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你见过雪上加霜吗?-附照片

已有 6265 次阅读 2014-1-3 18:06 |个人分类:蒸发与凝结16|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你见过雪上加霜吗?-附照片

张学文,2014.1.3

雪上加霜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形容倒霉的事一件加一件。可真正的雪上加霜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

你如何确定雪花上的哪一部分属于雪,而另外一部分却应当(或者一定)属于霜,而不是雪?雪花上发生再凝结,难道它就不是雪花了?

你想过这些问题吗?

让我高兴的是2014.1.1我拍到了雪上加霜的照片!

那是在公路旁的一块空地上,原先公路上的积雪都被铲起来,堆到了路边。它们自然属于经过人工推进的积雪。但是2013年岁末经常有雾以及雾凇,雾凇挂满了细的树枝、电线总之,温度降到零下的雾,凝结到户外的各种细、尖的物体上。于是依然保持着尖的细小棱角的雪花(积雪)也就成为雾凇的发育环境。于是,

于是积雪上又形成了霜,于是真的出现了雪上加霜。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雪上的霜几乎形成以一定尺寸圆球形为主,这与雪花的形状以及树枝上的雾凇(结的霜)的宏观特征都是不同的。

2014.1.1,下午16时许在乌鲁木齐去机场的路傍拍到”雪上加霜“照片,张学文

 

 

 

这些圆球有多大?注意一个照片上有个烟卷头,可以作为参照物去对比。

看来积雪为霜的发育提供了比树枝、电线更好的条件。

那里也有自然降雪存在,它们比较平。我注意到那些自然积雪上好像没有这种霜。上面的照片中的结霜都是出现在人工堆积到路旁的积雪上。它们存在宏观的凹凸不平,又保留了雪花的小尺度的细微尖锐细节。

研究不同尺度、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物体的凝结情况应当帮助我们找到克服电线结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我回忆起自己在博客中曾经提出的为电线穿一个曲率半径大的朔料套子的动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24-755548.html

上一篇:气象部门对雾的了解达不到这种程度
下一篇:2014年1月4日新疆降水/温度/湿度笼罩面积报告
收藏 IP: 110.152.168.*| 热度|

15 罗德海 陈楷翰 周春雷 李宇斌 杨正瓴 尤明庆 王浩 徐晓 武夷山 蒋永华 周少祥 王春艳 刘光银 董全 chenhuansh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