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973:不只是分钱游戏 精选

已有 10825 次阅读 2007-6-16 10:40 |个人分类:教育科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973:不只是分钱游戏

2007.06.16

现在又到了973项目申请的关键阶段。对于没有基本稳定的科研经费和收入保障的可怜中国科学家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学术界的囚徒困境

大家常常抱怨项目评审中的不公,以为申请973或863这些大项目就是一伙人在一起分钱。我个人觉得造成这种状况和心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僧多粥少,而且是假行僧多,中低水平的教授研究员泛滥,所以粥更少。这种状况和心态互相激励,使得事情更糟。

国家投入虽在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远远不够抵消研究开销的通胀和研究人员不断增高的需求。而我们的学术界往往又是只管生不管养,跟黄宏宋丹丹的超生游击队差不多。结果是中低水平的研究人员的数目雨后春笋般地远超过高端水研究人员数目的增长,很多单位还学上加霜,美其名曰:先保证体量。人多了,争取项目养活自己就成了第一要务,结果成为恶性循环。

就算973或863在某种或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分钱游戏,但这既不是政府的初衷,也不必然就是如此。不管经费如何分配,最重要的前提都是要围绕着如何更好地促进项目进行,而不是仅凭个人的喜好。规则都是人制定的,规则能否很好地执行和修正,也是靠人的智慧和努力。所以很多国外的科学家谈到中国学术界的事情时,也有评价说中国学术界之所以出这么多问题,学术界的每个人不能坚持原则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最坏的角度去理解同行,对任何制度都没有基本的信心和信赖,最后就必然陷入囚徒困境。我看到周围的很多同事在这种心态下最后以邻为壑,全副精力放在与人斗上,其实是对自己才智的最大浪费。

所谓严冬之时乃豺狼相食。生存环境差,负面的东西和情感就多,恶性循环下去,很是可怕。

退后一步自然宽

也许我这个人比较天真,喜欢相信比较美好的东西,所以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刚卸任的包信和所长几年前亲口讲的一个故事。

老包在若干年前作为首席科学家申请973项目,在专家组面前答辩过之后等待专家组投票结果。投票结束后,973专家组的副组长张存浩先生出来见到老包说:“小包,恭喜,恭喜。”老包说他听了此话后自己以为项目通过了,心中一喜。但张先生接着说:你们的项目差一票,因为我们算是一个单位的,我这票弃权了。不过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明年你再申请有可能得高票通过。大家可以猜猜小包此时的心情。当然,第二年老包的项目再次申请果然以高票通过。

张先生和老包都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所以他们绝对也不是什么时候项目经费都会拱手想让。不过这个故事还是至少说明,科学家在一起还是基本上讲原则的。

如果听了这个故事,还是不以为然,坚持认为现在情况早已糟得不能再糟,也许就只能假设说是张先生不做973专家组的主要负责人以后,风气变坏了不少。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个人认为,大家经常口耳相传了很多关于项目评审中的负面意见和抱怨,还是应该听点正面的东西,这样才不致于在基本判断上失去平衡。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有好有坏,择其善者而从之,不走极端,岂不更好。

我宁愿相信绝大多数评审委员会中的事情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糟糕,也许这只是我的天真和一厢情愿。让人沮丧的结果总是有可能会发生。其中,数目不多的专家组投票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和专家组对项目内容和研究人员的了解程度不充分恐怕是更直接的原因。对委员会政治比较了解的人,对这些情形应该会有更深的理解。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本来就是说不清的。

很多人认为充足的经费是研究的先决条件,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我的博士导师给我讲过:要做好的科学,第一不希望太多的经费,第二不需要太好的实验信号。

太多的经费只是让你在一个课题有困难时,不断地去买新仪器,期求从新的题目中得到结果。摊子铺太大了,往往没有任何可以深入的东西。

实验信号太好了,一般是已经被人发现过的东西。所以我们总是在非常微弱的信号中去找新的现象。一旦找到这种新的现象,并且逐步弄清楚道理,就可以想出办法来把它放大,又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一个人刚开始做研究时,所选的题目不一定是对的。这个时候钱太多,一下子都投入某个方向,是很冒险的事。一段时间之后没有预期的结果,会骑虎难下。并且,还没有学会如何负责任地花钱,就拿到很多钱,在研究上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很难有学问上的创造性。

不少人也许会认为我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经常说我运气好,是我对得到的支持常存感恩之心,不了解的人还以为我真的得了多少不该得的意外好处。了解的人都知道,我们在开始从头建立实验室时非常艰苦,总是捉襟见肘,好长时间都没有结果,而且一直在痛苦地调整研究内容和思路。国际上和我差不多同时开始建设的类似的实验室,几乎没有条件和设备比我们差的,他们一开始的进展杜比我们快,很是让人憋气。但我们现在不但做得和他们一样好,而且在一些方面还领先。所以我现在对当初我的导师告诉我的那些经验之谈有更切身的体会。另一个同样深刻的体会是,真正的研究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在任何一个学科做出点值得称道的东西,都需要多年的积累和摸索。

大家都知道,阿基米德说可以用杠杆撬动地球,在理论上是不错,但实际上是天方夜谈。当有人说只要给他最好的条件,他就做出最好的工作的时候,是同样的情况。至少现在我不会以为然。

所以,对刚开始进入一个领域的人来说,最佳选择可能还是得去努力争取在能够得到的基本条件下,证明自己是一个有创造性的研究者和值得信赖的同事。不然只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6-3348.html

上一篇:爱因斯坦心灵鸡汤
下一篇:I love Barbara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