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岗工作164-19-春12-4
2025-05-15
王安良
按:今天是24-25学年春季学期第12周,周四。早睡早醒来,4点起床、洗漱,开车3km,一杯石斛、一杯配方奶开启一天的工作。
教学、讲义与教材
持续准备第十七轮讲授工程热力学[1]。下周讲授“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至今已完成动力技术十轮次授课[2],持续整理和修订讲义。
已经完成两相流体动力学-气液部分第十六轮的研究生教学[3],参考教材至少有[4]-[8],准备第十七论讲义和教研文章。
本周仍计划抽空研读《两相热流体动力学》[9]。
工作日志19-春12-4
工热备课[10]续,继续撰写和修订电子版新教案。
第九章概要:
1 混合气体成分
2 分压与分容积定律
3 混合气体参数计算
4 理想气体绝热混合过程的熵增
5 湿空气的性质
6 湿空气的焓、熵和容积
7 比湿度的确定和湿球温度
8 湿空气的焓湿图与热湿比
9 湿空气的基本热力过程
昨晚,突然想到界面熵(或熵界面,interface entropy),在APS全文数据库检索,还真搜到不少研究论文。
其中,有两篇引起我的注意[10][11]。
显然,熵积相互作用是第三类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编著,史琳,吴晓敏,段远源改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安良,《动力技术》自编讲义,2011-2025
[3] 王安良,《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自编讲义,2009-2024
[4] 鲁钟琪编著,两相流与沸腾传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方贤德著,高等两相流与传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
[6] 徐济鋆主编,鲁钟琪主审,沸腾传热和气液两相流,原子能出版社,2001(图书馆电子版)
[7]林宗虎等编著,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8]王经,气液两相流动态特性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9]石井护,日引俊著,潘良明译,两相热流体动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24;原著:Mamoru Ishii and Takashi Hibiki, Thermo-Fluid Dynamics of Two-Phase Flow, Springer New York,2011
[10]Constantin P. Bachas, Ilka Brunner, Michael R. Douglas, and Leonardo Rastelli, Calabi’s diastasis as interface entropy, Phys. Rev. D 90, 045004 (2014) - Published 1 August, 2014
[11]Wei-yao Ke ((柯伟尧)) and Yu-xin Liu ((刘玉鑫)), Interface tension and interface entropy in the 2+1 flavor Nambu–Jona-Lasinio model, Phys. Rev. D 89, 074041 (2014) - Published 22 April, 201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6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