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闲聊(随笔)
今天和朋友聊天,谈到现在人年轻时被应试教育压的喘不过气,顾不上读经典名著,上大学后相当一部分人放松了读书学习,参加工作后很少有人读书学习了,实在是可惜。实际上读书是终生的事,也是很愉快的事。在人生乐趣中,静坐第一、读书第二,古人读书,大都是修心养性,诸子百家,随愿而读、随性而读,怎么能不快乐呢?就是在民国时期这种风气还保留。
现在读书成了苦差事,主要原因是所好与所学完全脱节,生活压力逼迫年轻人不得不硬着头皮读自己不喜欢的书,上自己不喜欢的学校,读书成了学生的负担。所以,参加工作后就很少有人读书了。还有一些短视频和快餐文化也影响人们读书的兴趣。
读书不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际上读书也是一种减负手段!静下心来读书,可以忘却生活的压力,可以减轻内心的烦恼和痛苦。读书就要读名著、读经典,那些网络小说绝对不要读,那是惑乱人心、提升人欲望的,是害人的东西。
以前我列过一生要读的一百部书,如果时间不够,读二三十本也行。如: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史记》、四大名著、《平凡的世界》、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霍金的《宇宙简史》、《时间简史》、布莱森的《万物简史》、布封的《自然史》、法布尔的《昆虫记》等,这些书都不错;还有佛教经典也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书可以普读,能精读则更好。其中《西游记》和《平凡的世界》是励志的,读《史记》可以增加历史知识,读科普书可以增加科学兴趣。当然,这些书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可能不到几十分之一。
如果喜欢诗词,读三百首诗三百首词远远不够,熟读三千首诗一千首词才算入门。如果喜欢历史只读《史记》远远不够,应读二十四史及各种关于历史的文章和故事。
如果喜欢科学,读这些科普书还差得远,除过科普书,也可选喜欢的专业科技著作精读。
现在教材大都是为了应试而编制的,只能学一些基础的常识性的知识,而且这几年小学及初中教材,简单问题复杂化,脑筋急转弯式答题太多,搞的孩子们学习兴趣降低,家长急躁,还不如读读这些课外经典书。
现在快餐文化和文化垃圾太多了。最近,我带孙女去书城,看见大量的无聊动漫、僵尸漫画、盗墓小说等,让人忧心忡忡,这将会影响整个下一代!所以呼吁多看好书,不要看那些垃圾书!
2025.07.03
(推荐读书举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成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836712-149219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