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有许多污染物对人的感观系统和神经系统均有影响。这些污染物使人产生的症状有:眼睛、鼻刺激,喉咙痛、干涩;严重时会造成神经中毒等。本节将具体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物对感观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同时描述感知机理,探讨主要的污染物及其源头,并总结公众健康资料和易感人群,最后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物对感观及神经系统影响的评估方法。
在室内空气品质领域中,感观影响的定义是人对于环境污染的感知反应,感观感知是通过感观系统间接感知的。感观系统是由感受神经发出信号,并传至高级中枢神经系统(CNS),而后形成感观意识如产生嗅觉感、触觉感、疼痒感、新鲜感等等感觉。
建筑物室内环境引起的感观影响很明显,因为许多化学化合物存在于室内空气中,它们一般都有气味,并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在室内空气品质控制中深入了解感观影响是很重要的。感观影响包括:
1)感观系统的负面影响(即由于环境引起的感观系统功能障碍);
2)负面的环境感知,本质上是负面的或是组成疾病的前体(即表现为烦恼反应、激发超过敏反应等);
3)受有害环境因素污染的感观警告(即有毒的硫化物气味、甲醛引起的粘膜刺激等);
4)感观系统环境特征生物鉴定的重要工具(采用气味准则满足一般通风要求或确定低VOC散发的建筑材料)。
1、易感人群
有很多个体易受甲醛污染,然而甲醛易感人群的确切的比例仍不知道。由于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只是甲醛,很少有人研究刺激易感人群,因此还没有对易感人群下结论。然而有过敏症状、慢性刺激皮肤病(如湿疹)以及眼病等可能是这些症状的高危险群体,不过对此还有很大争议。
不同个体其感观刺激、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大多数人中,随着年龄增加气味的感知能力会减弱,但感观刺激如何变化不清楚。婴幼儿是神经中毒的高风险险人群,因为他们的大脑处于生长时期。许多实地研究和实验表明女性与男性的感观反应有很大不同(性别影响)。有时在分析相关辅助因素如个体年龄、地位以及工作点位置时做一些合适调整后性别影响可忽略。
2、公众健康资料
WHO于1987年在“欧洲空气质量指导”中指出,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低于毒副作用发生浓度时会造成感观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物可刺激感观系统并造成机能障碍、组织失调等,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感观刺激:一种是主要的感观刺激,室内污染直接刺激感观细胞;另一种是次级感观刺激,主要表现在皮肤、粘膜及组织发炎等。室内环境对皮肤粘膜最普遍的影响是产生炎症,特征表现为受害组织红热、肿胀、疼痛或功能失调等。刺激性影响相当烦恼,个体影响严重、影响个数较多。主要因素如超反应起到一定作用。皮肤粘膜出现症状迹象的位置是与污染空气接触或通过神经反射传递的组织系统引起。这些皮肤粘膜刺激性症状的病因不具体,可由其他因素引起,而不仅仅是室内空气污染因素。而且,一些污染可引起其他附加的症状,如生理、神经反应、心理反应以及亚急性反应等。
在室内环境中,感观系统感知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对周围物理环境的感知(环境感知),例如气味气流感知,环境感知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非负面的。
第二类感知包括体内体表的感知(身体感知),身体感知(即可接受眼睛刺激或皮肤干涩),可能是或不是由周围物理环境引起的。感观系统是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化,环境污染引起的反应表现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触觉。
据报道大多数情况下感观反应是与室内空气污染物相关的多重感觉,不同源头可产生同样的感知。可接受的空气品质主要与三叉神经、嗅觉神经刺激相关。大部分有气味的化合物也是粘膜刺激物,尤其在高浓度下。然而,少数化合物在低浓度时也会引起感观刺激。在 空气中存在有气味的化合物时嗅觉系统不断发出信号表示警告,在缺乏少量气味化学检测仪器时,嗅觉是最敏感的指示系统。
许多研究对有气味物质和刺激物的综合影响进行了调查,这些研究包括:
1)各类环境仓污染物研究,如烟草烟雾,VOC以及建筑材料。
2)实地症状报道和问卷调查。
3)研究与其他测量包括感观刺激指示剂等的关系。
4)症状与污染物之间关系。
5)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3、预防治疗
经大量研究表明甲醛、氨、一氧化碳、环境烟草烟雾等对人的感观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甲醛对人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都有刺激性。空气中含有0.6mg/m3甲醛时就会对眼睛产生刺激反应;人在含甲醛10ppm的空气环境里停留几分钟就会流泪不止;低浓度甲醛对人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皮肤过敏、咳嗽、多痰、失眠、恶心、头痛等。甲醛对人体皮肤也有很强的刺激作用,空气中浓度为0.5~10mg/m3时,会引起肿胀、发红。低浓度甲醛能抑制汗腺分泌,使皮肤干燥,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
人对氨气的嗅阈为(0.5~1.0)mg/m3,对口、鼻粘膜及上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有轻重。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小开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545-20622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