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平
中国中年人的“五马分尸”处境
2012-6-26 07:13
阅读:5251
标签:中国, 中年人, 五马分尸, 孝仁法礼善

中国中年人的“五马分尸”处境


蒋继平

2012626


首先这篇博文谈及的是中国的中年人, 我这里谈及的中年人是指45-65岁之间的人群。其次,我要说明一下五马分尸这个成语的意思。 根据词典的定义: 五马分尸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又称“车裂”。将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人的肌体。


我觉得现代中国的中年人有很大一部分处在五马分尸的境地,他们已经被绑在马车上, 只是马还没有奔跑。


这五驾马车分别是孝, 仁,法, 礼, 善。孝是套在头上的一驾马车。自古有百善孝为首的说法, 其他的四驾马车分别拴在四肢上。


第一驾马车是孝。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有一部分可能还有长辈存在于世,这些长辈已经处于高龄,几乎都已经过了退休年龄, 在农村的也失去了部分劳动能力, 有的甚至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因而, 中年人必须花去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对于出身农村的寒门中年人, 因为长辈没有劳保福利, 还要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所以, 孝是拴在所有中国中年人头上的一驾马车。稍有不敬,就会被冠以不孝的骂名。 这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最鲜明特色。


第二驾马车是仁。 仁在这里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责任。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一般都有孩子。有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甚至独立成家了。 不管这些孩子还在读书, 或者已经工作; 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过了18周岁, 一般的中国父母还是会在各个方面关心和支持孩子的,尤其是经济上的支持。 在这一点上, 中国跟西方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家庭一般来说在孩子过了18周岁就让其独立生活, 尤其是经济上分得很清楚。 中国人一般做不到这点。 所以,现在网络上有一个流行语:以前养儿防老, 现在养老防儿。 不幸的是, 中年人正好夹在这个中间, 需要承上启下。中国人对子女的仁爱是拴在中年人右腿上的一驾马车。


第三驾马车是法。 法在这里指的是缴税。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几乎都在人生职业的顶峰时期, 是工资收入的最高阶段,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提供者。 纳税是国家的法律规定的。 所以,我把它称为法车是合理的。 不过,在这点上,中国和西方是一样的。这驾马车是拴在左腿上的。


第四驾马车是礼。 礼在这里指的是友谊,也就是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的情义。 中国人很讲究礼仪。 不管是婚丧嫁娶,生老病死, 提干高就等都要表示一下。因而, 中国人的人情味很重, 礼尚往来很多。 因为中年人是家庭的骨干,是家庭的主要代表, 在正规的社交场合,他们不能不去。这是拴在中年人右臂上的一驾马车。


第五驾马车是善。 善在这里指的是募捐, 也就是作善事。 现在许多单位都要雇员自动地和主动地做募捐, 尤其是在一些地区遇到自然灾害时更是如此。 不过,在这点上,现在的中国在正向西方国家看齐。 这是拴在左臂上的一驾马车。


许多中年人被这五驾马车拴着, 只是马还没有用力奔跑。不过, 他们都可以感到来自马车的拉力。 这种拉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压力, 透彻心肺。


这种处境给人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也是很明显的。 我想这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浮躁现象的一大根源。 原因是这个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在这种处境下,通常会有穷和累的感觉, 在这种特殊的心理下, 难免觉得生活得不是那么如意, 因而会发牢骚, 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即使实际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 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体会到这点。


我不知道中国的社会学家有没有对这个课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有没有具体的对策来化解这个困境?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继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58589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