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340-w
【清华大学】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警示性信号:使用AI辅导的学生在课后即时测试中得分高于未使用者,但两至三周后,这些学生的成绩反而低于对照组。即使用AI辅导的学生在课后即时测试中表现更优,但长期记忆效果反而可能下降,会存在元认知失衡的风险。王帅国指出:“学生们可能产生了一种虚假的掌握感(false sense of understanding)。”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结果:使用ChatGPT辅助论文写作的学生,大脑活跃程度显著低于独立完成写作的学生。仅靠自身知识写作的学生展现出最强脑区连接性,且能较好回忆内容;使用大语言模型组则连接性最弱,甚至难以记起所写词句。
该结果引发担忧:过度依赖AI可能阻碍批判性思维等核心能力的培养。Anthropic公司对百万次学生对话的分析显示,近半数交互仅为直接索取答案,缺乏深度参与。
【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兼科学教育副主任格雷格·凯斯汀(Greg Kestin)领导了该校AI物理导师的随机对照试验】借鉴了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理念,即学生通过讨论和解决问题来积极地与学习材料互动。大量研究已证明,在人类主导的教学中,主动学习比讲座或教科书等被动方法更为有效。
凯斯汀的AI导师并非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促使他们自主理解概念。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近200名本科生被随机分配接受人类教师的标准主动学习物理课,或在家中使用AI导师学习。结果显示,人类授课组的中位数测试得分从基线2.75分(满分5分)提高到3.5分,而AI辅导组则提高到了4.5分。
凯斯汀表示,他之后在一个完整学期内持续试验了AI导师,结果同样表明学生在这种长期应用中也受益匪浅。
凯斯汀指出核心问题在于:“AI既可以帮你代写作业、阻止你思考——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思考。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你在教育中使用AI的方式,是否能够鼓励批判性思维,是否真正促进了学习?”
【教育建议】降低记忆事实与生成文本的权重——若AI能轻松完成这些任务,其在职场中的相对价值将下降——转而更多培养学生在AI时代的判断力、解释力、批判思维、设计能力及人机协作技能。
【评价困境】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是如何在学生可借助AI完成任何非监督测试的背景下,有效评估其真实学习成果。
悉尼大学在评估改革方面走在前列。该校推出创新的双轨评估系统:所有学生均需参加“安全评估”(如口试、实践操作或闭卷笔试),这些评估要求学生本人到场并接受监督。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完成非监督评估任务,在这些任务中,一个不同寻常的规定是,教员不得禁止或限制学生使用AI工具。
【朱玉军评论】
第一,任何技术(电视、广播、网络、MOOC、AR/VR、AI等)辅助教学仍然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作为教师需要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著作(文献:[1]朱玉军,刘东方.概念转变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有效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6):98-102,以及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经典著作),才能设计出“AI有效辅助教学的方案,AI有效辅助的教师教的行为,AI有效辅助的学生学的活动”。
第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所倚重的“思考和思维能力与方法”的训练和培养!(文献:[1]朱玉军,王香凤.科学思维:内涵、要素与方法[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01):9-14.)
第三,要想设计出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考、深度探究、深度分析、深度综合、深度评价、深度创造的高级学习活动,教师必须要深度、贯通、结构化理解所教的学科知识的来龙去脉。
第四,教师要加强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应用,加强对科学思维方法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应用,加强对学科知识的深度、贯通和结构化理解,提升整合AI的有效教学设计能力!
AI有效辅助教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加强研究!
【备注:】文章翻译内容摘录自今日头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朱玉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66651-150744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