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菜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nshiphy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leilphy@gmail.com

博文

收藏《日下旧闻考》杂感

已有 4863 次阅读 2010-5-20 00:26 |个人分类:藏书札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日下旧闻考

    《日下旧闻考》是在乾隆的授意下,纠集了一大批社会精英,包括部分四库馆阁臣,编撰的一部有关北京历史、地理、城市、宫殿及名胜等的百科全书。从编书的目的来看,这无疑是一本很恶心的书。乾隆拿纳税人的钱修建了大量供自己家庭使用的房产,实际上很多房产他也没用上,基本上是空置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乾隆老爷子才不管这个,对不起,没钱人就是没资格住房,我有房也不给你住。而且,我还让人给我编本书来写写这些房子。闲的没事的时候,我还给这些房子写些诗,一起粘贴到书中,炫富也要炫的有档次。可是,毕竟是一国之君,做事也不能做的太露骨。怎么办,很好办,康熙爷那时不有个叫朱舜尊的,写过一本么什《日下旧闻》。你们这些大学士再搞一个“考”,从表面上看是修订《日下旧闻》,实际上把我的房子以及我写的诗词“拷”进去,然后再颁行天下。表面上是收集史料,整理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皇家宣传手册”,整套书狠不得有一半收录了乾隆一朝所修建的宫室苑囿和他的以及他老爹、爷爷的诗文,这是非常让人恶心的事情。不仅如此,乾隆还要假猩猩装点门面。在书的扉页乾隆为该书“御制”了题词。题词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书的缘起,第二部分检讨自己修了不少房子,劳民伤财。且看他在词注中怎么说的:“予临御四十余年,凡京师坛庙、宫殿、城廓、河渠、苑囿、署衙,莫不修整。皆物给价,工给值。然究以频兴工作引为己过。辛丑岁曾著知过论以自箴。”哈哈,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诸位看官自然懂得乾隆嘴里所谓“政府工程”的本质了。乾隆说这句话,要么表明他傻,要么表明乾隆时期的老百姓太幼稚好糊弄。说道这里,我想到一个历史学的课题,“乾隆政府房地产工程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影响”。这个狗屁不通的题目,就像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儿”,诸位看官别太当真了。
       然而,从今时今日的角度来看,《日下旧闻考》是一部非常珍贵的书籍。总的来说,《日下旧闻考》有两个特点:其一,它收录的资料极为全面,这自然是搭上了修订《四库全书》顺风车。一些现今已经散佚的书,也有幸通过这本书保存了下来。其二,编撰者们也并非象牙塔中的“书呆子”,或是糊弄上差的狡吏,他们“履堪遗迹,订妄以存真”(《四库全书书目总要》),还是做了不少考订工作,因此本书也保留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在狂热“城市化”的今天,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北京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除了还能为国家GDP做点贡献的大景点,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等,许多历史遗迹连同他们的故事正慢慢消失在大街小巷,甚至你我的眼前。当西方的科技文明探寻人类从何而来、宇宙从何而来之时,我们古老东方文明的后代却连自己家族和民族的历史都很少关注。“拆、拆、拆”,这些充斥着大街小巷的字眼让人眼花,让人迷茫,更让人痛心。《日下旧闻考》无疑像一座灯塔,帮助我们在茫茫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下,寻找那些暂时幸存下来的遗迹还有他们的故事。因此,这本书一直是北京古建筑和方志爱好者的案头必备之书。博主对《日下旧闻考》心仪已久,可惜这套书印刷量较少,出版时间又早,较难买到。博主去年甚至去通州图书城访寻此书,无终而返。前日和翠逛书乡人,偶遇北京古籍出版社01版,甚喜,当即六折收进。聊缀此文,以志其事,并附小照数张。
                                                                                 
写于 2010-5-19日 夜


图一: 北京古籍出版社01版日下旧闻考

   


图二:刘墉和和珅均任该书的总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99-326479.html

上一篇:Latex:中科院学位论文模板的若干问题(第二次更新)
下一篇:收藏《徐霞客游记校注》
收藏 IP: 159.226.234.*| 热度|

2 陈国文 guzhuj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