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作为作者代表参加了科学普及出版社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会上座谈环节抢了个机会,即兴扯了很长一个犊子,长到主持人递来纸条提醒控制时间。不好意思哈。在这里重新整理一个相对简短的版本,供参考。
一、出版社面临的危机
过去500年里人类的阅读习惯并没有太大变化,知识获取和信息获取主要依赖于纸媒。但是最近5年,纸媒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每个人身上的手机。智能手机改变了人类的阅读习惯,使得这个时代的人不再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纸质作品,所以大部分报纸和杂志都倒闭了,没倒闭的很快也会倒闭。此后就会轮到出版社,所以出版社得有危机感,一定要为将来做准备。
在未来出版社向新媒体转型是必然的,但这种转型不是一下子放弃传统业务不做,全改做新媒体,因为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现在也不成熟,光烧钱不赚钱,折腾两年倒闭的也不少。
因而出版社的转型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传统的书要做,电子书也应该逐步做起来。微信公众号营销应该做起来,这种营销成本很低,两个人就可以折腾得很好。国内几家知名科普媒体公众号,订阅用户几十万,但后台其实也就是两三个人在运营。
二、原创科普的问题
问:中国的科普市场,为什么翻译作品很活跃,原创科普作品数量太少?
我的答案:
1、现在在市面上随便挑一本国内的科普书,我们都能在国外找到一本相同题材,质量却更为上乘的作品。把这个作品引进加以翻译,传播的效果要好过自己重新做本新的。这反映了一个现状:中国科普的原创质量和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一流的程度。在水平还没达到能与外国优秀科普作品一决高下的时候,再着急也没用。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老老实实的去翻译,去学习人家的东西。
2、中国科普的原创水平没有达到世界一流,这句话只针对科普,现在国内科学研究的水平已经上来了,有些学科的确可以排在前列,这样的自信并不盲目。
3、真正高水平的原创科普,需要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来写,但科学家们除科研和教学工作外,在申请基金,管理项目,养活团队以及各种行政事务方面都会耗费不少的时间,要他们把时间挤出来从事科普,需要给他们充足的动力才行。
(1)比如:科学家所在单位考核项目里,科普工作不算数,因而科学家从事原创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如果能算数,情况会完全不同。举个例子,据我私下了解,科学院有一个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把原创科普工作与考核挂钩,发表原创科普著作等同于文章,极大地刺激了科学家,每年都会产出非常好的原创优秀科普作品。这个模式也许和学科相关,但其他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妨借鉴下,找到一个不影响科研产出,又能给科学家做原创科普提供一些动力的平衡点,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当然这事儿出版社说了不算,得科研单位自己定)。
(2)做科普书对科学家来说性价比太低。受互联网冲击,传统纸媒的利润空间被极大地压缩,出版社赚到的钱少,给作者的就更少,科学家花一年时间做一本书,挣的钱还不如他去中学做几次讲座多,更比不上他把时间花在科研上做一篇好论文的收益。所以他更没有动力去做科普书了。换言之,要想请科学家做科普,不给高稿酬是不行的(这事儿出版社说了算,但我知道出版社有难处)。
4、如果我们光是嘴上强调科学家做科普的“义务”,只强调科学家做科普的“公益性”,而不去关心和解决科学家付出的劳动和回报不成比例的经济矛盾,这现状肯定改变不了。但话说回来,现在出一本书,一半的钱要被电商和书店拿走,出版社也没有余粮,优秀的科学家做原创科普要价太高,请不动,出版社也就只能跟水平稍差一些的人合作(比如我),这些人要价不高,但原创水平又不及国外,要他们做原创还不如做翻译效果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翻译多于做原创的原因。
三、吐槽一下“少儿科普”
最近几年有一股风气,大家一谈科普,就不自觉的奔着“少儿科普”去,我理解这背后的动机。现在面向成年人的科普读物销量上不去,但面向少儿的科普市场很火爆,因为成年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并不多,智能手机又占据了大半,可是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愿意掏钱给娃娃买书。本质上这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出版社就是冲着这种非理性的商机而去的。
但是,科普本质上也是一项教育工作,不是所有的科普内容都适合少儿。在我看来,至少量子力学这样的学问是不适合面向6岁以下的儿童进行科普的。这种科普,既达不到传递知识的目的,又无法实现对儿童智力的开发,钱自然是不会少赚,但除了钱之外,我看不出积极的意义。
我认为,做科普应恪守年龄的下限,突破了这个下限,就是揠苗助长。
希望中国做科普的出版人士都有一些原则,不要科普没做好,又把教育做坏了。
没了,谢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宝俊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147-102304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