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毓琦 哈佛(1961-2001) 清华(2001-date)

博文

清华博士毕业生对CFINS的感想 精选

已有 21196 次阅读 2008-9-5 11:5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For new reader and those who request 好友请求, please read my 公告栏 first)

我在过去曾經介绍过我们教授團在清华大学建立了七年的智网中心(CFINS)

 
到今年夏天CFINS已經毕业了六个博士生(陆宝森, 曹希仁,与我每人毕业了二个.Coreection: the fifth one 王永才 is the student of Prof. Zheng Da-Zhong, resident faculty member of CFINS  but not part of the oversea 教授團).我请他们每人写一些自己的读博经驗.我答应他们每人写什么我就貼什么.绝对一字不改.下面六篇文章就是这六位巳經毕业拿了博士学位後写的
 

(Note added 9/7/08: 去年偶然在网上连络到了一位曾在CFINS 念硕士後去美国的同学. 我那时乘便同他说可以不可以把他在CFINS 的经验同美国念书的经验写下来比较一下. 下面第七段就是他今天寄来的文章.正好加在这儿)

1.我在智网中心读博的几点体会
贾庆山
2008-8-30
                书包、行李、录取通知书,在八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伴随着一张张好奇、欣喜、略带迷茫的新面孔,清华迎来了她的新一年。而这个时间段也是即将推研的同学们最忙碌的时期,最需要理清思绪的时期。工作还是读书?出国还是读研?读硕士还是博士?读哪个方向、哪位老师?这些问题时常被学弟学妹们问起,于是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2002年至2006年期间我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下文简称智网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何毓琦教授与赵千川教授。本文与各位同学分享我在智网中心读博的几点体会,希望能对即将推研的同学略有帮助。
           规划人生。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每人每天二十四小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许多人都有制定计划的习惯,读书计划、培养方案、研究计划、锻炼计划、旅游计划等等。人生,也需要规划。当面试时何老师问我未来的五年规划、十五年规划时,规划人生的重要性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为我们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所以何老师把定计划、执行计划、改进计划的过程形象地描述为“反馈控制”,即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做半年,然后看看做得怎样,是不是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不是,就要及时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帮助我们明确目标,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学有所成。当我们面临推研的若干选择难以抉择时,不妨聆听自己的心声,问问自己想过怎样的人生。如果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应当不是为了一个称号、一个名誉、一个光环,而是为了接受对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基础。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自己的,需要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明确的计划能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减少浪费的时间。
                脚踏实地。计划虽然重要,但好的研究成果往往不是计划出来的。虽然结果不能控制,但过程是可以控制的。做研究时,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少人眼中,做研究经常是枯燥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沮丧的,但为什么我们还会热爱它呢?因为如果一个问题适合你,你会像做游戏一样成天游乐其中,流连忘返。而且如果你幸运的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一刻,你是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而这会带来无尽的满足与欢乐。智网中心的老师们向我展示了这样的学术人生,帮助我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与激情。根据我的浅薄理解,这种快乐才是吸引科研工作者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根本原因,而这背后是恬静淡雅的心态,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问题驱动。科研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选题呢?何教授已在多篇博文中进行了讨论。这一点上,智网中心训练我们要从事问题驱动的研究,即:从实际问题出发,提炼、发现科学问题,进而加以解决。可别小看来了这句话,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从锻炼研究能力的角度来看,这是根本方法。智网中心的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从事实际背景明确的科研课题。做课题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课题向工程实际学习、了解哪些问题是实践中真正关心的,这才是目的。这种研究方法虽然出成果、发论文慢,但是能够找到真正重要的科研方向,进而做出好的研究成果。曾经听说导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带到学术前沿,找到重要的研究方向,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好导师。那么,我觉得智网中心的老师是好导师,因为他们能教会你如何选择重要的研究课题。这种训练让我获益匪浅。
                学无止境。真正的学者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并且乐于学习的,不论何时何地。这种学术人生是智网中心老师们的真实写照。虽然博士是学位体系里面的最高一层,但对于一生的学习经历而言,请允许我借用丘吉尔的话“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在智网中心接受的培养与训练,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让我喜爱上科研生活。回想刚进智网中心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成立智网中心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国的优秀学生不用走出国门即可在系统与控制领域接受世界一流的科研训练。我很自豪现在已从智网中心毕业,也很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学生能够被智网中心录取,因为,这里真的很不错。
                最后想补充的一点是,在有条件的时候,我们应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为快乐的生活是无价的。如果你对从事科学研究感兴趣,如果你积极主动、虚心向学,我觉得你可以考虑读博士研究生,因为这是接受系统性科研训练的最好方式。如果你在出国还是留在国内读博之间犹豫不决,我想告诉你,在系统与控制学科领域,智网中心提供了第三种选择,能让中国的优秀学生在国内接受国际一流的科研训练。我相信,如果你被智网中心录取,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有一天也会成为你的美好回忆。
 
2.求学期的一点感想
夏俐 2008-7-20
前些天收到CFINS中心贾庆山老师的来信,提到何老师想让我们几位毕业生谈谈自己在中心求学期间的一些感受,作为中心的毕业生,我自然是非常愿意整理一下自己这五年的一些感受,所以就欣然应允了。
作为中心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我对中心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我求学期间的帮助非常感激。我的导师曹希仁教授和中心其他老师们对我的言传身教,让我度过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五年,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可以说自己是无悔于直博期间的五年时间的。也正是在中心这五年的科研培训,使得我能够算是初步跨入科研工作的门槛,对做真正科研工作有一个十分粗浅的尝试。树立一个正确的做科研工作的方式,是我们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时需要做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我这里说的“正确的做科研工作的方式”主要是指做研究时需要遵守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是一个涉及做研究的态度问题。何教授等中心的老师在学生们刚进入中心的时候就会给我们讲授做科研时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并且在以后的指导期间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些学术道德准则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是基本常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内还是有很多违反这些学术道德的事件发生,关于这些事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何老师在他之前的博文中已经分析过了,其实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中心老师们为什么对学生这么着重强调这些准则的原因之一,这不但能够让学生们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学术道德观,而且也能够增强科研工作在学生心中的神圣感。在我毕业之后的工作期间中,有时也遇到过周边一些与我观念中的学术道德不太符合的事情,我对此也迷茫和痛苦过,不过我想我会恪守这些学术道德的底线。
关于选择在国内还是国外攻读博士的问题,何老师在他的一篇博文里面已经做了全面的分析。除了没有移民的便利以及国内现在对洋博士的推崇之外,我觉得中心在其他方面与国外大学的差距已经不大了。此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资助国内博士生公费去国外大学交流研究的项目,中心基本上每位博士生都能够去国外名校做半年到一年左右的交流,这能够比较好地弥补国内学生对英文文化切身理解的缺憾。所以整体来看,我觉得在中心读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回想这几年在中心读博的感受,以及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对比,我觉得中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在给学生们贯彻了一个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之后,老师自身的道德操守和学术成就无疑就是学生们效仿的标准。俗话说言传身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严师出高徒、虎父无犬子就体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中心的教授们人格魅力的影响、在学术上面的成就,很好的引导了学生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为人师表”的“表”字本来是表率的意思,但我还想把它理解为表面的意思,如果老师在一些表面和基本的事情上都不能做好的话,那就很难对学生能够起到正面的作用了。在社会中后来我也观察到了确实存在有不少学生的作风类似于老师的情况,无论是好的例子还是坏的例子都有,这是因为一个人在某个氛围里面长时间耳濡目染之后做事情自然会带有类似的风格。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中心在学术研究上面的态度是认真和严肃的,中心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学生们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朝着做学术研究的方向努力。我在中心五年的时间里,中心所承担的横向项目比较少,即便有一些对外合作项目,也都是研究性质的项目。学生们在里面做的不是大量的技术性工作,而是尝试用更好的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其中的问题,这也是与何教授所倡导的从实际工程中做科研的风格相一致。我在学期间仅参与过一个横向项目,在这个项目工作的基础上有多位同学发表了高质量的国际期刊论文,此外还给一位同学提供了博士论文的基础。我想正是这些良好的科研氛围和无形的影响力,使得学生们能够得以在做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有所前进。
在中心求学期间的感受很多,上面只是挑选其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方面谈谈,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另外希望提及的是,非常感谢何教授能够把他的一些思想写成博文供我们阅读,读何老师的一些文章就觉得是自己在思想和哲学上的一次营养大餐。以前没有机会面谢,这次借这个机会向何老师致谢。
 
3. 回顾cfins的博士生生涯
徐琰恺8-30-2008
 
        从大四做毕业设计开始,在cfins呆了有将近6年。从最初对cfins的膜拜,到今天恋恋不舍的离开,这些年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会是我宝贵的财富。
        6年前,选择到刚成立不久的cfins读直博,更多是冲着讲席教授组的几位大师来的。而和几位师兄师姐的交流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因为和其他研究生相比,他们国际交流、参与重要项目、学习领域前沿知识的机会更多。
        刚进入cfins,我也参与到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中,负责一个调度算法的实现。第一年上了很多由讲席教授开设的课程,印象最深的是何老师和赵老师合讲的一门课。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上课的形式非常特别:课堂上没有讲课,只有提问和回答。上这门课的同学都要求在上课之前就自学课程,上课一开始就直接由老师提问,而同学从问答中进一步了解自己学习的深度和不足,进一步深入的理解知识。这种上课的形式非常特殊,和其他课程都不同,那个学期我感觉自己每周都在为这门课作准备,为适应这种方式花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门课是我学的最扎实的,因为在上课之后我就相当于学习理解了两遍,因此对课程涉及到的知识我印象很深刻。譬如序优化,虽然我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没有涉及,但是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我依然记得很清楚。而普通的课程,期末考试之后就开始遗忘,如果不使用那么到现在我可能只记得课程的名字了。
        这种特殊的传授知识的方式是我进入cfins首先感受到的不同。其他的不同还有很多。譬如cfins的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多。刚到cfins的不久的时候,就有个师兄去了香港,一个师姐去了美国短期交流。我在cfins的五年中,有一年多是在香港科技大学度过的。这一年多当中,我认识了一些国内外研究学者,和他们有合作交流,对开阔自己的学术眼界,提高学术能力非常有帮助。而到cfins访问的教授也有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倾听他们的报告,和他们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我的导师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也是清华cfins的讲席教授组成员之一。他给了非常多的指导。我在清华期间,主要是通过邮件的方式和他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想法,他会给出意见。这些意见往往非常精辟,一针见血,直接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的指导下,进步很快,也做出了一些研究的结果。
        我也有一些本科或者研究生同学,在清华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后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在香港科技大学,也接触了很多科大的博士生。他们和我最大的差别,或许在于清华论文数量的要求。清华有论文数量要求,4篇核心。而国外博士生往往有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就合格了,甚至都不一定需要正式发表。论文的质量评判主要依赖于导师。国外的博士生总是将稿件投到高质量的期刊,而国内学生,包括我,由于数量的要求,不得不投稍差一些的期刊,以增加命中率。毕竟5年中有4篇文章发表的要求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因为高质量期刊的审稿时间往往非常长。这是件很无奈的事情,但作为学校的规定是不得不遵守的。那么对应的,你需要花一些精力做一些小的问题,得到一些小的结果,然后写一些小的文章投出去。
        另一个差别在于生活。我在科技大学的时候,生活变得非常简单:吃饭睡觉想问题。当时有一个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需要寻找一些随机过程方面的资料。问过一些老师,因为问题比较偏,所以没有得到答案。香港科大的图书馆非常好,有两架子随机过程和最优控制相关的书。我用了一个星期,几乎所有时间都在图书馆翻这两架子书,一本一本的找,终于在一本1981年的书中找到了我需要的一个结果,由此也做出了博士生期间最主要的研究结果。而在清华大学,杂事会很多,会有很多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让你做。相信每一个清华的研究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而在外面的生活会简单到无聊的程度。但研究工作本来就需要静下心来进行,因此简单的生活,对研究来说是一个促进。如果当时我是在清华,那恐怕很难连续一周泡在图书馆一本书一本书查找需要的一个结果。相信在国外的博士生生活也会比较简单,不会像在清华这样丰富多彩。但简单的生活对研究或许有更多的帮助。
        今天我已经离开这个生活了6年的地方,不过和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们还有很多的联系,经常聚在一起聊当年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我在cfins的经历和所学到的知识、能力,会一直给我帮助。
4. 我眼中的CFINS
白红星 8-30-2008
我从2003年进入智能与网络化系统中心(Center For Intelligent and Networked System,简称CFINS)读研,到今年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毕业,一共在CFINS度过了5年的时光。在这里,我收获了导师何毓琦先生春风化雨般的精心指导,副导师陈曦老师在科研上的耐心教诲和生活上的热心关怀,以及整个CFINS大家庭包括海外学者在内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回首这5年的经历,我认为CFINS无疑是一个能够和Harvard、MIT、Stanford、UC. Berkeley等一流大学的一流学术团队相比肩的集体。
CFINS是个大师云集的地方。自不必说以何毓琦先生为首席科学家的讲席教授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各自领域的泰山北斗,也不必说CFINS的本地教师都是自动化系教师队伍中的青年才俊,单是每个学期受CFINS邀请前来访问讲学的海外知名学者就足以令每个学生受益匪浅。
在2003年刚刚进入CFINS的时候,我就曾有幸接待过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的主编C.G. Cassandras,在和Cassandras的日常接触中,讨论过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控制、优化和网络领域各大顶级杂志的主编几乎都到访过CFINS,有的还来过不止一次。
CFINS不仅将海外知名学者请进来,也让自己的学生走出去。我曾得到中心的支持,参加过3次国际会议(其中部分费用来自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邓锋基金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每次国际会议,都能结识一大批相关领域的顶级学者。更有不少同学得到了去国际一流大学访问交流、从事数月到一年的科学研究的机会。
正是和包括讲席教授组在内的这些学术大师的频繁接触和深入交流,使每个CFINS学生了解了大师们的学术思维,具有了国际化的学术视野。
当然,学术大师的指导只是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才能诞生有价值的科研成果。CFINS与UTC、通用汽车等公司的国际合作项目,为不少同学提供了国际前沿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课题。除此之外,CFINS还鼓励和支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国际前沿课题。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早在2003年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几个老师和同学就对这个国际前沿热点领域产生了兴趣,但当时没有项目的支持。尽管如此,CFINS中心主任管晓宏教授还是拿出自己的科研经费购置了一批价格不菲的传感器节点,供我们做实验用。这种兴趣驱动的科研氛围,激励了原始性的创新,也提高了CFINS的影响力。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听一位老师在谈到对出国留学的看法时说,如果你能申请到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导师,那我非常支持你出国留学;如果你只是申请到二流大学的二流导师,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出去了。至今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打算读博士的学生,要在一个实验室学习和工作四、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更应该选择顶级的导师和一流的科研环境。CFINS无疑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5. 那些伴我成长的日子
王永才
2008-08-30
 
CFINS,我度过了四年多的时间,那些伴我成长的日子中,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应庆山之邀写一点自己在CFINS的生活,这些点滴,都将是我生命中的珍藏。
很幸运的,在直博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我搬到了506。记得那时屋子还很空,挺干净,东面的墙上挂着三面旗,让这里显得有点特别。一位女同学热情的帮我拿东西,我挑了一个靠暖气的座位,我对那厚重的铁桌子很好奇,就这样,开始了我的CFINS生活。
浓郁的学术讨论氛围,是CFINS给我的第一印象。刚到那里时,我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经过了第一年的课程学习,我甚至觉得博士生活有些沉闷。看书、看论文,似乎仅此而已。而506似乎不一样,那时,靠东边的三个人经常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很专注、有时面红耳赤、有时还用英语,有时和老师的讨论也很热烈。我很被这种活跃所吸引,看似呆板的学术问题,在投入的思考、较真的争论之后,就从模糊变得清晰起来,从纸面上跃了出来,有了知识的魅力。慢慢的,我也融入了这种讨论,喜欢上了这样的讨论,并且学着该如何讨论。即使现在毕业了,我也习惯性的拿着问题去找人讨论,还总结了两点:1、要有明确的讨论内容,漫无目的的讨论只是浪费时间。2、把讨论内容写到纸上,在讨论之前让她尽可能丰满,学术的原创性总是很敏感的,别因为讨论给自己造成损失。
前沿的课题,名师的指引,激发科研的兴趣。刚进CFINS时,还没有科研的感觉,有时看到书上较完备的定理推导,心中还在忐忑,我能做出类似的结果么?有时一个方向的论文啃了好多篇,也没有理出头绪。而在开始做课题之后事情慢慢的改变。实验室开始了和UTRC的项目合作,研究复杂制造系统的优化。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几百个工厂组成的复杂的制造链展现在眼前,还可以看见某一个工件的加工过程。研究系统的优化,仿佛自己就是这个复杂系统的决策者,兴趣也由之而来。而科研却没这么简单,自己还是找不到突破点。而那时赵老师经常来实验室里,他的思路总是那么清晰和活跃,有时还从编码上和算法上来指导,有时直到很晚。终于在项目一期结束的时候,我有了至少让自己很高兴的成果,将几十个车间的petri网模型压缩到14个。虽然不是很值得称道的结果,但兴趣确是这样慢慢的培养起来的。四年多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记得很深刻的是郑老师说“做你感兴趣的事情、自然干劲很足”。兴趣让我们努力去取得成果,成果会激发我们的兴趣,这是一个正反馈。现在的工作中,我也不断的去发掘自己的兴趣,让自己充满激情。Imagination, never lose your passion.
CFINS的环境中成长,对我的塑造,我很感激。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性的,我也一样。本科毕业时的自己似乎有些木讷、低调、不够自信,活力和激情只是在心里。来到CFINS这个环境中,这里的自信的、活跃的气氛感染着我,塑造了我。何老师课堂上对主动发言的督促、大家课后的较真讨论、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每两周组内学术报告、自发的学术兴趣小组、从组织博士生论坛到组织大型学术会议、实验室的试验平台搭建,顶着烈日在操场上实验、创新基金的申请、以及体育比赛中的全力以赴,等等,等等。四年多的生活中,低调和不自信在不知不觉中退后了,活力和热情走到了前面。在这个过程中,记得不止一次别人说我变了,对这种改变我很感激。在走过了博士生活这个成长阶段后,这种改变保持了下来,现在我感觉自己总是充满热情的。
那些伴我成长的日子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值得我回忆。那段日子是充实的、美好的、值得感激的。
6.五年小结
孙滔 9/2/08
当回忆过去的时候,总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我在CFINS的五年也是如此。记得何老师谈人生规划的时候说,生活的不确定性太多,我们能预料和计划的大约就是五年。五年前,我的计划是能够获得博士学位,做出令自己满意的研究成果。现在看,这个计划实现了75%的样子。
 
还记得02年10月的一天,我在赵千川老师的办公室,告诉他我想读陆宝森老师的博士生。他说,你要想清楚,陆老师对学生是非常严的。赵老师说的是实情,其实不止陆老师,中心的讲席教授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不过这种严格主要体现在课题研究中,在生活中,老师们平易近人,和我们海阔天空的谈理想、谈生活、谈人生。
 
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信心;严谨思考努力工作的态度;遇到问题独立学习求解的方法是我在CFINS做学生这五年最突出的体会。
 
当初和陆老师联系做他的学生时,陆老师要求我能做到自我激励与努力工作。和其他博士毕业的同学交流,不论是清华的同学还是工作中的同事。大家都觉得读博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幸运的是,在读博士的这几年,我认识了很好的朋友,发展了自己很喜欢的体育运动。记得赵老师在一次讲座中告诉我们,要有一颗饱含爱的心,爱自己的工作,爱周围的人;当遇到困难时,家人、朋友、老师的爱,是我们的力量。这番话也一直被我记住。其实读博士的困难,是一种意志和信心的锻炼:博士都毕业了,还怕什么前进路上的困难?
 
陆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时都是使用英文。这和何老师对CFINS的期望“在学术界闻名”是一致的。他要求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做得“专业”。小到做幻灯片、写论文的标点陆老师都会予以指导。有一次我写的报告不太仔细,陆老师说,如果你做,就要做好。我的导师陆老师和赵老师平时工作都非常的努力,这也极大的影响了他们所有的学生。由于时差的原因,陆老师和我们讨论的时间是美国的晚上,他把和我们每周的讨论当作自己的责任。
 
学习能力也是读博士期间自己觉得很受锻炼的一种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在学校做研究还是在公司工作都是如此。研究的过程,就是做深度和广度搜索的过程。当你在研究的方向上不断细化时,就发现整个学术界做相关研究的仅有很少的几个人。这时候,需要自己去学习和探索。就像赵老师说的,要有一种创新的勇气,如果第一二年还只是跟随的话,那么后几年就应该像鹰一样独立飞翔了。博士培养的目标是要能独挡一面,承担一个课题或者项目。
 
才智、努力、机遇;三者会决定读博几年所获得的成绩的大小。机遇往往可遇不可求,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能控的部分做好。回想过去在CFINS的5年,我不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心理、态度、能力这些是受用一生的财富,我感谢CFINS的诸位老师和同学。
7. CFINS 硕士毕业生刘飞
Sept.6/08
来美求学一周年了,有长进也有挫折,值此记下这些,也谨此献给敬爱的何老师。
我是CFINS的第二批学生。当时中心名称中的Networked Systems让我觉得很新鲜,本科时没有接触过。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我先后做过布尔网络、认知和神经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去年秋天开始我在UC San Diego的ANS攻读博士学位,更多用数学来刻画通讯网络。
一年来,我在ANS按部就班接受训练,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很多都似曾相识。在ANS,信息论老师不带讲义而且互动式的教学深深吸引了我。而在CFINS,我曾经兴奋地上过何老师序优化的课,深深受何老师的讲课魅力所吸引。这两门课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教授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CFINS立足Networked Systems的思路很前沿,而ANS是从不同角度试图解决同一问题。赵老师一直教我要有批判精神和良好的研究素养,这让我敢于大胆发表意见,形成较独立思路。我的英文不好,但在CFINS积累的演讲写作能力,能让我用简单的语言让对方把握我的意思。
每个同学在CFINS接受的训练不尽相同,我的经历也让我吃了一些苦头。ANS周围同学讨论的话题总是数学,而我满脑子是想法。同学们为做出一道难题而绞尽脑汁,我却没有多大激情,甚至不耐烦。我试图逐渐学着适应这种数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但我也倔强的坚持原来的实验的、提出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碰撞让我很痛苦,但幸运的是也让我有了相对深入的认识。两者本来并不矛盾,提出问题的思维正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同时,尝试用深刻的数学概念描述分析实际工程系统,现在看来很是有趣。有长进,有挫折。即便有地图,路还要自己走。
更重要的,何老师和CFINS有着一种声音,要面向工程实际,要重视提出问题,而这种声音在有的地方很难听到。脱离实际的理论,再有美丽的结果,也趋于无用。要保持较广泛的兴趣,敢于进入新的领域,提出全新的问题。
何老师在博客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思考,年轻人广泛受益。我一直反复阅读何老师的文字,试图理解其中的思想,但发现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成长中才能更准确深入理解。经历无法尽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辛勤地提炼出精华。衷心感谢何老师对我们的巨大帮助!
为学难,为人也难。CFINS和ANS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也让我变得趋于成熟。理解自己,为他人着想。努力工作,保持朴实。谨此祝愿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65-37776.html

上一篇:通往地狱的路是好意铺就的——论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Warren Buffett’s Ten Rules for Success
收藏 IP: 72.74.255.*| 热度|

5 武夷山 曹聪 薛亚丽 Ufer lu90501321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