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langyu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langyu

博文

端午节,不只是吃个粽子

已有 3996 次阅读 2009-5-19 17:57 |个人分类:林中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缅怀屈原,仿佛顺理成章。但究其源头,端午节与屈原有多大的关系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许模糊着。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又称为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等,因其月日都逢五,两个阳数重合,非同寻常,但不一定是良辰吉日。早在东汉十分,人们将其视为凶日。《太平御览》卷31辑录《风俗通》中有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命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又曰,亦因屈原。”五月端五正值仲夏初临之时,季节交替,气候干燥,人们容易换上瘟病等皮肤病,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系丝于臂,以寄托消除疾病的美好愿望,兼寄托辟兵、辟鬼等意。至于和屈原的关系,只是说“亦因”。另外,当时东汉民间流传着五月五日不吉利的说法,《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记载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说。可见当时的五月初五并不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

  另外,端午节有祭奠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等说。介之推,是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的臣子,因为晋国宫廷内讧,协助文公即重耳潜逃,路途躲避各种追杀,饱受饥寒糟粕,为了不让重耳受饥饿之苦,吃上可口的饭菜,介之推把自己大腿肉搁掉一块煮汤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在秦的帮助下回国登上了王位。在封官晋爵、奖励功臣中,却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带着母亲隐居在今天山西的绵山。后来民间大传晋文公忘恩负义,晋文公决定再次封官位补偿给介之推。但介拒绝官位,不肯下山。晋文公接受了下属的提议:放火烧山,逼迫介之推下山(因为介之推是孝子,为了其母亲,他不可能让母亲烧死在山上)。结果介之推坚持信守,和母亲一起烧死在山上。晋文公很是难过,于是下令五月五日不得发火烹食,正如《韵语阳秋》记载“介之推五月五日焚林而死,故是日不得发火”。由此可见,五月五日有纪念介之推之说。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楚国人,因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儿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勾践请和,夫差答应了。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不听,吴国大臣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结果夫差相信了,并赐子胥宝剑要他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便命人把子胥的尸体。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曹娥碑》记载“五月五日,时迎伍君”。可见,五月五日,有祭奠伍子胥之说。

  端午节还有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之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今浙江绍兴)人,因其父亲溺水而死,不见其父亲悲哀至极,昼夜沿江痛哭。为了寻找父亲的尸体,年仅14岁的她竟奋不顾身的跳入江中,而其跳江之日也为五月初五,其孝传遍了当时,故被当时人立了曹娥碑加以景仰和悼念。五月初五,也就有了纪念孝女曹娥跳水寻父之说。

  较为常见的说法,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可否认,端午节和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博闻强志,为人正直,娴于辞令。在战国七雄角逐的混乱时期,楚国存在两种派别: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派和以张仪为代表的“亲秦降派”。正因为这样特殊的局势,使得屈原一再被张仪等小人的陷害,屡次被遭放逐。但深处贬黜地位的屈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没有忘记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心为楚国谋利益。楚怀王被张仪所欺骗,复又被秦昭王所骗,身陷异国,竟达三年,最后客死于秦。后来继承楚王位置的是怀王长子顷襄王,主张抗秦的屈原又被上官大夫之类的亲秦派排挤,就这样,一位忧国忧民,一心系着民族利益的一代忠臣终究在颠沛流离的困顿中绝望了,他跳了汨罗江而死。而其死之日为五月五日,故端午节有了祭奠屈原之说。

  上面谈及了端午节的四种来历。那么,在今天的端午节,我们应该纪念谁呢?也许在不知道其他来历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一味的纪念着屈原,但我认为,纪念屈原是应该的,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扩大纪念端午节纪念范围的价值。毕竟,宁死不接禄的介之推、拔剑自刎的伍子胥,以及投江寻父的孝女曹娥身上都有着我们不得忽视的意义和价值。端午节,一个平凡的日子,定格为特殊的象征,只不过是个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在形式的背后挖掘更深刻的文化涵义和精神追索。也许,这应该是当下对待端午节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6235-232922.html

上一篇:五月组诗
下一篇:水调歌头——汨罗心境
收藏 IP: .*| 热度|

6 武夷山 杨学祥 郑融 陈龙珠 钟炳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