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整一年,陆洲博士的论文终于被JPCC接收
2013.10.29
Dissociative Binding of Carboxylic Acid Ligand on Nano Ceria Surface in Aqueous Solution: A Joint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and First-Principles Study这篇文章研究了如何通过非线性光学界面振动光谱的方法直接测量CeO2纳米颗粒界面这一模型体系的配位键合结构。
经过将近一年的折腾,这篇文章前几天终于被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接收。
JPCC Just Accepted网站Dissociative Binding of Carboxylic Acid Ligand on Nano Ceria Surface in Aqueous Solution: A Joint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and First-Principles Study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p4068747
我的(前)博士后陆洲博士(今年初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和合作者们花了很多功夫做这一工作。这一工作表明界面非线性振动光谱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测量不同氧化状态下CeO2纳米颗粒界面上的配位结构,尤其是能够确认和区分螯合(chelating)和桥合(bridging)的配位结构的光谱特征。这一研究应该说是为界面非线性振动光谱方法在固液界面测量和溶液中纳米表面表征的应用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固液界面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在分子层次上对固液界面的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一直较为困难。科学网上著名的博主复旦大学的马臻教授的博士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UC Riverside)化学系的Francisco Zaera去年在Chemical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obing Liquid/Solid Interfac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的综述文章,对相关的问题有较为全面的描述。
Francisco Zaera在Chemical Review上Probing Liquid/Solid Interfac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综述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cr2002068
如Zaera的综述中指出,过去不少研究组是利用全内反射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方法来研究类似的问题。我们在这篇论文中明确地发现与ATR-FTIR相比,界面和频振动光谱(SFG-VS)由于其界面选择性和单分子层的检测灵敏度,能够获得更为清晰和可靠的光谱细节信息。
也许问题正好出在这里,论文在审稿过程中,有个审稿人再三说我们不能说SFG-VS具有和ATR-FTIR相比的这些优点,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些优点,我们还费老大的功夫去发展这一方法来研究类似问题干什么?我们的研究不就没有什麽新东西了吗?
顺便说一句,Francisco Zaera那篇综述论文对相关的研究总结得还比较全面,不过其中对于SFG-VS方法在固液界面测量中的应用,局限性说得太多,可能性说得太少。在这方面陆洲博士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去做实验和模拟,相信他对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发展前景最有心得。我们不是第一个用SFG-VS来研究固液界面的小组,但这一工作大概能够用来证明SFG-VS在固液界面的化学研究中的确具有明确优点和更多应用前景,所以这篇论文也许是值得对纳米表面和固液界面表征有兴趣的人们关注的事情。
这篇JPCC论文如果顺利接收的话,应该在去年底或今年初发表出来。所以在今年初我的同事Donald Baer博士组织的美国真空学会60周年特刊上的题为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particles: Important needs and challenging opportunitiesde综述文章中也包括了对这一工作的综述和引用。这篇JVSTA的综述文章已经于一个多月以前发表出来,据JVSTA网站上称还是本月JVSTA上被阅读最多的论文之一。不过我们这篇被引用的原始论文只是在几天前刚被接收,刚进入排版程序。
美国真空协会JVSTA综述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particles: Important needs and challenging opportunities链接: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vs/journal/jvsta/31/5/10.1116/1.4818423
被引用的论文比引用它的论文后发表,大概也算值得一提。
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受到最大影响的当然是可怜的陆洲博士。他的大作久久发表出不来,如果人家还真以为他在我这里工作了三年没做些什么东西,那真是天大的冤枉。
相关专题:投稿与审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鸿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6-73713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