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论科学与文化

已有 9744 次阅读 2009-5-31 10:46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化, 科学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分析了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科学推动文化经历否定之否定的演化过程,即由自然文化经机械文化发展到人的文化。在科学的基础上,文化由物质、制度到精神逐步生成。科学与文化属于不同层次,科学是要素,作为基础作用于文化;文化是系统,作为整体对科学进行制约和选择。科学的发展推进文化的生成,生成中的文化引导科学发展。

 

  科学对文化的基础作用

 

  可以从科学推动文化进步以及文化在科学基础上的生成这两个分析科学对文化的基础作用。先分析前者。

1)科学与文化的否定之否定。

  通常认为科学与文化的关系经历三个阶段,即原始的综合,经近代的分离,到现代在新的水平上重建二者的。这一认识并没有看到在历史过程中,科学发生了两次革命,文化也发生了由传统文化经工业文化到后工业文化或现代文化的深刻变革。原始科学与传统文化互相融合,处于原始的一体之中,工业文化基于近代科学基础之上,彼此相容,现代文化或后工业文化同样将现代与后现代科学作为自身的基础。由此看来,科学与文化一直是""的,通常说的"合分合"实际上发生于处于不同时期或不同形态的科学与文化之间。合,指二者各自的原始形态彼此原始的一致。分,实质上是近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分野。尔后的合则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文化的一致。这一合分合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第一阶段是在原始科学下传统文化与自然原始的同一;第二阶段近代科学兴起发生工业文化对传统文作的否定,以及第三阶段在现代和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后现代文化对工业文化的否定及向传统文化辩证复归。简言之,由历史的视角视之,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就是:科学推动文化沿着否定之否定的历程前进。

原始科学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指工业化之前的文化。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形态各异,延续时间不等,但有许多共同点。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点大致为:其物质基础大体为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相对较弱)。人工制品大体等同于自然物,其人工度接近于零。天人合一,合于原始的未经触动的自然。换言之,传统文化基本上直接建立于自然界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的经济形态主要为自然经济。生活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其人性即是自然性,人际关系主要由血缘维系,真善美处于混沌的一致状态。由上述特征可知,所谓传统文化,可以更确切地称为"自然文化"

  传统文化可以延续至今,也可以在内部发展出相当精致复杂的组织结构.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然而唯独缺少科学,缺少技术,缺少人工度高的人工自然,因而终究是直接建立于未经认识和实践的自然的基础之上,其典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归根结底是自然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原始同一而言,也可称为"自然人的文化"

近代科学与工业文化

  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在短短的300年间,科学由从自然文化中分离而达到鼎盛期。到19世纪下半叶,科学成为近代文化的主旋律,不是科学带有自然文化的泥土,而是近代文化的各个层面都被打上科学的烙印。人们按近代科学的方式思维。理性加经验成为判断一切的依据。追求客观,摒弃主观因素是行事的准则。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领域全面影响社会,科学成为进步的代名词,科学家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是近代思潮的主流。这就是通常所言的科学文化。

  然而科学处于发展之中,20世纪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的本体论的地基,认识方法和规范正在或已经发生重构,由此对文化产生不同影响。不能笼统地把处于不同阶段的科学作用下的文化都冠以"科学文化"应仔细辨析这一起自近代科学革命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的文化的内涵。

  近代科学革命与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革命.而且是人类文化的转折点。近代科学革命标志人类第一次从自然中提升出来,然后从头,从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开始认识自身,第一次工业革命则在实践上把人变为机器,近代成为机器的人构建起全然不同的文化,不再直接奠基于自然之上,而是以人工自然----机械作为自己的地基,人际关系不再是亲情,割断了血缘的纽带,推翻了宗法的权威,代之以无情的机械规律和法制。丰富的产品使市场经济成为可能。人与人通过物联系起来,分配按人对物的占有份额,人的联系变成物的联系,全社会按机械,按工业的模式组织起来。由此可见,所谓的科学文化,实则工业文化,或更确切地说是机械文化或"物的文化"

  机械文化或物的文化是对自然文化或自然人的文化的否定,表明人类从与自然原始一致的状态下提升出来,经过自己的认识与实践创造了机械----这一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把人的行为、人际关系和人的精神建立于机械的基础之上,也就是把文化建构于机械的基础之上,近代科学技术构成近代机械文化的基础。由此可见,所谓科学与文化的分离,实际上是近代科学(或者从更广泛的意义看,机械文化)与自然文化的分离。是前者对后者的否定。

现代科学与人的文化

  正如人的精神必然要从自然中提升出来,然后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认识与实践,同样,人的精神也不会长期停留于机械的,物的阶段,要求超越物的水平。近代科学兴起至今,形形色色的反科学和反文化(实则反机械文化)思潮绵延不断,在前期主要是对机械文化的抗拒和对往日及自然文化或自然人的文化的依恋,20世纪后则显示出对机械文化的批判和对新文化的企盼。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革命及随之而来的高技术革命正在开启人类史的新纪元。随着科学,特别是由于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沦为机械后正在重新获得生命,人工自然朝人的方向迈进,高技术正在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的纽带逐步由物转为信息,转为精神产品,人际关系中的机械锁链开始松弛、瓦解,代之以富于人情味的、柔性的组织,人的精神从物中浮现出来。这一点在现代管理理论向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得到集中体现,这就是"信息文化","后工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中,人代替物成为中心,这是对近代机械文化、物的文化的否定,是人的文化。在自然文化或自然人的文化中,人是抽象的,未经充分认识与实践,而现代人则是具体的、经过充分认识与实践,因而人的文化是对自然文化的否定之否定,辨证的复归。这也正是人们谈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合璧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的内在根据。

  总之,科学推动文化经历由自然文化经机械文化到人的文化到人的文化这一否定之否定的历程。这是科学推动文化前进的普遍规律,虽然不同的文化在否定的形式和所发生的时间上会有很大差异,但最终必然要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文化系统的生成过程

  由机械文化发展到人的文化这一过程,也就是自然文化被否定后新的文化在科学基础上逐步生成的过程。

  近代文化的特点是物的文化,把人、人际关系全部还原为物及物的关系。然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物淹没的人性逐步浮现出来,近代文化的这一发展过程集中地在企业管理理论的演变中。企业与近代工业同步兴起,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以家庭的方式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这实际上尚处于自然文化之中。福特的实践与泰罗的理论表明管理的基点已落到科学技术之上,其特点就是把人及人际关系还原为机器及机械关系。梅奥的行为科学管理较此提升了一步,人的行为成为管理的核心。然后才有现代的管理科学阶段和企业文化阶段,后者似乎是偶然的事件,或者是来自外部,由日美企业管理的比较中得出;然而企业文化实际上标志在管理中的人的因素,精神因素最终得以确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窥见文化生成的几个阶段:由物经组织、制度到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所说的文化的三个层面大致体现了文化生成的三个阶段。这一点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性。文化沿物到精神的提升过程,也正是文化系统将科学作为自身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生成的过程。在生成的第一步,既然精神尚未提升,文化尚处于物的水平、既然文化作为系统尚未形成,与作为要素的科学并无二致,于是整个近代文化就是科学文化、机械文化或工业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科学不仅是基础,而且就是文化本身;而一旦科学等同于文化.那么也就没有基础可言,或者更确切地说,文化处于本应属于基础的科学的水平。进入现代以来,文化逐步超越物的水平进入精神的领地,一成作为系统的文化渐次生成,便将科学作为它的一个要素包含在内,并赋予其本来的基础地位。

由科学自身地位的变化也可说明上述观点。近代科学被称为小科学。小科学有很多特征,核心的特征就是为科学而科学。其主要原因不在于科学本身,而在于文化的生成尚处于物的阶段,科学因而得不到文化的指引;文化尚未成为系统。科学因而得不到系统的选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当代科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社会化,小科学发展为大科学。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划分了两个时代。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仅在于科学的发展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撑,而且在于文化的提升,由此科学作为基础得到文化的指引,在于文化系统的生成,由此科学作为要素得到系统的选择。(文化在科学之后渐次生成,这或许可以说明奥格本的"文化滞后论")

  此处同样需要指出,文化系统在科学基础上的生成过程是一般的规律。有些文化系统沿着这一线索生成,有些文化系统则是从外部输入科学。在后者的情况下就会有要素对系统的改造及系统与要素的整合问题,这一问题由于输入的科学自身形态的不同而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也更为现实。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二点推论。首先在逻辑上,科学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或要素。科学与文化属于不同层次,前者是较早生成的较低层次,后者是随后生成的较高层次。科学因提供自然观、时间图景、思维及行为规范影响文化,因提供物质产品、设施和新的工艺而推动文化。科学及其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生成文化,并从一个方面说明(某种)文化的特性,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活动是所有其他活动的基础。就此而言,科学发展的水平从根本上规定了文化进步的水平。由这一结论回过来看自然文化、机械文化和人的文化即可发现,所谓自然文化,实际上并不是系统,因为它内部没有要素(关键是没有科学要素)。机械文化表明文化的生成尚停留于物的层面,人的文化则意味着文化的生成已进入精神层面。

  其次,要素和系统都处于发展或进化过程之中。科学自近代到现代,在研究对象,认识方向和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重要的是,人工自然正在向人的方向推进,这样的变化必然推动作为系统整体的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科学要素对文化系统的推动作用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认识科学对文化的基础性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才可能真正理解并正确处理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反之,排斥、不承认科学对文化的基础作用,必然损害科学的健康发展,到头来危及文化自身的进化与活力,危及该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与生存。

 

  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

 

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首先,科学一旦作为系统的要素进入作为高层次的文化之中,即被后者包容在内,若片面夸大科学的基础性,甚至以科学代替文化,则必然导致唯科学主义而不利于文化的进化。在科学与文化关系上的唯科学主义实质上等同于科学领域中的还原论或大物理主义。科学影响文化的局限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根源。

作为在高层次的文化不能还原为作为低层次的科学。相反,科学在进入文化时要遵从后者的制约和引导,正如成为原子一部分的电子因受到前者的制约而与自由电子的行为发生很大差异,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从动机、项目的制定,人财物的调集和组织,以及成果的鉴定和应用等,无不受到社会的制约与引导,这与近代科学为科学而科学的动机和个人研究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与进入原子的电子一样,进入文化系统的科学要素从各个方面受到系统的制约与引导。

在科学对文化的基础作用中,我们论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性,在此同样要指出,处于高层的人际和人己关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这里最显著的例证就是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环境和生态是全球问题,在人类处理好人际和人己关系前,就不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即使有关的科学可以得到发展,但相应的技术及其实施必将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

其次,科学正是在接受文化的制约和引导中,在成为一个要素后,方显示出这之前所未曾发现的新的功能。玻尔曾经指出,由核与电子无法推知元素的性质,相反,倒是元素及其性质教给我们很多关于核与电子的知识。同理,正是在细胞中.我们丰富了有关DNA和蛋白质的知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孤立地谈科学或技术犹如分别讨论核与电子的性质一样,难以发现它们的全部关系。例如,通常就科学与技术自身讨论二者的关系。认为科学是从实践到理论,技术则是由理论到实践;或由信息的角度来理解,认为科学旨在将个别的、特殊的信息上升到普遍的高度,而技术则是将普遍的信息应用于特殊的,个别的事例。然而若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置于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将立即发现文化对科学,尤其是对技术的作用。当技术把由科学的理论或普通信息转为应用在个别、特殊的场合时,注入了来自文化的指令,必须有政治、经济的保障。正是在文化中,我们才能既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基础作用及其力量之所在,同时也觉察到它们的单薄与局限。

第三,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还表现在作为系统的文化对作为其要素的科学的属性、功能或“随机涨落”选择,使之朝有利于自身稳定及进化的发展。第一部分中谈到发展中的科学对生成中的文化的基础作用。反之,生成中的文化引导科学前进,这种作用集中表现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夜和期间,如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为近代科学革命所作的铺垫,以及当代反科学思潮为高技术的到来对近代机械技术的批判。相对而言,文化的这一选择功能主要表现在对技术的选择上。文化由此向技术传递了文化的指令。技术由此便打上了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对科学技术的选择作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人以自己的目的对科学技术进行选择和引导。在这一意义上,如果说基础作用体现了科学对文化的决定论,那么引导作用就是文化对科学的目的选择论。说到底,之所以要科学,并非是由于其本身,而是为了人,“是由于关于存在的诠释,它赋予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价值以终极价值的特征。于是,正是这一诠释才是真正的要素”。科学一旦成为系统中的要素,就得到了更为光明的目标的指引----为了全人类,也为了个人自我的彻底解放,有了更明确更强大以及更现实的动力,于是就得到了改造和提升,有了人性,成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新型科学。就科学是自然文化否定后新的文化中首先出现的要素而言,基础作用体现了历史决定论,而引导作用则体现了未来引导论。在这里,我们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自然是一种为在时间上在后,却在存在的次序上在先的善所引导的自发的技艺。在时间上科学在先,然而科学(以及文化最终都)为在存在的次序上在先的善所引导。

需要指出,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首先应能保护科学的健康发展。科学之所以成为要素,在于它的相对独立性,否则即无“要素”可言,科学唯有成为要素,才能对文化产生前述基础作用并对系统作出贡献。其次,再进一步说,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应能保护科学对文化的基础作用。若把科学放在象牙塔里,科学是独立了,然而却远离于系统之外,因而是孤立的,仍然不是系统中的要素,不能支撑其基础作用,到头来必将危及系统自身的存在。

总之,科学与文化并不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它们属于不同层次,科学作为属于较低层次的要素对属于较高层次作为系统的文化发挥基础的作用,后者则在系统的水平对要素引导。“统一”或“合壁”并不是静态的、一劳永逸的。由于要素和系统都处于发展生成和进化之中,因而科学对文化的基础作用和文化对科学的引导作用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谈谈科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0844-235198.html

上一篇:由IT的特点谈对博士生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可我该怎样与男友相处?”——教学拾零之二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梁进 杨秀海 陈国文 蔣勁松 伍光良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