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新
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考核问题的想法
2010-12-26 16:32
阅读:5343
标签:考核, 评价, 通识教育, 通选课
一、目前我校通识课的现状和问题
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高校的共识,但是究竟该如何加强,确是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态度仍然处于鼓励老师多开课源的初级阶段,而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几乎没有任何监控。这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很轻松地在网上点击选课,而后就不再能够想起自己居然还选了一门通选课呢。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才想起来问问其他学过的同学,看这位老师怎样考试:如果是教一篇小论文,那简单死了,几分钟网上荡下一篇,认真的同学稍加改动,否则便原样交给老师,获得两个学分便易如反掌。如果是其他的考试方式也并不难,反正就合格、不合格两种档次,一般说不合格的同学很少,几乎没有,因为通选课全靠老师的个人魅力,如果他让同学挂课太多,不久会没人选他的课。我了解到:同学们选修通选课,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而是根据哪个老师好过关;对同学学习没有任何管理和监督的老师往往选课的人特别多,且期末学生评教的成绩也会非常高;而那些相对比较认真的老师,往往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学生评教的结果也必然屈居落后。
 具体到我们学校,情况也大致如此。近几年来,学校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育,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来看,老师们开设通选课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但学生到课率极低等问题却凸显出来。据笔者的调查了解,一个教室,平时上课稀稀拉拉几个人,考试时一下子挤满了教室;学生应付上课混学分的情况极为普遍;有的甚至一学期不怎么上课,打听到考试方式是交一篇论文,于是匆匆忙忙到网上下载一篇草草抄出来一交便获得2个学分。通过跟一些老师的交流,我了解到,由于学生专业极为分散,和其他专业课、公共必修课有很大不同,教学班级内部缺乏组织性,给老师点名等纪律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们选课的盲目性、上课的随意性、学习的应付性、应对考评的浮躁性等问题日益表现出来,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影响了老师们上课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扭转这种局面,实现通选课教学的效益最大化。为此学校今年以来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组织督导组老师去听课调研,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个文件,以加强通选课的教学管理和考评严肃性。但在我看来这些措施尚不足以根本改变通选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通识课管理办法的困境及其原因
学校《关于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通知》的文件规定:“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等部分。”这一点并不难做到,但是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部分却无法纳入课程考核评价的体系之中,由于学生数量多而专业种类杂,无法像专业课或公共必修课那样去精细检查和实施。另外,文件规定:“通识课成绩应结合考核成绩、平时作业、讨论、考勤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这一点规定很好,但是实际操作中基本流于形式或者干脆省略掉。平时作业、讨论等教学环节根本无法体现到最终成绩中,起不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作用。原因是课程的最终成绩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一般老师只要没有自己亲自抓住的特殊情况,只要有卷子或论文都会让该生合格的,除非他根本没有参加考试或者卷子、论文答得极不像样。这种“合格”和“不合格”的极为简单的两档评价等级根本起不到对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至于“质量监控”部分,就是单纯对教师的监督,虽然这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切中课程教学的要害。
三、改善通识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为提高通选课的教学效果,让老师从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学生也能够在明确的导向下进行更为自觉的学习,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允许学生在开课两周内通过试听之后自由退课或换课,从而确保选课的真正自由。并且,告诫学生,只要选修此课,就应该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负责,并配合老师坚持到底。因为是学生自己的自由选择,因此就理应对这种自由选择负责任。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没有理由因为老师讲得不好而逃课或应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由选择对应自觉责任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如果学生退课或换课较多,某门课修学人数降到学校规定的底线以下,那么这位老师的这门课程就自然停止授课,这符合文件规定的“少而精”的开课原则。这对老师必然会形成相当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提高通选课的教学质量;既然通选课计算教学工作量的课程系数是1.1,那就应该在这一点和下面第二点上体现出来,不只是鼓励老师开课(增加课源,追求数量),而且要促使老师开好课(提高水平,追求质量)。
2、要求教师记录并保存平时检查监督的基本教学资料。教师要将平时检查到课人数的记录,甚至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的记录、交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等,作为基本的教学资料在期末考试后集中装订在卷子或论文前面,以便作为最终成绩考评的一种依据,同时保存备查。
3、最为重要的是:将通选课最终成绩的考评体系由原来的“合格”、“不合格”完善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从而建立健全考评的褒奖激励机制,完善其对学生乃至教师教学的明确而积极的导向功能。我认为这一点极为重要。我这几年开设通选课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最有效的经验是,我平时对学生采取了“五个一工程”的考查监督和激励方法,最后还要进行一次开卷考试。这“五个一工程”是:至少读一本课外书,写一本读书或听课笔记,与老师至少进行一次直接交流(可以是Email,手机短信、电话、面对面等),缺课不超过一次、课堂上至少发一次言或写一篇论文。论文笔记等看完后一律返还学生,期末进行的开卷考试,卷子装订保存。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采用了签到的方式来考勤,一学期签到5次,3次未到取消考试资格;是否认真读书和听课,我通过收看笔记的方式来检查,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表现一般,能够坚持下来就很不错,但确实有不少学生听课读书都很认真,论文也很认真地写在笔记中,思考独到并且很少有抄袭网络的行为,而遗憾的是我不能在最终成绩中体现我对这些优秀学生的褒奖和激励;也有不少同学跟我在Email中、甚至找到办公室或打电话进行频繁深入的交流,看得出他们的学习非常有收获,而遗憾的是我也没有办法在最终成绩中褒奖他们的学习精神和真正的收获;这些过程的记录并不难,但现在极为简单的合格-不合格的评价体系使我无法表达我对这部分特别优秀的同学的态度(当然笔记或论文评语及交流语言能够明确体现我的态度),优秀的学生也都淹没在“合格”中了,我内心深感对不住这些学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大多数学生是理解和积极配合的,但是在最终总评成绩中一律无法得到体现,甚为遗憾。因此,我建议把考评体系改成五个等级,那就能够体现这种褒奖、激励和积极导向的功能了。
之所以提出这种建议,还有另一重考虑,那就是:面对就业的压力,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认真学好专业课、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必须强调一专多能、宽口径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地全面发展;而大多数通选课能够使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也许在面对就业困境的时候,他某一门或某几门相关通选课的优良成绩能够为他打开新的就业门路。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大胆的想象,否则我们就仍然对开设通选课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深入、不到位。素质通选课,最终培养出来的素质固然体现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毕业成绩单中有那么一些综合素质课程的成绩优良,无疑会为他的就业增添不小的砝码。
4、在五个考评等级中,良好以上可得该课程的满学分,中等和合格可得该课程的一半学分,不合格者不得学分。这样规定,会对学生的学习形成某种外部压力,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所选的课程,上好课、修满学分、取得优良成绩,应该成为学生们选修通选课的自觉动机,而不是存有混学分的侥幸心理,选课时网上一点几个学分就到手了。这样的考评等级在督促激励学生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看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文件中规定的“质量监控”才能落到实处。
 ——似乎又陷入了应试的怪圈,但是很无奈,实在找不到更有效地监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教学评价的目标导向及教学过程的科学艺术上下功夫。或许上述办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但也应该是可以起到正面作用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文新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6727-39768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