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与绘,创与抄,学与思
李兆良
15-17世纪的世界地图是一大抄。没有任何人可以称作世界地图的原作者。地图家都是在工作室里收集各地来的信息,累积,重合,再绘制地图。墨卡托,奧特里烏斯根据托勒密的世界地图,陆续加上材料。他们的材料哪里来?没人晓得。只知道尊他们为地理学之父,地图学之父。
地图与探险紧密连在一起。要有地图,先要有人不怕冒险,愿意以生命换取信息,去一个完全不知道的目的地。地图的完成经过一些步骤:意念-探险-测量-绘制分图-整合-绘图-刻板-印制-发行。最重要的步骤,是意念-探险-测量-绘制分图。没有这前半部,什么世界地图都没有。这正是为什么我说《坤輿万国全图》是郑和时代的地图,不是万历时代利玛窦,李之藻绘制的地图。
《坤輿万国全图》的开始是明成祖有意念要探索世界,倾其国力,派出庞大的队伍,无远弗届。郑和的大航海实现了这意念,在28年内,每次27000人的队伍,每次历时3年,总共200,000人次,探险走遍了全球,测量了美洲和部分澳洲,绘制命名了美洲的地理,有些他们所到的地方,欧洲人要400年以后才知道。当然,郑和时代绘制世界地图也采用了欧洲的材料,但是欧洲的材料不是利玛窦时代的,是罗马时代,文艺复兴以前的。这就得问:为什么利玛窦带来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年前的欧洲地理,而不是最新的欧洲地理?令人震惊的是,美洲的地理是欧洲人200年以后才知道的地理?利玛窦如何知道200年以后欧洲才知道的地理?《坤輿万国全图》被欧洲人称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是欧洲人不可能,对中国人是可能的。
有人认为欧洲人的世界地图上标示没有“发现”的地理是了不起的神迹mental discovery(心灵发现),甚至用这样荒谬的论说,招揽信众。没有科学的年代,可以发生,今天21世纪,还有人相信没有到过一个地方可以绘制出当地的地图,是极端无稽的,愚蠢的。不要说世界的另一端,你邻区的地图,没有到过,没有看过,绝对画不出来。再近一点,你的邻居家里的摆设,你没有去过他家,绝对画不出来。北京的地理知道多少?没有看过地图,任何中国人不能画出来,能画的顶多是自己去过的一些地区。《坤輿万国全图》绘的是迢迢万里之外的地理。
为什么说利玛窦与李之藻都不是作者?因为他们在地图的地理上完全没有任何贡献。不止美洲的测绘没有参与,中国的测绘也没有,所以不是真正的作者。他们把现存的《坤輿万国全图》加上文字,包括序言和利玛窦带来的一些欧洲人命名的美洲地名,加贴在地图上,甚至盖过最重要的地名,全世界最大的海洋 - “沧溟宗”。
“沧溟宗”是郑和时代命名的世界最大的海洋,他们必定渡过,才能如此命名,欧洲世界地图从来没有这名字。郑和时代命名智利西边一个局部平静的海面称为“宁海”,今天还是平静的,是海洋物理使然。西方曾经错误命名最大的海洋为“南海”,这错误一直到18世纪中期,美国立国以前还存在。后来知道错,不能把南海画到赤道北边,补救的方法,是把中国命名的“宁海”扩大为整个海洋,称为Pacific Ocean,代替了南海。整个沧溟宗,并非平静,浪高10米的区域多的是,把整个海洋称为“宁海”是错误的。清朝尽量压减明代的成就,宁可把功劳让与洋人,一方面也是知识断层,不知就里,把西方的Pacific Ocean翻译为太平洋,以为是西洋人命名,这就是我说的“错误输入,错误输出”(GIGO),越描越黑,这是我揭露地图秘密其中一个重要的线索。郑和已经渡过的海洋,以比例大小命名: 沧溟宗 > 大西洋 > 小西洋。今天我们还用大西洋这名字,是郑和时代开始的。小西洋被西方改为印度洋,因为他们不能叫东边的海洋为小西洋。可是,已经没有人知道“沧溟宗”这世界地图上最值得纪念的名字。
今天问中国人大西洋和太平洋这名字的来历,很少知道是郑和时代中国人命名的。问“什么是沧溟宗?”,有人会反问“什么是沧溟”?这里只提一点。其他类似的例子举目皆是,只是大家已经习以为然,不去深究了。
书应该读得多,读完了,书还是书,人还是人,两者没有互动,意义不大。进过国家图书馆,知道里面有什么书,并不等于拥有国家图书馆里的知识。读完了一本书,也不算获得什么,学与思必须是同时进行的。视而不见,等于不视,读而不思,等于没读。书里面写的要分析,没有写的也要分析,更重要是知道书里面为什么没有写。翻古书,抄一两段,很容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老话已经讲烂了,还是可以用,尤其是历史书,陷阱多了。发现书的错漏,从中发现新线索,刺激新思维,才算收获。知识与智慧还有一定的差距。
明儒洪应明《菜根谭》说的“读无字书,弹无弦琴”,很有道理。《坤輿万国全图》的时代背景复杂,这份世界地图里面包含了很多没有写,不能写的东西,包含了被隐藏,被篡改,被误读的细节,只能用严谨的推理去揭露400年来东西文化交流的真相,这地图影响到14亿人的心态,关系600年后世界局势的平衡。要学读无字书,《坤輿万国全图》是个好教本,是个挑战。要读懂它不难,只要开放的思想,没有成见,没有功利前提,只要笃定对真相真理不懈的追求。
李兆良 2017.1.23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兆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2955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