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跃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uehua2004 音乐杂文与评论

博文

贝克西:一位弃学钢琴却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

已有 4157 次阅读 2019-5-30 11:48 |个人分类:音乐与科学|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贝克西:一位弃学钢琴却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本文已刊发于《琴童》杂志2019年第1期)

               吴跃华

 

    乐圣贝多芬在他不到三十岁时就出现耳疾并最终致聋。可惜了这位天才,倘若他活在当代,或许可做个人工耳蜗来延长他的音乐创作生涯,那将还会给人类带来多么大的贡献啊!今天,天生聋人装上人工耳蜗实现音乐梦想已成现实。显然,这一人类巨大成就首先得归功于最早发明人工耳蜗的人,其中之一便是贝克西。

    贝克西(Geory von Bekesy)1899年出生于布达佩斯的一个财产殷实的家庭,作为一个外交官的儿子,8岁时便来到油画和雕塑氛围浓厚的慕尼黑接受小学教育,从邻居雕塑家与模特合作创作出艺术作品这一行为中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后他又随父亲来到瑞士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不去当兵而去学习数学、物理便被认为是件“荒诞无稽的事”的氛围中(引号中的文字均是贝克西自传中的原话,下同),贝克西也参了军。但随着战友一个一个的倒下,他逐渐对军事失去了信心。于是他又来到瑞士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但促使他这一选择的不仅有无聊的战争,还有一个“恼人的音乐生涯”问题。

    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有条件学点音乐是可想而知的,尤其学钢琴是首选,贝克西的钢琴老师演奏技术挺好,也很赏识贝克西,因为还是孩子的贝克西便长着一副很好的手,贝克西的大姆指与小姆指之间的距离比老师的手还要大。这可是学钢琴的天赋条件之一啊。倘若在钢琴上发展或许前途无量。但贝克西的“钢琴老师很象一位收所得税的会计师---非常拘谨,他老是不断地核对一切,用瑞士表一般的精确性来机械地弹奏肖邦的乐曲”,他很赞赏贝克西“在钢琴键上演奏得十分敏捷的指法”,认为贝克西“那带着一点匈牙利的温文尔雅的弹奏技巧更能引起瑞士听众的兴趣”。他为教出这样的学生而自豪。但贝克西认为:“敏捷的钢琴弹奏法乃是上帝赋予个人的才能(因为他觉得自己“根本不懂得如何弹钢琴”),靠那些写在乐谱上的音符奏不出令人陶醉的曲子来”(贝克西认为,这方面只有利兹是成功的,因为“利兹懂得大约四、五种变奏曲,能够精确地编出适合多数听众的钢琴曲”)。

    引起贝克西对音乐烦恼的第二个因素是他的钢琴老师太过功利。贝克西说:“我的老师曾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一位钢琴家在音乐会上表演全部节目只要有六支曲子就够了,凭着那点小技足以走遍欧洲,他说要做到这一点,只要用二、三年的功夫,而且其中二、三支奏得很好,我就会成为第一流的演奏家”。贝克西深知听众需要的远远大于这些,感觉自己不能胜任这一职业。这并不是说贝克西不喜欢音乐,相反,贝克西说:“音乐与我太有缘了,每当我听到一支优美的乐曲,好几天或者几星期我要不自觉地哼着它。一幅油画或者一个雕塑却无论如何不能叫我神往.我会欣赏一幅油画或者一尊塑像,甚或动手画一画,可是几分钟后,我就莫名其妙地把它忘掉了,但是,音乐不同,它在我脑海中萦绕,使我久久不能忘怀”。作为一位狂热的艺术收藏者的贝克西如上叙说音乐爱好,可见他是多么得喜欢音乐。而引起贝克西对音乐烦恼的真正根源他认为是“音乐仿佛妨碍了我严密的逻辑思维”。于是他不得不“放弃了音乐演奏,甚至不再把它做为一项业余爱好”。

   这样的理由真是让音乐界人士大跌眼镜。但贝克西并没白学钢琴。贝克西在大学先主攻数学,因研究这不涉及观察而放弃,后“钻进了天文学里”又因吃不了那观察之苦而转攻化学,可惜因这大学唯一有创新精神的化学教授又不喜欢教书而放弃。尽管贝克西对自己那时不满意,但正是这一个一个放弃的领域的综合成就了他后来的辉煌。看来,一个人在专注一个领域后主动选择放弃并非绝对坏事,如能善于利用反而是件好事。贝克西就连在自己并不很喜欢的绘画艺术中也能找到智慧,如在如何选择一个好老师去听课的问题上,他去问一个艺术商人怎样鉴别艺术作品的真伪。艺术商人告诉他通过多买同一类型的作品进行判断并逐步积累经验便能提高判断力。自此,贝克西说他学会了通过比较鉴别的方法来保证成功的秘诀。

    大学毕业后,贝克西来到一个电话部门工作,当时常出现电话中断的情况,为了能快速的找到电话中断的故障部位,贝克西根据音乐家是通过拨弄琴弦来奏琴发声的原理,联想到通过拨弄电话线来找到电话线受损具体部位的方法,进而认识到要想提高电话的通话质量只有“耳朵才能做出回答”。确实,我们能弹、唱出美妙的音乐得先依赖对声音质量监控的人耳(即“音乐是听觉艺术”)。于是他展开对“人耳的机械性能的研究”。人耳传递声音信号是通过两个途径的,贝克西首先揭示了听小骨这个途径传递声音的秘密,贝多芬耳聋后用木棒抵在钢琴上来听声音其实就是运用这个原理。但他做出更大贡献的是他提出了“行波理论”,认为人耳最关键的听觉组织是耳蜗,声音在受到刺激后,耳蜗基底膜(人耳传递声音的另一个途径,也是主要的途径)会呈行波方式振动。贝克西对人耳蜗传递声音的生理机制的发现是通过完全仿造人的耳蜗(即今天的人工耳蜗)做实验得出的,他还发明了测量听觉功能的听力计。

    鉴于他的贡献,贝克西于1961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成为声学这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颁奖词对他的评价是:“如果没有贝克西,我们就不可能对听觉刺激和物质机制有如此清晰的了解”。而他做出成就的第一步正是受自己当年学音乐的启发而迈出的,他所贡献的领域也跟音乐直接相关。如此,称他为音乐生理学家或音乐物理学家亦可。(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37936-1182029.html

上一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爱乐人生
下一篇:“文化适应”中的“世界性”音乐文化误读案例——利玛窦所献之“琴”重考
收藏 IP: 183.208.2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