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荫远
大学生有不听课的自由吗? 精选
2013-4-17 08:00
阅读:16592
标签:大学生, 自由

   从网友们的博客中得知,近来某些大学的管理部门因防止学生逃课,用上了按指纹、以摄像头监控等,这种情况对于我是很意外的。还有一篇博客题为“劝学,厌学瘟疫似地弥散在大学校园”。

从学生的角度也从我的经历看,这不是大问题;逃课的再多总会有学生上课,点名都是不必要的,用摄像头监控就更是浪费资源。我认为大学生应该有自学能力,可以有不听课的自由,可以任意地旁听不是自己专业的也未选修的课,也可以在校外兼职挣一点钱;只要实验课不缺席,考试时应考,就应该是没有违反校规。校方对学生的考评应提高要求,以激发学习的潜力。劝退和挂课是经常要处理的事。教授可少受一点教程的束缚,没讲到的地方学生有参考书可读。总之,大家各得其所,这样的治校模式,自必提高学生的自尊心,逃课现象会大为减少,校长和教授都是神仙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界怀旧之风盛行,提到西南联大几乎全是赞美之声。其实,联大独立办学的自由是来之不易的,对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部颁标准,梅贻琦校长和冯友兰为首的教授会议呈文抗辩,拒不执行。当时有地方势力存在,重庆的部长不愿找麻烦也就不了了之。

联大学生每学年注册之后,自己找个床位住下(除工学院外,教室和宿舍都在那个叫‘新校舍’内的黄泥筑墙、茅草盖顶、四面通风的一些大屋子里)。日常生活全凭同学们自行安排,没听说有“后勤”。不管你注册了哪些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无逃课系里不过问,但实验课要认真操作,考试必须参加;然而实际上很少有人逃课。同时不少同学喜欢随心所欲地听课,旁听生不会被赶走。我就听过闻一多先生的“汉魏诗”教室不够大,人满了,还有人站在窗外听。这是对古典文学的一种享受,中文系选此课的才记一点笔记,他们只占听众中的少数。

联大也有一些教授上课先点名,但不会影响考试评分。考试的题目再难,也没人抱怨更不会向系里抗议。联大的毕业证书是附有成绩单的。

联大的体育课四年、八个学期都是必修,没有期终考试,但一学期里缺课超过若干节就算不及格,有一学期不及格就不发文凭;联大体育部教授是鼎鼎大名的马约翰,他的坚持成为校规。我认识一位同学因缺了一学期的体育课,念满四年后在昆明教中学,每周必回校补上体育课。

这样一个没有“纪律”的学校还出人材?那时的联大人虽然生活十分艰苦,而心情却十分乐观,模糊地但坚定地认为抗战必胜,胜利后必定是一个非常好的世界。在学习上十分起劲,都希望将来对国家有所贡献。学校的气氛愈自由,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

历史竟然如此其曲折,当年他们盼望的美好的将来没有出现,到了他们的孙子辈还仍旧只是依稀在望。联大的那辈人享受了模糊的乐观和学习的自由;而新一代大学生在校领导的无限关怀下,日子比抗战时期的前辈过得滋润多了,反而出现了逃课与厌学之风,这就使我想不明白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荫远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8115-68091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