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世界杯——非理性的狂欢

已有 4186 次阅读 2010-6-24 17:14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足球, 非理性, 狂欢, 世界杯

吕乃基

每每有人撰文写足球,写世界杯。博主并非球迷,却也耐不住寂寞,跳将出来,说上几句。

同样是体育,同样是球类,以及球同样是圆的,何以足球就成了第一单项运动,拥有那么多观众特别是女球迷,而世界杯的盛况甚至压过了奥运?

首先是足球的偶然性。自然,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偶然性,例如篮球的压哨球。不过,说起压哨球,其一,把全场前面的所作所为几乎一笔勾销,大概就是财主的“第三个饼”。关键是,进球太容易,“压哨”才值钱。其二,全过程大概只是一秒,所谓球在空中划过的美妙弧线,只有在电视的慢镜头才看得到。再看足球。首先,全场的偶然性比比皆是,进球谈何容易,每一个进球都是那么宝贵!所以才有解说者激昂的欢呼:球进啦!想想吧,若是以同样的口吻解说篮球:球进啦,球又进啦,球再进啦,球还进啦……你还能说什么呢?还激动得起来吗?再说,观众受得了吗?其次,进一个球,或从后场开始组织,或抢断,然后要经一系列倒脚和传切配合,最后完成致命一击,犹如小说或音乐的层层推进,直到高潮。如《雷雨》中最后摊牌,如李斯特《爱之梦》把旋律推到让人透不过气来。看台上的观众情不自禁站起身来,然后,或……欢腾雀跃,或颓然跌落。期间关系到多少球员瞬间的判断和脚法、瞬间的气候因素,以及裁判当下的哨声。当上帝看到C.罗扛着球奔跑,接着进球那不可思议的场面,相信不仅在人们思考时,此时也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在这一点上,足球倒与哲学有一拼:重在过程,或者说至少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试想,若是只问结果,那就双方比罚球就是了,这是万不得已。再看篮球,动辄罚球!

比赛过程偶然,观众欣赏偶然,更期盼偶然。他们期盼以弱胜强,期待黑马的出现,若是有什么“神秘之师”,那就更是吊起胃口。博主想起罗素关于19世纪浪漫主义的一段话:“对浪漫主义来说,现实的主题太平淡太乏味了;他们只能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那种多少有点靠不住的科学,如果带来什么惊人的事情倒也可以利用”[1]。(有趣的是,此处竟然把科学当作浪漫主义的一道点心!)显然,朝鲜正合“孤意”。至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则退居次席甚至边缘化。朝鲜与巴西,以及朝鲜与葡萄牙的两场比赛,观众之多,在小组赛上肯定名列前茅。初次亮相的战绩让全世界的球迷眼前一亮,在如此的期盼之下,第二场的07又出乎球迷之意料,转而为葡萄牙欢呼。

近日,学术界“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研究如日中天。遗憾的是没有人研究世界杯上的女球迷。她们的“权”在何方,又到底在“迷”些什么?毫无疑问,众多帅哥是一个目标。仅此而已吗?如所知,相当于男性,女性较为非理性。博主以为,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一点,偶然的足球与非理性的女性,为了同一个说不清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足球是游戏的极致。只有在这样的竞技运动中,才可能有人最大程度的解放,才可能有巴西桑巴的随意挥洒。花样滑冰、自由体操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自由,但受到物理定律太多的制约,因而不时让观众担心甚至惊呼。足球,在如此大的时空中,在22人的攻防中,再加上一个圆的球,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仿佛超越了物理定律。回过头来再想想朝鲜,为了领袖,为了……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又怎能肆意而为?所有强调自由的运动,都与举国体制无缘。

然而,真的可以肆意而为?足球有时空的限定,有规则的制约,无论对球员还是对球迷,男性或是女性,有权还是无权。足球,说到底,释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而野性的思维必须得到理性规则的制约。正是在足球中,野性得到充分展示。这或许是足球之魅力的根本原因。

 

最后,博主再冒昧提出这样的建议,在小组赛不以每场胜负,而以合计净胜球论英雄,以此规则的改变,带来队员的全攻全守,在宇宙间的天马行空……

 

顺便告知:笔者本月26日上午845在河海大学闻天馆113讲“后金融危机——中国面临分岔点”,欢迎莅临指导。



[1]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21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338408.html

上一篇:论“底”(2)——中国在这里
下一篇:资本主义的创新靠社会主义维系?
收藏 IP: .*| 热度|

13 马雷 阎建民 梁进 陈儒军 罗帆 曹聪 曾纪晴 王修慧 陈国文 侯成亚 鲍海飞 夏凤金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