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评价,当下最需要的是“加强基本理论研究”
宋代严羽说:”学诗者以识为主。”同样,在学术研究中也“以识为主”。即在做学术时,一定要对何为学术、何种选题最有价值等有清晰的认识。
对于教育评价领域来说,开展一些教育评价研究或教育评价实践,看上去好像都不难,否则,每年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关于教育评价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以及大学排名。但是,如果认真地看,情况却又没有这样乐观。因为,教育评价中的各种漏洞、平庸、混乱甚至错误,都比比皆是,且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以至于有些人将评价改革认为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之一,并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为当前的“龙头之战”“最硬的一仗”来抓。
教育评价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长期存在且改进缓慢的,究其原因,显然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相当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得过且过,各种各样的评审往往走过场,有的人将评价视为一种权力紧抓在自己手里不放等等。
但笔者认为,长期不重视基本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高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成果,以至于理论研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工作者无法从理论研究中汲取到营养,是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原因。
就当前来说,教育评价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比如“什么是评价” “什么是好的评价” “什么是教育评价” “什么是好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分析框架” “教育评价活动的分类框架” “教育评价方法的进展” “教育评价学的发展历史、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 “教育评价学的知识体系”等一系列命题,目前都缺乏系统化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只要查阅一下中国知网上刊载的论文就可以得到验证。
理论和实践,是事物的两面,就像知和行的关系一样。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要提高教育评价实践的质量和成效,就要加强教育评价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对教育评价的概念、本质、目的、对象、性质、原则、过程、类型及其功能与特点等进行深入探讨。
知不够,行不远。如果一味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具体评价活动,而忽视了“何谓评价” “何为好的评价”等基本理论研究,那么又怎么能够开展好教育评价实践?怎么能够提高教育评价的质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