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铜川长7及薛峰川延长组剖面地质考察(二)
——薛峰川延长组剖面
2025年11月19日上午,野外地质考察团队前往韩城,中午在韩城吃过午饭后,去薛峰川延长组长10-长7剖面,观察了解各种岩性、沉积构造及古生物,观看了长9李家畔页岩、长7黑色页岩,进一步明确了沉积环境和沉积相。这次与以往不同之处是,特别观察了长9层中的砂体前积现象,长8、长7层中包卷层理、滑塌变形等软沉积变形构造,收获很大。旁晚返回韩城,晚上住韩城全季未来酒店。
11月20日上午及中午,团队观察了薛峰川剖面长6-长1层。剖面整体上砂泥岩以灰绿色为主,其中长6-长4+5为滨浅湖三角洲沉积,洪水期为三角洲前缘,枯水期为三角洲平原,碳化植物层、植物根、垂直虫孔发育。长3以上为陆上三角洲平原沉积,有煤线、芦木化石等。长6上部特别是长3、长2底部砂体较为发育,长4+5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长6、长4+5透镜状砂体、河道砂体叠置及河道迁移等特征比较明显,水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构造也丰富。总体上薛峰川延长组砂体不如延河剖面,反映了盆地东南沉积体系特征。
11月20日下午回返,旁晚回到西安,考察圆满结束。
剖面岩性及沉积特征详细叙述如下:
薛峰川剖面是盆地东南缘较为典型的剖面,该剖面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出露完整。本次主要是对薛峰川延长组剖面进行考察,系统了解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层序、沉积环境演变及岩性组合特征等。
1. 纸坊组
纸坊组出露在黄龙县柏峪乡李家圪台一带,至东埝村为纸坊组与延长组分界,公路边可以清楚的观看到纸坊组及其上的长10地层。纸坊组以暗紫红色泥岩夹黄绿色泥岩为主。纸坊组泥质含量高,颜色多发紫红,属于干旱气候条件下河流—三角洲平原沉积,纸坊组与其上的长10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图1)。
2. 延长组长10层
长10为肉红色厚层麻斑状长石砂岩,钾长石含量较高,为大段块状中细砂岩(图2),垂直节理发育,砂岩具大型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等(图3),属于辫状河沉积特征。
3.延长组长9层
长9底部灰色、灰绿色砂泥岩互层(图4),中下部为浅灰绿色多期薄层叠加的中层砂岩,砂岩存在前积现象(图5);长9砂岩层厚明显小于长10,砂岩具小型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长9上部为深灰色及灰黑色泥页岩(图6),通常称为李家畔页岩,其中含有介形虫和双壳类化石。长9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上部为半深湖沉积。
4.延长组长8层
长8下部为灰绿色、浅灰黄色细砂岩,中上部为多期薄层叠加砂体及砂泥岩互层,为浅水三角洲席状砂,包卷层理发育(图7)。砂岩中具有小型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砂纹层理,多处可见包卷层理及砂质结核,粉砂质泥岩中可见见波痕,发现双壳类化石。长8为三角洲前缘沉积。
5.延长组长7层
长7底部多期薄层叠加砂体及泥岩层,包卷层理发育(图8、图9),中下部发育黑色页岩(图10),黑色页岩中含介形虫化石(图11),其上为浊积砂体,砂岩底部见重荷模(槽模),测试古水流方向225°,为半深湖及重力流沉积。长7中部也出现一套黑色页岩(图12),长7上部为一段中层叠加砂岩,砂岩颗粒较细。
6.延长组长6层
延长组长6下部,三角洲前缘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图13),岩性以厚层细砂岩为主,主要为浅灰绿色,可见交错层理,有砂体侧向加积特征(图14);长6中部为砂泥岩互层沉积,砂体中夹炭化植物层及垂直虫孔(图15、图16);长6上部为分流河道砂体与大型透镜状砂体叠加体(图17),透镜状砂体、河道砂体叠置及河道迁移等特征比较明显,存在碳化植物层、植物根及垂直虫孔。整体上,长6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及滨浅湖沉积,洪水期为三角洲前缘,枯水期为三角洲平原。
7.延长组长4+5层
长4+5层为灰绿色叠加砂体夹泥岩,以细砂岩与泥岩互层沉积居多(图18),植物叶片及碎片较多,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长4+5上部出现大型芦木茎干化石(图19),据其产状(高角度倾斜)推测水动力中等—较强,应为三角洲平原河道沉积(靠近湖岸线附近)。长4+5层中碳化植物层、植物根、垂直虫孔发育,说明长4+5为滨浅湖三角洲沉积,洪水期为三角洲前缘,枯水期为三角洲平原。
8.延长组长3层
长3中下部为多期中层砂体叠加(图20),长3中部及上部砂体夹多层2-5cm厚的煤线(图21);长3局部可见垂直虫孔,见植物根茎化石及芦木茎干化石。砂岩具有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
9.延长组长2层
长2底部为中—厚层细砂岩叠置(图22)。存在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厚层砂岩往往沿板状层理面破裂。砂岩中可见砾岩及泥岩撕裂屑呈不连续条带状,应为河床滞留沉积,长2砂岩中泥砾大小混杂,没有分选;长2上部为多期中薄层砂体叠加,含煤线(图23),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10.延长组长1层
长1层为多期分流河道砂体叠置发育(图24),存在透镜状曲流砂坝,垂直虫孔发育,长1砂岩中含大量植物茎干化石,植物屑也较为发育,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总体特征:薛峰川剖面延长组主要为浅湖—三角洲前缘、半深湖、三角洲平原、辫状河等四个沉积环境,其中以浅湖—三角洲前缘沉积居多。长10为陆上辫状河沉积;长9主要为浅湖—三角洲前缘沉积,长9上部水体较深;长8、长6、长4+5中下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其中长6-长4+5为滨浅湖三角洲沉积,洪水期为三角洲前缘,枯水期为三角洲平原;长7为半深湖—重力流沉积;长4+5上部至长1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总体上,长10砂体最发育,长2以上砂体也发育,长8、长6砂体中等,长4+5为砂泥岩互层,长9、长7以泥岩为主,局部发育砂体。这一特点基本对应盆地东南部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特征。
2025.11.25下午

图1 黄龙县柏峪乡东埝村,纸坊组与长10分界,纸坊组为暗紫红色泥岩局部夹黄绿色泥岩,长10为厚层砂岩

图2 柏峪乡东埝村, 长10肉红色厚层麻斑状长石砂岩,垂直节理发育

图3 柏峪乡东埝村,砂岩具平行层理及交错层理

图4 柏峪乡大岭沟,长9底部灰色、灰绿色砂泥岩互层

图5 柏峪乡大岭沟,长9砂岩中的前积现象

图6 柏峪乡大岭沟,长9上部深灰色及灰黑色泥页岩,顶部为长8细砂岩

图7 柏峪乡情人谷靴子崖,长8中上部多期薄层叠加砂体及砂泥岩互层,为浅水三角洲席状砂,包卷层理发育

图8 柏峪乡东磨沟,长8与长7分界,多期薄层叠加砂体及泥岩层

图9 柏峪乡西磨沟,长7下部砂泥岩互层中包卷层理发育

图10 柏峪乡西磨沟,长7中下部黑色页岩,其上为长7中部浊积砂体,砂岩底部见重荷模,包卷层理发育

图11 柏峪乡西磨沟,长7页岩中含介形虫化石

图12 柏峪乡西磨沟,长7中部黑色页岩

图13 柏峪乡石板店,延长组长6下部,三角洲前缘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加

图14 柏峪乡石板店,长6底部砂体侧积

图15 柏峪乡石板店,长6中部砂体中夹炭化植物层

图16 柏峪乡石板店,长6中部砂体中垂直虫孔

图17 柏峪乡石板店,长6上部厚层状透镜体砂体,中含炭化植物薄层。

图18 柏峪乡东苜蓿沟东南,长4+5灰绿色叠加砂体夹泥岩,砂岩互层

图19 柏峪乡东苜蓿沟东南,长4+5中大型芦木化石茎干

图20 柏峪乡东苜蓿沟南,长3多期中层砂体叠加

图21 柏峪乡东苜蓿沟南,长3中部,砂体夹3-5cm厚煤线

图22 柏峪乡东苜蓿沟,长2底部,多期中—厚层细砂岩叠置

图23 柏峪乡大岭山,长2上部,多期中薄层砂体叠加,含煤线

图24 柏峪乡大岭山,长1为灰绿色多期薄层砂岩,含大量植物茎干化石,团队合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26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