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是一部关于青少年成长题材的影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从童年到成年残酷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据说这部电影因为太现实,曾经被尘封五年,才得以上映。
影片讲述了一个青春期少女李玩,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再婚,生了个弟弟,一家人对弟弟特别溺爱。父亲给李玩买了个狗作为陪伴,因为狗狗不小心被爷爷弄丢,李玩特别伤心,到处去找狗,导致和家人发生一系列冲突。李玩任性又倔强,有固执的想法,但在现实中,一步步被逼无奈,最后妥协,只能变成大人期望的样子。
这部电影反映了中国式的教育,孩子的很多天性,就被父母的“我是为了你好”而抹杀了。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觉得特别虐,很多人看了都哭了,因为里面很多片段都或多或少反映了自己从小到大在家庭中受到的一些创伤。
我前两次看这部电影,也是一样的,觉得很虐。当时感受最多的是主人公李玩受到的重男轻女的伤害,在伤害中发现,自己作为一个爸爸前妻生的女儿,一个女孩,想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有位置,只能好好学习,只听听话懂事,所以她压抑了自己的很多真实想法,不得不按照大人希望的样子生活着。
我前几天无意中看了一个《狗十三》的电影解说,这次看又有不一样的感悟。
李玩内心的痛,是真的痛。这些痛,我也有类似的,所以才更能引起共鸣。而最近发现一个现象:小时候被父母溺爱的孩子,父母很少制止孩子一些行为,过分纵容孩子的,孩子长大后确实容易有问题。人从小没被父母毒打,长大后必然会被社会毒打。用这样的思维再看《狗十三》,会发现其实李玩的父亲确实在为李玩好,如果她父亲和爷爷奶奶等人所有事情都由着李玩,李玩长大后肯定是个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人,不容易融入社会,也很难好好工作。
现在都四十多岁,到了这个年龄才能慢慢深刻体会到,这个社会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们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委屈。人是需要学会适应这些委屈,承受这些委屈,而不是抓住这些委屈不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社会抗争。
例如,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明明是父母的错,却被父母赖给自己的情况。这固然是父母的错,是因为父母不愿意承担自己做错事的责任,就赖给小孩子。但是,当我们工作之后,往往也会遇到上司做错事却赖给我们的情况,做服务业的一些人,还经常需要承受客户做错事情还要赖给提供服务的人的一些事情。
我们从小认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是公平公正的。越在社会上混,越发现,这个世界不是讲道理的,人们也不是愿意去遵循道理的。道理往往都是讲给别人听的,而不是约束自己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人必然要经常承受一些本该不属于自己承担的委屈。而人有的时候心情不好,也会踢猫效应,把责任和问题赖给弱者。所以,人们会作为这种不公平的加害者,也会成为这种不公平的受害者。这也算是一种平衡。
当然,这不是说人遇到委屈的事情就要忍气吞声,咽到肚子里,而是该讨回公道的事情还是要讨回公道,如果自己没能力讨回公道,或者讨回公道无果,或者讨回公道这个行动会让自己承受更多痛苦,那么人就需要学会忍辱,学会去同意这些委屈,学会去接受这些委屈。这样,人才不会气着自己,才不会把自己憋坏了。
很多时候,人容易生闷气,导致自己身体不好,就是因为对一些委屈难以释怀,放不下,让自己很难受。如果能接受这些委屈,这些委屈就至少不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
我们每个人年轻气盛的时候,就像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嫉恶如仇,觉得自己就是天理。直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到处碰壁,被压在五指山下,才会认识到自己不是无所不能,于是甘愿戴上紧箍咒,去西天取经,最后修成正果,人内心平和多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迟菲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00071-144891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