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
在新疆大学辛勤耕耘的北大人--《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5
2025-8-15 09:46
阅读:672

在新疆大学辛勤耕耘的北大人--《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50年代人物 5

张学文转贴,2025 08 15

 新疆大学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学子满怀豪情、奔赴这里,在新疆大学这个新疆高等教育的战线上,先后有七十多位北大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培养人才,攻克科研难关,树立了北大人的形象。

 学科和实验室建设的奠基人

新疆大学是北京大学校友比较集中的单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北大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修生和访问学者先后有70多人到新大工作。

 

1952年夏末,北大物理专业的王怀德研究生毕业,本来学校已将他分配到东北某高校任教。但当他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在首都高校毕业生大会上号召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讲话以后,激动不已,立即主动放弃去东北任教的决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去新疆的征途。

 当时从北京到新疆,先得坐两天火车到西安,然后再换乘大卡车颠簸18天才能到达乌鲁木齐。和王怀德同行的还有北大生物系的研究生周培之、中文系的夏定冠两位同学。他们到新疆大学后,才知未来的工作比想象的还难。那时候,新疆中等教育不发达,没有多少高中毕业生,当地政府为了尽快地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就让新疆大学招收大批初中毕业的民族学生入学。在教学中要把低起点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大学生,王怀德他们三人来新疆大学后,第一关就碰见了语言障碍,学校让他们编写适合初中学生上大学用的教材,他们得先请人将汉语翻译成维吾尔语,第二关是工作量很大,当时由于学校师资奇缺,王怀德他们每人都得讲授好几门课程,每人每周要承担20多学时的授课任务。

理科教学是离不开实验室的。因学校刚起步,连起码的实验条件都没有,王怀德、周培之、李之慧等北大校友只好白手起家,创建各专业实验室的。他们从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直至教学实验课,都由他们独自承担,有些设备还得亲自动手制作。王怀德、周培之他们的工作,为今天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实验室奠定了基础。1983年中国物理学会会长、北大副校长周培源先生曾表彰王怀德领导下的新大中级物理实验室和高等光学实验室建设,说“在那样的条件下,能够建成这样的水平很不容易,难能可贵”。

 除了王怀德、周培之、李之慧、夏定冠外,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北大学子刘育亭、薛良驹、虞承飞、虞舜众、皮锡铭、吴嘉瑞、庄鸿铸、力易周、陈永春、夏力普、李肇霞、赵育生、卢建孚、吴树荣、吴宗尧、侯培良、汪仲英等,也先后从北京大学来到新疆大学,成为新疆大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刘育亭教授,是北京大学1959年研究生班的毕业生,毕业后他留在北大任教,得知新疆缺老师,他主动支边来到新大,成为新疆大学首批硕士生导师。十几年来,他在照顾病瘫夫人的同时,仍以极大的毅力,精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研究生,为培育新疆高级人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里值得提到的还有史梦兰书记和力易周馆长。史梦兰书记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是北京西郊门头沟一带游击队的领导,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在北京大学任党委副书记,1965年底调到新大任党委副书记。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摧残,1972年结合进校领导班子,1977年离休返回北京。史梦兰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办事认真,坚持原则,给新疆大学的师生员工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力易周,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解放前,他毕业于西南联大,在学校学习期间,曾是西南联大学生运动的活跃人物。1958年他调任新疆大学图书馆馆长。为新大图书馆的建设,呕心沥血,多方奔走,使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不断扩大,图书结构趋于合理,管理工作逐步加强。1982年,他退休回北京,人虽然离开了乌鲁木齐,但心仍牵挂着新大图书馆的建设,他通过各种关系,为新大购买了一套台湾出版的《四库全书》。

 累累的科研成果

在新大从教的北大学子们,不仅在各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在科研方面也硕果累累,其中不少人成为区内有影响的专家。吴宗尧教授主持研制的“维吾尔等多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系统”、“维、哈、汉、柯、英多种文字微机处理系统”,荣获国家和自治区多项奖励。杨筱敏教授所著的《古代名文语言辨析》,刘锡淦教授所著的《新疆兄弟民族风俗志》、《龟兹古国史》和《突厥汗国史》,吴嘉瑞教授等合著的数学著作《有线原》,刘育亭教授所著的《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等,均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曾宪贤教授,长期从事离子束生物工程研究,由他创立和主持的新大“离子束生物工程中心”及其实验基地,近几年在作物品种改良方面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这一成果将为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北京大学毕业生,在新疆大学中,有三人先后担任校级领导,有20多人在上世纪8090年代先后担任物理系、化学系、电子系、数学系、生物系、中文系、中语系、外语系、政治系、法律系、地理系等系的系主任或副主任,他们将北京大学科学的办学理念,严谨的治学精神,带到工作中,为新大形成良好的校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大学毕业生,在新疆大学的行政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辛勤耕耘在新疆大学这块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根据《北大人在新疆》整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学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24-149774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