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62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621117

博文

2025年6月陕北中生界野外地质考察(三) ——铜川剖面

已有 936 次阅读 2025-6-14 21: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56月陕北中生界野外地质考察(三)

——铜川剖面

2025年6月12日,野外地质考察的第五天,我们团队38人在上午观察了铜川金锁关三叠系延长组长10-长8剖面、淌泥河长7油页岩,中午在金锁关石林农家乐吃午饭,然后一路回返新铜川(耀州),下午观看了瑶曲长7剖面,分析了重力流沉积特征,接着观察了衣食村、聂家河长7油页岩。回到新铜川住地下午七点了。

1.金锁关三叠系纸坊组上部及长10-长8剖面。从纸坊组上部到长8出露较为完整。金锁关延长组下组合长10-长8层,地矿系统称为“铜川组”,因沉积特征和岩性组合与长7及其上地层有所区别。

(1)三叠系纸坊组

金锁关镇东南马莲桥河对面,纸坊组与延长组分界,延长组长10为大套灰黄色砂岩,下部纸坊组为灰绿色泥岩与紫红色砂泥岩互层;属于干旱气候条件下三角洲沉积。

在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内,纸坊组主要由暗紫红、灰绿色泥岩夹紫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是一种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在盆地南缘旬邑—麟游一带出现暗色泥岩,俗称“黑纸坊”为浅湖相沉积。纸坊组地层厚度变化大,南厚北薄,北部厚200~400m,南部厚600~800m,地层与下伏和尚沟组连续沉积,整合接触。

(2)三叠系延长组长10层

金锁关三岔口桥下,延长组长10层中上部主要为灰绿色厚层细砂岩,见大型交错层理及决口扇沉积、发育垂直裂缝,裂缝断面整齐、延伸距离长、成组分布,可以判断为构造裂缝,裂缝走向55度。

在鄂尔多斯盆地范围内,长10主要为一套河流相沉积的灰绿色、肉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长10上部砂岩中夹有深灰色泥岩。砂岩中富含浊沸石和方解石胶结物,表面呈不均匀的斑点状,似花岗斑岩状。厚度一般250米~400米,在盆地西部、西北长10厚度大,汭水河剖面长10地层厚度约400米,为厚层块状砂岩。在铜川金锁关剖面上长10厚度约280米左右。

(3)延长组长9层

金锁关长9下部为厚层状砂岩,上部为砂泥岩互层。河床中长9上部泥岩裂缝发育,裂缝走向33~50度,为喜山期裂缝。长9顶部为一套黑褐色粉砂质泥岩、页岩(顶部李家畔页岩、含植物叶片及茎干),泥页岩中夹薄层浅灰色砂岩,含硅化木(新芦木茎干化石),反映滨浅湖沉积环境。

金锁关长9为浅水三角洲及滨浅湖相沉积,泥岩颜色为灰色,比薛峰川剖面长9颜色浅,比宜川剖面长9泥岩更浅,说明李家畔页岩分布范围有限,只在盆地东南部分布。

(4)延长组长8层

金锁关寨力坡附近为长9与长8分界,上部为长8底厚层灰黄—灰绿色细砂岩,下部为长9顶深灰色泥岩。砂岩中的存在大量垂直裂缝,砂岩具平行层理,局部可见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及波状层理,表现为由滨浅湖向三角洲过渡沉积过程。

特别说明:金锁关长8底部砂岩中含炭化植物薄层,长8砂岩中具平行层理,局部可见板状、槽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包卷层理,在长8上部地层中发现泄水构造。说明金锁关长8为三角洲沉积,长8下部位于湖岸线附近,枯水期为陆上三角洲平原沉积,长8中上部则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

2. 淌泥河延长组长7剖面

淌泥河长7底部油页岩,为深湖相沉积,油页岩外观呈灰黑色、灰色-深褐色,暗淡无光泽,具微细层理,风化后分裂成薄片状;因受后期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影响,山体上油页岩地层直立,并含有大量的含铁凝灰岩层,凝灰岩层颜色呈暗红及黄色。

3.瑶曲延长组长7剖面

瑶曲长7上部剖面,为多层砂质碎屑流及浊流沉积,剖面中的泥包砾特征,反映块体搬运特征;长7剖面中发现鲍马序列及槽模、沟模、泥砾、泥包砂砾等重力流沉积构造,为深水沉积环境。

4.衣食村、聂家河延长组长7剖面

衣食村、聂家河剖面延长组长7油页岩,油页岩层理呈水平状,外观呈灰黑色、灰色-深褐色,暗淡无光泽,风化后分裂成薄片状,油页岩内夹多层凝灰岩条带(约0.5~5cm),凝灰岩层颜色呈黄色及暗红。

铜川剖面总体特征:一是受晚燕山运动影响,渭北隆起,铜川剖面整体上南部出露老地层,向北逐渐出露新地层,金锁关、柳林川、旬邑三水河等剖面都有这一特征。二是构造运动影响,岩层有一定倾斜,随地形有抬升等,所以距离不太长,层位发生变化,这点不同于延河剖面;还有,地层中裂缝发育,局部构造运动强烈,如淌泥河长7油页岩地层构造变动强烈,岩层几乎直立。三是延长组沉积特征不同于延河剖面,金锁关长10-长8为河流、滨浅湖-三角洲沉积。长7为深水沉积,发育富含有机质的油页岩(黑色页岩),厚度达30m以上,生油品质极好,有机碳可达20%-30%,在铜川辖区露头上油页岩广泛分布,是极好的烃源岩。在盆地范围长7烃源岩呈西北—东南向葫芦状分布,有利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为全盆地中生界烃源岩,其品质好于全国其它盆地。此外,在铜川剖面上,长7重力流沉积特征也非常明显,如瑶曲长7上部剖面,为多层砂质碎屑流及浊流沉积,发现鲍马序列及槽模等沉积构造,为深水沉积环境。

对比延河、西杏子河、铜川剖面,各有特点,基本能代表中生界主力层系的特点,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典型剖面。

这次考察总体来说达到了预期效果,一次考察能了解一点露头地质情况就可以了。油田每年一次的大型野外地质考察,是一次盆地中生界全面系统的野外考察,因为人多时间紧,只能是认识性、见习性的考察,如果想要解决产生研究中的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对主力层进行细致考察,如针对长6或长8单个层,进行细致的观察研究甚至丈量剖面,分析砂体接触关系,研究砂体结构及层理构造,并和油区产层进行对比,才能达到目的。

这次,我看见有的学员认真记录照相、提问探讨,特别是有的人每个点定位,出乎我的意料,我很高兴。

一次剖面观察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这是知识储备,看多了以后肯定能用上。

2025.06.14

 

 

图片1.jpg

金锁关马莲桥河对面,纸坊组与延长组分界,上部长10为大套灰黄色砂岩,下部纸坊组为灰绿色泥岩与紫红色砂质泥岩互层

 

图片2.jpg

金锁关马莲桥附近小路旁,纸坊组紫色、灰绿色泥岩夹薄层砂岩

图片4a.jpg

金锁关三岔口桥下,延长组长10灰绿色厚层叠加细砂岩,见大型交错层理

 

图片4b.jpg

金锁关三岔口与寨力坡之间,延长组长10与长9分界,长9砂岩垂直裂缝发育

 

图片7.jpg

金锁关寨力坡,长9顶泥岩中见芦木化石,反映滨浅湖沉积环境

图片7a.jpg

金锁关寨力坡桥底下,长9顶部灰色泥页岩中植物叶片及碎片发育,浅水环境

图片8.jpg

金锁关寨力坡桥底下,长9顶泥页岩中裂缝发育,裂缝走向33-50度,为喜山期裂缝

图片5.jpg

金锁关寨力坡,长9与长8分界,长9顶为泥岩,长8底部为厚层砂岩

图片6.jpg

金锁关寨力坡,长8底砂岩中含炭化植物薄层,说明局部暴露在陆上沉积(枯水期为陆上三角洲平原沉积

图片21.jpg

金锁关寨力坡,长8底部砂岩中的交错层理

图片8b.jpg

金锁关寨力坡与淌泥河之间,长82与长81分界,下为长82顶部多层叠加砂体,上为长81底部厚层状砂体

图片9.jpg

淌泥河村长7油页岩,黑色页理,剖面岩层直立,多见各种颜色及厚度不等的凝灰岩夹层

图片10.jpg

耀县瑶曲镇东侧,长7上部重力流砂体,见鲍马序列及漕膜,沟膜等沉积构造

图片19.jpg

耀县瑶曲镇东侧小沟,长7砂体底部见槽模沉积构造(剖面附近滑落石块)

图片20.jpg

耀县瑶曲镇东侧小沟,长7砂岩中见鲍马序列abc段及泥砾、泥包砂砾等沉积构造

图片18.jpg

耀县衣食村,长7黑色油页岩,呈水平状页理,凝灰岩夹层发育,考察队合影

 

图片17.jpg

耀县聂家河,长7黑色油页岩,呈水平状页理,凝灰岩夹层发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836712-1489808.html

上一篇:2025年6月陕北中生界野外地质考察(二) ——西杏子河剖面
下一篇:诗二首(古风) 和李桂梓先生
收藏 IP: 124.23.132.*| 热度|

13 孙南屏 雒运强 高宏 王涛 杨学祥 刘进平 钟炳 孙颉 郑永军 宁利中 朱晓刚 池德龙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7 2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