式可能在未来会改变什么?
下一篇:研究人员在一亿开尔文的温度下进行了20秒的核聚变
收藏 IP: 111.20.218.*| 热度|

4 张学文 农绍庄 尤明庆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