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学网上关于副教授教授职称评价标准的内容争论得是一蹋糊涂,其实关于这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想说说这个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大致把SCI、项目、专利等等成果作为一个基准平台来评价,不管他什么门类(理科、工科等)、工作类型(教学、科研等)。事实上,以一个固化的标准来衡量千差万别的教学、科研、应用推广等活动,把一个需要自由、平等、创新、博爱、自立的行为,用一个职称评价的缰绳牢牢套住,用几根胡萝卜就半引诱半驱赶地去了牵绳人所要去的方向,以致于许多的人们不再清高,理想也要在现实面前低头啊。因此,虽然说民国后中国再无大师有点言过其实,但现在的大师的确凤毛麟角,即使现在的院士很多,当然还有更多狼奔豕突钻洞评院士的社会活动家们。
职称的提升过程的确是一种身心备受煎熬的过程,我们还要吃饭(我博士毕业来西藏3年半的时间内,扣除杂费,加上各种补贴,每个月到手的全部工资是3600到3700多元),我们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得不在职称征程道路上前行。但当跨进副高职称这个关键门槛后,这时候绝大多数人有了还算说得过去的收入来源,可以申请一些级别高的项目,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没有那几根胡萝卜也可以活下去。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人怎么能永远被社会所左右。对于其他的专业我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对于学农的副教授们来说,是不是一定还要被那些东西束缚住,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做点实实在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事情了。
为了小集团的利益,决策者们的眼睛在向“前”看、向“全”看,而忽视了民众的脚下,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在农业科研上,重复提出那种加了诸多限定条件、N年也难以实施的理论研究,或者条件一变就永远束之高阁,或者是只能作为参考文献的东西,或者干脆就是假大空,那么投入产出比如何?社会有这么多资源可供挥霍吗?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土鳖,虽然我们做梦都想写英文就像写中文一样顺畅,但是SCI等等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唯一,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我们去做,那就是提出面对现实提出应对方案,并身体力行,做一点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科研创新,都是社会生产所迫切需要的。能否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做出真正有用的事情,才是这个社会,才是我们心中应有的评价标准。
相关专题:职称评审“乱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关法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561-70594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