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Open期刊Entropy出了一期专刊:Entropy: Special Issue: Semantic information theory. 三位客座编辑都来自中国的大学,他们是:
陶梅霞,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牛凯: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
吴幼龙 :上海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刊目前包含6篇文章, 分别是:
Semantic Arithmetic Coding Using Synonymous Mappings (北邮团队)
Feature-Driven Semantic Communication for Efficient Image Transmission (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团队)
Broadcast Channel Cooperative Gain: An Ope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Partial Information Decomposition (美国和以色列的Chao Tian 和Shlomo Shamai)
A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of Shannon’s Inform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鲁晨光)。
A Survey on Semantic Communications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团队)
所有作者,只有第四篇有一个不是华人。可以说,本专刊是华人语义通信研究者的一次集体亮相。总的说来,本专刊偏于技术讨论,关于语义信息的哲学和数学讨论不多。这也难怪,本专刊客座编辑都是无线通信专家。涉及语义信息基本理论的两篇(北邮的和我的),走的路线不同。本专刊能接收我的文章算是非常包容。我的文章摘要见我上一个帖子: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56&do=blog&id=1484353 。
这个专刊显示了中国人在语义信息论,特别是电子语义通信领域的部分实力。说部分实力是因为也有其他研究语义信息论或电子语义通信的人没有提交文章。另外,中国的语义信息理论或信息科学研究著名学者还有钟义信,刘钢,邬焜等人。他们比较偏于哲学和方法论探讨,未能给本专刊增色。
我在文中谈到了语义信息论研究历史,提到吴伟陵和钟义信教授的研究,肯定钟义信教授对中国语义信息论研究有重大影响。
我在以前的帖子中谈过,说中国信息科学和语义信息论研究一盘散沙: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56-957130.html 我看这次专刊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让语义信息论研究的中国人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语义信息论研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鲁晨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56-148521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