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潮说四十五|收藏海洋

已有 1645 次阅读 2019-3-15 06:27 |个人分类:海洋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潮说四十五|收藏海洋

来源: 李明春 中国海洋学会 2019-03-14

  苏轼诗云:"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幸"

  收藏,本义为收集保藏、保存的意思。收藏分为国家收藏和民间收藏,对于国家是历史与文化,对于民间是社会的沉淀与个人兴趣修养。

  收藏,取自"收聚蓄藏"之意。收藏其内容广泛,门类繁杂,种类繁多。但其内涵与意义无外乎在于历史性、文化性、科学性、艺术性、观赏性、稀有性、不可替代性等,加之经济社会人们追逐的保值性和增值性,海洋收藏亦是如此。

  收藏海洋,说的是海洋收藏。它与文化密切相关,当然也与博物和人文相关,说到底其实是想说与海洋文化自信基础的缺失与否相关。

  无可否认,收藏自然就与人文相关连,而同属文化范畴。显然海洋收藏与海洋人文是可以获得无限的文化的,而无限的文化又可以服务于无限的创造。因此,历史的价值,艺术的价值,科学的价值,文化的价值,藏品的价值,观赏的价值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在认知的程度中不停的转换,这是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社会的必然。

  说到文明与文化,如今我们在追求科学,崇尚技术的同时,在或多或少功利的光环与色彩的阴影中,似乎对中国海洋事业从古至今的人文常识缺乏足够的认知,甚至是对其历史失忆了,而张扬文化自信被流于表面化的形式所掩盖,甚至存在有以海洋科普替代海洋文化的倾向。如此,往往海洋文化的实质与内涵被忽视了,强调建树海洋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培养似乎也就成了一种奢谈,似乎无关紧要,似乎可有可无,似乎人文不是科学?

  说到收藏,这是一个让人一直十分费解的话题,可以说没钱的人可以享受精神财富,有钱的人更离不开精神财富。也许有人会问:精神能当饭吃?能当钱花?孰不知既便是天天山珍海味,食者能离开精神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食者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的。如果离开了精神的追求,人与行尸走肉又何异乎?所以说有钱没钱在精神方面都是一样的!

  常言说:乱世存金银,盛世玩收藏。今日正是如此,所以许多人才热衷于各类收藏。因为收藏的过程无疑也是一个博物的过程,通过博物可以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同样也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而去体悟其文化的内涵。也正是通过这种体悟科学与文化的过程可以会让无知者汗颜,让那些对名利和物质的追求者在文明的路上裸奔。因为博物也好收藏也好都是文化的过程,其认知与取舍将会显影岀其收藏者的潜意识与价值观!

  说到潜意识与价值观,笔者不得不稍偏笔锋质疑:对于今天的海洋业界者,有几多人能去探知或体悟博物与收藏的文化及内涵呢?不容置疑,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当知识者自诩为精英时,若不懂今天的知识同样具有教化天下之文化意义,显然会有先天或后天发育不全,或是残疾之嫌!

  勿庸置疑,博物是收藏者成长进步的阶梯,是道德培养的实践,是获取知识与文化的源泉,是社会交往的另一片天地,是感知世界的又一个窗口,同时也是提升文化修养和自我增值的重要途径。

  博物或收藏,首先要培养兴趣,有了兴趣可以先从不懂开始学习,这作为中老年人也都不算晚。不论知多知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需要摆谱的,起码可以为你的内心增加点底气,充实点自信!因为有钱没钱其实都一样,因为收藏是人类高水平的趣味。

  收藏趣味之道,依靠的是知识,积累的是经验,体验的是文化,判断的是价值,欣赏的是美感,提升的是品位,增长的是才智,纯化的是境界,感悟的是历史,赞叹的是人类,敬奉的是自然,传承的是希望,不朽的是精神,涌动的是梦想,收获的是快乐,得到的是财富,享受的是内心,保持的是信仰,提升的是品位,提高的是层次。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贵!不懂装懂者丑,强为人师者陋,心怀嫉妒者坏,冒充高深者庸,霸物攻击者毒,呵呵一笑者高!

  奉一片痴情,寻一世情缘,花一两元宝,了一生滿足。

  这正是:知者,谓心忧,不知者,谓何求……

  因此,有智者说的好: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文明;为了安宁,收藏苦难;为了传承,收藏历史;为了自信,收藏辉煌。

  这正是:文玩无贵贱,收藏有乾坤。

作者简介

李明春,《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协会员。

1968年入伍北海舰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华师大结业。撰有新闻、科普、散文、评论、传记、科幻等作品数百万字。

出版《海权论衡》《海洋龙脉》《纵横中国海》《海洋强国梦》专著,传记《一代宗师——赫崇本》,纪实文学《中国深蓝梦》,长篇报告文学《闯海的男人》,长篇小说《红海滩》《混沌》等30余部。央视纪录片《中国向阳红——向阳红09》《蛟龙潜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1-1167622.html

上一篇:[转载]这个奇迹,让全世界叹为观止!
下一篇:[转载]重磅报告 |《全球环境展望6》发布
收藏 IP: 115.238.17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