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62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621117

博文

常见岩石介绍(五) ——碳酸盐岩

已有 6239 次阅读 2023-4-21 22:0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常见岩石介绍(五)

——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大于50%)组成的沉积岩,属化学沉积及生物化学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海相沉积,在中国分布非常广泛,南方的震旦系、上下古生界及三叠系,北方的元古界及下古生界,都是以碳酸盐岩为主。

碳酸盐岩中蕴藏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油气藏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0%,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中东大油田储层基本为碳酸盐岩储层。中国的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塔里木盆地的塔河油田等为碳酸盐岩储层。

石灰岩和白云岩是碳酸盐岩中最主要的两大岩石类型。

1.石灰岩

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方解石含量>50%)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浅灰、灰、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鲕粒状灰岩、豹皮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如果你去过长江三峡,看过桂林兀立峻峭的山峰及溶洞,或者到云南石林旅游过;也许知道那里的山崖峭壁及溶洞基本是石灰岩构成的,由于地质作用,特别是流水溶蚀,形成了奇特的地貌。

石灰岩是烧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炼铁和炼钢的熔剂。所以,可以看见很多地方的采石场开采石灰岩,烧制石灰,进而制造水泥等建筑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灰岩主要分为颗粒石灰岩、泥晶石灰岩、生物礁石灰岩等几大类。

(1)颗粒石灰岩

颗粒石灰岩常呈浅灰色至灰色,中厚层至厚层或块状。岩石中颗粒含量大于50%。颗粒可以是生物碎屑、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团粒)等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粒径可以大至漂砾级,最小到粉屑级。它们的填隙物可以是灰泥杂基或亮晶胶结物,或两者均有。

(2)泥晶石灰岩

泥晶石灰岩或称为灰泥石灰岩,一般呈灰色至深灰色,薄层至中层为主。岩石主要由泥晶方解石构成,其中颗粒含量小于10%或不含颗粒。这类石灰岩中时常发育水平纹理,其层面常发育水平虫迹,层内可见生物扰动构造。纯泥晶石灰岩常具光滑的贝壳状断口。

(3)生物礁石灰岩

生物礁灰岩主要由造礁生物粘结的灰泥沉积物等组成的石灰岩。根据生物礁石灰岩中生物骨架及其粘结物的相对含量等,生物礁石灰岩可进一步分出原地沉积的障积岩、骨架岩、粘结岩及与这三类岩石具有成因联系的异地沉积的漂砾岩和砾屑岩。

石灰岩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受水的溶蚀特别是酸性水溶蚀影响较大。在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的各个成岩阶段都可以发生溶解作用,同生期和成岩早起的溶解作用常具选择性的特点。成岩晚期阶段,由于不稳定组成已经转变为低镁方解石,其溶解作用多不具选择性,称为非选择性溶解。这是水溶液沿节理、裂缝和原生孔隙流动并将它们扩大的一种溶解作用,常形成溶孔、溶缝、溶沟和溶洞。在野外露头剖面上也常见石灰岩地层沿节理、裂缝及孔隙发生溶解现象。

2.白云岩

白云岩,也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主要由白云石(50%以上)构成的岩石,但常常混有方解石及粘土矿。

    CaMg(CO3 )2 (白云石),含CaO 30.41%、MgO 21.86%、CO2 47.73%,常含铁、锰的类质同象混入物。属碳酸盐类岩石,外形似石灰岩,以加盐酸起泡微弱区别于石灰岩。主要成分为钙、镁、硅三种元素。白云岩常呈浅黄色、浅黄灰色、灰白色、灰褐色、淡肉红色等,具晶粒结构、残余结构、碎屑结构或生物结构 。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按成因分类,主要分为原生白云岩和次生白云岩两大类,次生白云岩又可分为同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准同生后白云岩等几种类型。

碳酸盐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的白云岩化,使岩石分子体积缩小,常形成一系列的孔隙、微裂缝,受到水溶液的溶蚀形成溶孔、溶沟和溶洞等。在准同生白云岩中常见泥晶、粉晶等。

在观察野外剖面或者看岩心时,石灰岩和白云岩的主要区别为:

一是石灰岩通常呈灰色,较少呈白色;而白云岩则是以白色为主,具有较高的光泽度。二是石灰岩以钙质为主,滴酸时石灰岩反映强烈,白云岩滴酸不冒泡或起泡很微弱。三是风化后的白云岩一般具有刀砍纹,石灰岩则没有。还有,纯灰岩断口为贝壳状,石灰质白云岩断口不平,等等。

参考文献:教科书、互联网

2023年4月21日 


二道沟灰岩.png

  平凉二道沟,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

  三道沟白云岩.jpg

 平凉三道沟,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

yt1灰岩.jpg

   Yt1,奥陶系乌拉力克组,泥晶灰岩

  s345白云岩.jpg

     S345,奥陶系马家沟组,粉晶白云岩

  (后面两张岩心照片为收集别人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836712-1385178.html

上一篇:陕南三日行 七言诗
下一篇:七律.两首—4月27日上午游城市运动公园有感
收藏 IP: 124.23.132.*| 热度|

9 宁利中 孙颉 刘炜 尤明庆 郑永军 范振英 杨正瓴 朱晓刚 陈满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