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招生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蒋继平
2018年1月31日
最近科学网一直在热议师生关系的话题。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和评论,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体会, 我觉得导师生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些导师过度招生。
我在【再谈我的美国研究生导师】一文中,通过引用当地媒体对我恩师的生平介绍, 让读者了解到我的导师在美国知名院系做博导, 一生只培养了13位研究生。其中12位是博士, 一位是硕士。他的科教生涯从1953年开始, 到1992 年退休, 一共40年左右。 四十年时间培养13位研究生, 平均每三年一位。
与我导师在同一个系的其它十几位博导,在我当时就读的时候, 最多的也只有五位研究生,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其它大多数是1-3 位研究生, 平均不超过三位。
而我在2006年回母校赠书和做专业报告时, 得知我的同班好友, 大学期间一直睡在我上铺的韩召军同学, 当时带了两位数的研究生, 这个信息着实使我感到几乎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是因为我在加州大学植物病理系读研究生的时候, 整个系有十几位博导, 但是总共才二十几位研究生。
比起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 那更是相差太大。 韩同学带我看了他的实验室, 我当时觉得他的实验室至少比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的实验室还差。
话说回来, 为什么过度招生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呢?
我的分析推理如下:
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这个个性体现在兴趣爱好的不同, 人生价值观的不同, 理解程度的不同。这必然导致某些学生与导师的个性比较合得来, 而另一些则合不来。 这些合不来的学生必然会觉得与导师很难相处, 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一个导师带的研究生越多, 这种合不来的学生的数量必然会越多。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是不是?
其次,过度招生很可能导致资源短缺,几个研究生拥挤在一个有限的实验室里, 经常互相影响正常的实验。有些导师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从多处捞取经费,利用这些经费滥找学生, 利用这些学生为自己做科研帮手, 而不是真正地为了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结果导致学生不能按时毕业。 这当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
还有, 导师因为要督导很多学生, 时间和精力分配不过来,导致有些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指导的学生就会觉得导师不公正, 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在这种环境下, 师生关系会好吗?
所有这些加起来, 过度招生导致的师生关系紧张是不难理解的。因而, 要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 对导师进行一定的招生数额规范有可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反正过度招生是一个很不好的社会现象, 对老师, 对学生都没有好处, 是一个双输的局面。这个双输的局面具体地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学生的质量下降,不能按时毕业,对老师产生不好的印象。二是老师因为负担过重,可能导致顾此失彼的困境, 对自己的身体和家庭都没有好处, 也不能尽到督导好学生的责任。
我真心希望那些有几十位研究生的导师们能够静下心来想想我的话, 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资源,是否应该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走少而精的道路,其实只要培养出一个诺奖得主就足以使您扬名天下了!
相关专题:反思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蒋继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3132-109790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