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2019年3月31日下午,“南大开讲·湾区论坛”启动仪式暨首届论坛沙龙活动园圆满落幕。在活动上,来自规划设计、地理、海洋、地产开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汇集在一起,共同探讨湾区建设。在论坛环节各位嘉宾共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典。 今天,我们首先为大家奉上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抒关于“河口海岸蓝图重绘”的精彩报告。 湾区论坛 河口海岸蓝图重绘:大湾区视角 河口海岸区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其原因与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河口海岸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人居环境,直到最近,人们在这片区域进行的活动仍以资源开发为重点。例如,上海市围垦潮间带土地建设浦东机场,利用长江口的沙洲建设淡水水库,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和杭州湾舟山群岛水域建设大型海港,等等,都是长三角资源开发的典型事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吸引人力资源不断向河口海岸区域聚集。由于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互作用,海岸带区域不仅经济发展迅速,也变得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 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还存在两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包括河口海岸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对周边区域发展支撑力的可持续性。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过快,难以持续,因此国际学术组织Future Earth Coasts提出了河口海岸蓝图重绘的战略,要从资源、环境、生态、灾害、人地关系等各个方面对河口海岸区域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01 大湾区是河口海岸蓝图重绘的重点区域 河口海岸蓝图重绘有一些重点区域,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未来担负着继续支撑国家乃至国际区域性发展的任务的地方。大湾区就是这样的重点区域。所谓大湾区,其基本自然资源条件是有一个大小适中的海湾,它既能容纳港口建设、城市建设的用地需求,也能够保障环境优越性和交通便利性。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海洋运输条件,所以海湾要能够提供足够长的岸线,用于建设海港码头,还要有支撑船舶停泊的锚地和通行的航道;同时,岸上要有充裕的土地供应,使得生产设施和城市生活区能够安排进去。因此,太小的海湾显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太大的海湾而言,由于岸线长度与海湾面积的比值随着海湾的增大而减小,而且,在风浪的作用下,湾内很可能形成巨大的海浪不利于船舶停泊和港口作业,所以也会失去优越性。 02 美国旧金山和日本东京的案例 按照上述条件,站在中国的视角观察环太平洋区域,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良大湾区,即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和日本的东京湾湾区。 这两个湾区都有规模适中的水域,港口资源丰富,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其地貌条件稳定,海岸轮廓在过去几千年里没有很大的变化,海湾的水深和面积变化缓慢。两个海湾都有面积可观的湿地,以及生物量丰富的海湾生态系统,对于经济建设和城市生活提供了很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地处海岸带,又有广大的水域,加之气候宜人,使得这两个地区拥有了很高的宜居特性,吸引了众多的人口前来定居和发展。 旧金山湾是一个大型河口湾,水域面积(包括潮间带)约为4100km2,陆地上属于“湾区”的面积约为18040km2;旧金山地区高等教育发达,催生了硅谷和其他新兴高科技产业。东京湾是一个凹入陆地的大型海湾,水域面积为1500 km2,陆地上属于“湾区”管辖的面积为13562 km2,这里的人口比旧金山湾区更多,海湾内部陆域几乎成为连片的城区,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东京湾成为海洋运输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旧金山湾和东京湾的发展都与人力资源聚集相联系:高端人才越会聚,越能拉动经济发展,越能建立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工作;同时,为了集聚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政府和企业都乐于改善海湾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得这些区域越来越适合于人类生活的要求。因此,海湾的开发使得湾区的人居条件进一步改善,可以说,大湾区的发展是自然资源开发与人类社会发展步入良性正向反馈轨道的典型。 但是,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总量,不能无限制开发,如果过度利用和消耗空间资源,将使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无以为继。现在这两个大湾区都已经出现了未来的持续提升能力受限的情况: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承载力,城市生活排放和生产排放,造成海湾水质下降;而海湾又是一个与外海水交换不够畅通的地方,排放量达到一定临界值的时候,海湾的水质就会恶化,进而影响海湾生态系统健康,波及湿地和海湾水体生态系统,甚至降低其产品和服务价值。 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湾区还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威胁,主要是地震的风险和危害高悬不散。这两个大湾区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历史上强震频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财富聚集在这两个湾区,一旦发生超强地震,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对社会的破坏也是灾难性的。正因为如此,旧金山很早就启动了应对10级超强地震的研究,而日本则一直非常注重强震发生机理研究,目前正在实施“地震带实验”研究计划,期待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降低地震的负面影响。 03 对我国大湾区建设的意义 旧金山湾区、东京湾湾区案例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按照大湾区条件的标准,环太平洋地区还有其他正在形成的或者潜在的大湾区,我国的粤港澳、杭州湾就是符合条件的两个大湾区。在许多特征上,它们与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土地及港口资源丰富、滨海湿地面积广大、海湾生态系统生物量丰富、气候宜人、城市群发展迅速,等等。 由于对人力资源的集聚,我国的这两个湾区甚至超过了美、日的湾区,造就了更大的人口数量、更大规模的城市。人口增长的压力已经导致个别一线城市产生了要控制人口规模的冲动。但是,从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为了进一步拉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这两个区域的人口还应该要继续增加,也就是说,要通过进一步改进人地关系,使湾区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 粤港澳、杭州湾两大湾区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两大湾区各自拥有一个大型河口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背靠珠江三角洲,是其所依赖的土地资源;杭州湾大湾区更是有长江三角洲的支撑,这片土地的肥沃程度在全球都是著名的。相较于旧金山湾和东京湾,我国的两个湾区有大河三角洲为依托,自然资源的优势更为突出。两大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都是与东南亚地区巨量的沉积物入海相关联的,在我们这个星球,大部分河流入海通量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别的地区沉积物入海通量相对较小,这也正是其他地方的地貌变化较慢、而我们这里却形成了多个大型河口三角洲的原因。(顺便提一下,为何东南亚地区的沉积物供给量特别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但是沉积物也有两面性,它在带来土地资源增长的同时,也造成环境的不稳定性。高海面时期以来,长江输运入海的沉积物逐渐充填了长江河口湾本身,接着就漫溢出来,在东海内陆架地区向南输运,迅速充填了杭州湾。在海面上升的初期,杭州湾有比较大的水深条件,如今这部分空间将近90%已被沉积物充填。现在杭州湾面积虽大,但沉积物的堆积使水深变得较小,降低了港口资源的质量,因此杭州湾区域港口航道资源的保护和维持变得十分重要。长江入海沉积物继续南下,在浙闽沿岸的内陆架堆积了规模很大的一块泥区,泥区的形成是长江河口湾和杭州湾已经被充填的证据。珠江口地区的情况与此类似,早期的珠江河口是一个巨大的海湾,但珠江每年输入沉积物数以8000万吨计,年复一年,堆入了这个海湾,久而久之,原先的海湾变成了现在的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是唯一遗留下来的大型海湾。不过,目前伶仃洋的沉积物淤积速度很高,达到每年厘米量级,假以时日,伶仃洋也很快会被填满。现在珠江口外陆架的西部也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泥质沉积,与长江口外的泥质沉积相同,这也是海湾被充填的证据。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要保护港口航道资源。 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我们这两个湾区的情况可能比东京湾、旧金山湾更加严重。从两个大河流域排入的污染物,以及河口海岸地区本身产生的各种污染物造成了湿地和海湾生态系统退化、水体污染严重。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生态修复变得非常重要,只有把环境搞好了,生态系统搞健康了,大湾区的人居条件才能得到保障。众所周知,生活条件的优越是吸引人才的根本,如果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产业发展就会逐渐落后,湾区的优势就会最终丧失。环境好,宜居条件好,本来是湾区的优势,不仅不能丢掉,而且还要进一步强化。 在自然灾害方面,我们这两个湾区与东京湾、旧金山湾很不相同。粤港澳、杭州湾均不在地震带上,因此地震和海啸的威胁并不大。然而,台风的影响却很显著,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正面冲击。西太平洋的台风和热带大西洋的飓风一样,都是影响很大的灾害天气。不仅如此,台风灾害的剧烈程度还受到未来气候与海面变化的影响。美国人Jeff Goodell在他的《The water will come:rising seas, sinking citie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civilized world》一书中,生动地刻画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他开篇就说: “2037年,一场飓风过后,座落于迈阿密海滩的枫丹白露酒店,大堂地板原以蝶形领结图案闻名于世,如今却堆了一英尺厚的海沙,在摇滚歌星猫王曾经享用过的泳池里,一头海牛的尸体漂浮其中。” 为什么这本书的作者预言说上述情况将会发生呢?这是因为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海面位置是逐步上升的,而且还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另外,全球变暖导致海气系统的热能总量增加,也使得极端事件的振幅有加大的趋势,所以未来将有更大的寒潮、更大的热浪、更大的台风。因此,对未来台风等极端事件的防范,是大湾区建设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因素,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东京湾和旧金山湾对强震的防范。 结 JIE YU 语 综上所述,粤港澳、杭州湾两大湾区应是我国河口海岸蓝图重绘的重点区域和主要抓手。为了促进两大湾区的建设,需要以蓝图重绘的方式,建立人力资源持续聚集的新途径。在自然条件方面,粤港澳湾区、杭州湾湾区与大河三角洲相结合是其优势所在,但是我们的两个湾区地貌环境稳定性较低、台风影响较大、湿地和海湾生态系统修复压力大,却是薄弱之处,需要提出对策。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