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栋
我记忆中的李小文老师(范韶华博士委托发表) 精选
2015-1-12 02:31
阅读:16158
标签:李小文, 老邪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他家。当时是去拿资料,他和师母都在,都很热情。那时李老师还在科学院遥感所,与北师大有课题合作。当时需要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做些建模和野外实验的事情,而我正在读应用数学的研究生,于是就加入了他的研究团队。记得我到时,李老师正好在喝鸡汤,师母说老师最近出差回来工作很累,需要补充营养。见到我来,李老师端着熬鸡汤的锅就要跟我盛,问我要不要一起吃。虽然我咽着口水地走了,这事让我感觉到李老师会怎么对待人和他的团队。

后来接触越来越多,这种体会就更深了。当他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利益交换或可能的感激,而是发自内心想做那样一件事情, 可能还会担心被帮助的人的感受。他有一种大侠的仙骨,而又不桀骜,与人交往时总是很谦逊。李老师话不多,但很风趣幽默,特别是当谈工作以外的话题比如金庸古龙的小说时。他不止一次地开玩笑退休后要写一本武打小说,“要写就要写最好的,比金庸的还好看”。

努力做到最好 -- 这种做事的态度也能体现他如何在国际遥感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和在国内培养一个一流的研究团队。他在不断给新人创造机会的同时,自己也非常勤奋,经常工作到深夜,保持在研究的第一线。我刚来美国读书时,李老师还会时不时来我所在的大学访问,他的办公室就在我们实验室的隔壁。有一天晚上10点多钟,我路过时听到他办公室有人哼着小曲的声音。我敲门进去,看到李老师抿着酒,正微醺地陶醉在他的研究之中。我想,人活着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足矣。

李老师很能喝酒,也喜欢喝。有一年中国学生去他们家过年,聊到美国对买酒人的年龄限制时,李老师讲了他的经历。有一次他去买酒忘了带证件,而店主坚持要核实他的年龄,不管他怎么争辩说任何人都能看出他已足够老。无奈之中,他急中生智,想到他也没戴假牙,然后对着店主一张嘴,说你看我已老到所有的牙都掉了,还不能买酒吗。店主也被逗乐了。我还记得当李老师讲这个故事时,他那眯着眼睛的带着一脸顽童般的笑。

后来李老师常驻国内而我换了学校和专业,慢慢就一直没有联系了。之后陆续看到新闻李老师评上了院士,他惜才试图聘请孙爱武博士,然后就是去年“布鞋院士”的照片。我没有丝毫的惊讶,因为这些在他身上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李老师没能等到退休去写一本比金庸更好的小说。而他自己的生命轨迹本身就是一本最精彩的武侠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他就是那位盖世神功的“扫地僧”。

李老师,您一路走好!

范韶华博士
1/10/2015


相关专题: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754-85858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4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