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乃基
由985、211到总体方案 精选
2015-11-12 13:54
阅读:35948
标签:985, 211, 总体方案

吕乃基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985工程”建设、“211工程”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工程,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国家将按新的大学的类别予以重点投入。

博主理解国务院和教育部赶超图强的心情,也明了僧多粥少的现状,资源不能均布。211就是基于这一考虑,985进一步精选,以示高人一等。让全国其他千余所高校情何以堪!于是就有了《总体方案》,可以把更多高校纳入其中。由于眼下985和211对于榜上有名的高校事实上已没有了推动力,名落孙山者也看不到正名的希望。于是总体方案顺便结束985和211工程,让所有高校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鼓起劲头,重新洗牌。适度扩容,加上重新洗牌,这或许是《总体方案》背后的“总体思路”。

然而,由此也得以窥见中国高校的现状,靠一次次出台的“工程”和“方案”维系与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些来自于高校外部的“工程”和“方案”,究竟能鼓动起多大劲头,维持多长时间?985和211再到《总体方案》中所谓的“三类高校”相隔不久一一出炉,一大原因就是先前的“工程”已显疲态,不得不再打一针鸡血提劲。

一次次的运动,从外部和顶层扭曲了教育规律,外部是钱,顶层是权。权和钱的干预不是全然无效,然而一次次注入的鸡血,替代了机体自身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以至高校越来越把发展的动力转向对外部尤其是政府的依赖,削弱了高校自身由下而上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学之间必将为“类”之高下展开竞争,或刺探军情,或派人游说,甚至直截了当挖人。联想到前不久提出的“高校协同创新体系”。面对如此激烈有你无我的竞争,还“协同”吗?

再者,总体方案的划类标准全在于就“学科”拼高下。学科无疑重要,但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人才——置于何处?

可以想见,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可以“躺枪”(正面含义)于“一类”的高校外,其他处于3.5、2.5、1.5等可上可下的高校,新一轮大规模准备材料,新一轮跑部进京,打听评审专家……,等等,必将轰轰烈烈展开,从而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有关部门”在评审之际也就有了额外的寻租机会,政府职能的改革停滞乃至倒退。

而那些依然未能入流的“四类”高校则进一步边缘化,从此可以真的“默默”了。

 

由此引发的高校新一轮竞争将向下延伸。

2016年高考前家长对话。

“我儿子打算报某某大学,可是985哦”

“你out了,985 已经过时,那某某大学现在只是二类高校,充其量1.5类!”

高考发榜后中学校长对话。

“我校高考录取率达86%”。

“86%?都是3、4类吧,现在要比1、2类,你好我好不是好,一类、二类才是‘真的好’”!

竞争还将向上——考研,和向社会延伸——用人。

总体方案,这一最新的来自高校外部、顶部的推动力,又会维持多久?

如果说,物质形态的商品不可计划,由市场经济配置资源
那么,知识形态的商品是否可以计划?

如果说,在经济活动中须避免国进民退,发展民营经济
那么,为何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关部门一再干预知识经济的规律?


支持985和211退出历史,让高教回归正途,不赞同划分三类的总体方案。

相关专题:一流大学之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吕乃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93466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7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9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