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中国编撰网上百科全书,补充更正对中国科技的严重误解

已有 3481 次阅读 2017-5-7 04:40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国科技百科全书

中国将编撰网上百科全书,记录有关中国科技对世界的贡献。这是我盼望已久的。 美国史密森博物馆(Smithsonian)在2011年出版了世界历史年表,编辑里没有一位华裔学者,以至该书严重缺乏中国科技方面的材料。中国对农业,流通货币,航海,造船,测量,地图学等一系列的科技,或没有列入,或轻描淡写。 如今这网上百科全书将比美大英百科全书,直追维基的容量,更正过去世界忽视对中国科技的缺点。 上述新闻有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受访问的记录。


这段新闻,反应不热烈,是否又是假新闻?无论如何,西方的对中国科技的了解和评价,可以说从欠缺,曲解到不公。


https://sputniknews.com/art_living/201705061053341513-wikipedia-rival-development/


Chinese authorities have hired over 20,000 specialists to help create the biggest Chinese web encyclopedia ever.

The project is being authored by scientists and members of research centers from over 100 fields of knowledge. At its current stage the new encyclopedia is expected to consist of at least 300,000 articles, each of them about 1,000 words long.

As sinologist Mikhail Korostikov explained to Sputnik, this would allow the new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to surpass th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 terms of volume and approach the magnitude of the Chinese segment of Wikipedia.

The projec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Beijing because certain segments of the original Wikipedia are blocked for Internet users in China.

Yang Munzhi, editor-in-chief of the project, explained that China has experienced considerabl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due to this fact, and so he decided to create a Chinese encyclopedia to help guide and steer public opinion, calling his upcoming creation the "Great Wall of culture."

"We have the best and most respected team of authors in the world, and our goal is not just to catch up to Wikipedia, but to surpass it," Yang Munzhi declared.

Bai Chunli, head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urther explained that the goal of the new encyclopedia will be to promote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s well as the country’s historical legacy, and to help bolster China’s 'soft power' in the world.

The project, which was originally approved by China’s State Council back in 2011, is expected to be a much more massive undertaking that the existing Chinese analogues of Wikipedia, created by Baidu and Qihu 360.

李兆良

2017.5.6


以下是2012年我在新浪网发的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7879f01013cx9.html


史密森研究所的世界歷史年表 (2012-03-11 20:38:10)
2011年,美國史密森研究所(Smithsonian Institute)出版了512頁的巨著《史密森世界歷史年表》,足有兩公斤重。談到鄭和第一次出海是1405年,鄭和的船長440英尺,但是,在世界地理大發現一章,沒有提到鄭和。有馬可波羅的旅行路線,伊本·白圖泰的路線,沒有元代到中東、歐洲的航路。 地理大發現一章,只有西班牙、葡萄牙、英、法、荷蘭五國的路線。不提唐代到元代中國抵達波斯(伊朗)。《世界船隻歷史百科全書》(Paine 1997),共680頁,圖文並茂,關於鄭和只有刮號裡面兩行30個字。 如果光看上述兩書,中國的航海史,乏善可陳。

史密森研究所有19所博物館,9所研究中心,140所附屬博物館,是目前世界最龐大的博物館研究所系統,對世界學術界影響巨大。 這本“史密森歷史年表”中還有不少值得商討、補充的地方:
  • 貝幣被認為是馬爾代夫與西元前1200年開始的。馬爾代夫多產貝,但是很懷疑是貝幣的發源地。濮陽中華第一龍用貝殼排列,可能是冥錢的緣起,中國用貝代表貴重物品,應有6000年歷史。西周已經有鎏金銅貝幣。

  • 錢幣一章,沒有中國的方孔錢,只有一枚刀幣。刀幣比方孔錢早,但是中國沿用了2000年以上的方孔錢幣應該列入。

  • 書寫文字一章,有埃及象形文字,沒有中國甲骨文。

  • 古帝國的大地圖,只有中東,埃及,沒有中國,沒有秦帝國。

  • 醫學歷史一章,沒有中國醫藥歷史,針灸、草藥、本草綱目。

  • 農業歷史沒有全世界最古最大的農業大國 - 中國。犁算是歐洲中世紀的發明,中國漢唐的犁沒有載入。

  • 中國的茶,絲,瓷器沒有載入。

  • 天文歷史一章,完全不提中國。中國是最早觀星空天象,有星座概念的國家。北斗崇拜有6000年歷史。

  • 印刷發明引用的是韓國1377年的金屬字活板印刷。

編者沒有完全忽視中國。1692年康熙的寬容敕令“西洋人並無違法之事,反行禁止,實屬不宜。相應將各處天主堂俱照舊存留”被用最大的印刷體放在最顯眼的一頁。

以上只是初步簡略的翻過,裡面應該還有若干值得商榷處。假如是一兩項疏漏,在浩瀚的世界史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凡是中國參與的都壓縮篇幅,或者完全略去,未免令人懷疑編者的用心。這類例子,在外國文獻中俯拾皆是。原因大概不出兩個:1.中文太難懂,2. 歐洲中心主義。或者兩者兼有。

中國對西方的了解,遠比西方了解中國容易。看來,中國也要建造一個龐大的博物館系統,也得出一本“世界歷史年表”,用歐洲文字發表,平衡一下。希望中國學者今後注意用國際通行的文字發表論文著作,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彌補西方了解的不足。希望孔子學院要在語言教學的基礎,更上一層樓,武術,剪紙,中國結,這些作為引起興趣是可以的。介紹中國的哲學,科技,文化歷史,才是重點。
有更多,更大的項目值得支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53394.html

上一篇:我接触的永春,太极,少林
下一篇:怀念鲁迅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3 吴世凯 蔡小宁 姬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