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解读】|规模的硬规律(十三)

已有 2948 次阅读 2019-2-8 11:53 |个人分类:海洋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解读】|规模的硬规律(十三)

作者:万维纲 

科学作家  “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续)


城市快节奏的数学

大城市的生活常常带给人们一些复杂的情感,特别是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曾经体验过农村或者小城市的宁静生活,长大后在大城市工作,对城市就可能有一种五味杂陈,甚至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大城市的确有很多好的工作机会,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也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城市里人和人的交往好像有点儿淡漠,有时候感觉城市就像钢筋水泥的丛林一样,特别是,城市越大,好像工作和生活节奏就越快,什么事情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想清楚,就已经过去了。


所有这些感慨,其实都是对数学的感慨。


1. 大城市的步行速度


几年前,美国某小城要举办一场大学橄榄球比赛。美国大学体育搞得特别专业,像这样的比赛一般都是全城谈论的焦点。当天正好赶上下大雪,交通非常不便,比赛就被取消了。


本来这件事没什么,但此时正好赶上中国崛起,一位专栏作家就这件事发表文章,表示不满。


他说,因为一场雪就把比赛取消了,我们美国人还有奋斗精神吗?我敢说,这要是在中国,人们会一边铲雪一边往赛场赶,同时还做着微积分的作业题。


作为中国人,我听到这个言论深感自豪。的确,在我的家乡哈尔滨,从未听说因为下雪取消过什么重大活动。我们上学的时候经常自带工具前往学校扫雪。


但这也许并不说明中国人跟美国人有什么重大性格差异,这可能纯粹是因为哈尔滨是个比较大的城市。


大城市的人比较爱奋斗。下面这幅图表现的是欧洲不同规模的城市里行人的步行速度的区别。


公式8.jpg

大城市的人的确脚步匆匆。小镇人的步行速度差不多是每小时三四千米,而在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里,人们每小时能走6.5千米。这个步行速度与城市规模之间也有个标度律,大约是步行速度正比于城市人口总数的1.1次方。不过这个趋势是有上限的,哪怕是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们的步行速度最多也就是每小时6.5千米,因为再快人就受不了了。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城市里的人走路的时候都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城市的大小吗?


韦斯特分析说,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上一节说的那个城市产出的超线性标度律。城市规模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越多,就能创造出越多的财富,就能进一步激发人们去做越多的工作,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咱们设想一个送外卖的小哥,在小镇里总共也没有几单生意,他走快点儿慢点儿都没关系,完全可以不必太着急;可以大城市生意多,那可真是时间就是金钱。还有一个因素是人群的效应。如果你身边的我都行色匆匆,你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快速度。


从另一个角度想,这件事也很有意思。城市生活的一个大好处就是便利,可以随时点外卖,点外卖的目的就是节省时间,就是让自己多点儿自由,可是我们的生活分明却是,所有这些看似省时间的东西,最终反而让我们更没有时间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人和城市的本性。


2. 一小时之内


现在我们经常设想,如果将来人工智能真的特别厉害,能代替我们做很多工作,我们就会有大量的闲暇时间,那我们该用这些闲暇时间干什么呢?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这个问题有点儿想多了。


韦斯特说,早在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发表过这样的担心。凯恩斯说,将来经济高度发达,人们摆脱了经济的束缚,该怎么消磨时光呢?


答案可能是人会觉得时间更不够用了。


以色列交通工程师扎哈维和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尔凯蒂,先后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注意到,决定从从古至今各个城市的大小的,是交通工具有多快。任何城市,不管是哪个时代,都必须保证让人能在半小时之内从家里赶到工作单位。


这个定律被称为“马尔凯蒂定律”。也就是说,城市不能太大,得让人每天的通勤时间限制在来回总共一个小时。


这个道理容易理解。我们一节说过,城市就是同城的任意两个人之间都能方便地发生连接。如果见个面还得提前买火车票,那就太不容易了,就不叫同城了。每天上班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连接,而一小时通勤时间大约是人们能忍受的极限。


当然,北京人一般能忍受两个小时。关键在于,从古至今,交通方式一直在变,行进速度越来越快,但人们并没有把时间省下来用于“闲暇”——人们选择了让城市变大。


马尔凯蒂考证,古代所谓的大城市,比如罗马,总面积也就20平方千米,差不多相当于长宽各5千米,而人一小时能走的距离,正好是5千米。这就意味着从城市边缘半个小时能到达市中心。现在汽车一小时能走40千米没问题,城市规模也就可以扩大到40千米。


如果有地铁还可以更大。这跟我们上一节说的也有联系:贝当古推导城市标度律的时候就提到,决定人们连接成本的,就是城市的规模。


城市本质上节省资源,所以最终限制城市发展的不是资源供给,而是人。人不愿忍受太长的上下班时间,城市直径就不能超过一小时路程。当然,技术进步可以把这一小时的距离变得更长,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人心中还有另一个尺度。


3. 熟人和连接人


我们前面一直说,城市产出之所以与规模呈超线性关系,是因为产出正比于人的连接数,而不是正比于人数。那人与人的连接数,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个1.15的标度律呢?这还真是可以证明的。


科学家想到的方法是研究电话通话记录。两个人打过一次电话,就算发生了一次“连接”。这个数据最容易获得。下面这幅图是葡萄牙的手机通话记录和英国的固定电话通话记录。


公式9.jpg


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城市,黄坐标是城市人口除以一个标准值之后的对数,纵坐标是电话联系的总量。这些点几乎排成了一条直线,结果正好是通话总量正比于人口的1.15次方。


这个通话总量既是拔打电话次数,又是打电话的总时间。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总数是一个小镇的100倍,那么这个大城市的通话总量就是这个小镇的200倍。平均而言,每个大城市的人要多花整整一倍时间用于打电话,或者说,用于与人发生连接。


所以大城市的人都较为忙碌。这还仅仅是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如果再考虑到公司对个人、广告对消费者这些一对多的交流,一个大城市的人简直就是一天到晚都在被各种连接请求“轰炸”。


可是忙归忙,人的内心未必会觉得特别充实。人的基本社交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概念叫“邓巴数”,在任何情况下,每个人最多只能有150个熟人


可能你的微信联系人远远超过150人,但是其中真正算得上熟人的,不会超过150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都生活在小村落里,进化给人脑的设定就是你能交往的人数上限就是150。


观测结果正是如此。还是考察葡萄牙和英国,如果你问每个人都有多少朋友,那么不论城市大小,每个人的朋友数差不多。


公式10.jpg


城市越来越大,联系人越来越多,每天与各种人连接,但我们心目中的熟人还是只有那么多。城市并没有完全改变人。我们住在城市里,心中还保留了一个乡村。


韦斯特说,这还是比真的住在乡村里好,毕竟在真的乡村里你“只能”面对固定的那些人,你不能选择朋友;而在城市里,你总可以选择和志同道合的人当熟人。


这个道理完全正确。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城市的确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某种脱节。每天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可以其中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一个是熟人。连接的人越多,孤独感可能越强。


我看韦斯特书中各种分析,感觉城市都像是活的一样,有生命且有个性。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现在叫“硅谷”)的创新能力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人口期望,是名副其实的创新城市。有意思的是,早在半导体行业兴趣之前,圣何塞还不是“硅谷”的时候,它就已经特别能创新了。可能是因为它距离斯坦福大学近,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不太可能是因为圣何塞市政府的政策好。韦斯特等人用标度律给各个城市排名,发现城市的特色常常几十年不变


标度律的作用是绝对的,就好像举重运动员再有个性,也得按照体重分级。使用标度律分析,韦斯特说明纽约市其实只是一个普遍的城市,它的创新能力其实比它的人口预期的还要弱一点儿,它的犯罪率其实比预期的还要低一点儿。纽约之所以那么显眼,纽约之所以是纽约,只不过是因为纽约特别大。


城市本身是越大越好,但是城市发展要受到人的限制。城市再大,也必须确保一个能在半小时或者一小时内从家到达工作地点;城市节奏再快,人的步行速度也有个生理极限;城市里的连接数再多,人的熟人也只有那么多。


我们既是在限制城市又是在适应城市,可能我们对城市一切复杂的情绪都源自这个根本的矛盾


城市这么空,回忆这么凶,街道车水马龙,你和谁相拥?你以为你感慨的是感情,其实你是在感慨数学。



(待续)



来源:

万维纲。规模的硬规律。见:《规模》解读本。中信出版集团。2018.6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721-1161187.html

上一篇:[转载]【书评】|规模的硬规律(十二)
下一篇:[转载]【解读】|规模的硬规律(十四):公司的宿命
收藏 IP: 180.164.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