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照片上的人与日记中的人----日记摘抄(313)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5-8-25 06: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九里荒的生活----记摘抄(313

武夷山

 

(今注:当时处于初二,以下是暑假日记,我们部分同学主动利用暑假到江苏盱眙县马坝公社九里荒农场去劳动锻炼一周

 

1974725日 星期 

昨夜有几只蚊子,早晨打死的一只已经飞不动了。今天劳动了一天,薅秧,地很烂,只能赤脚,老要洗脚,很麻烦。后来吃了几顿米饭、米粥。菜很便宜,就是油太少。

 

7月26日 星期五 忽晴忽雨

上午先是与知青们一起把废井的架子放倒,然后重新安起。这可是担风险的事,他们就曾经出过事的,所以要求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井搞完后,继续薅秧,下午到牛庄找了一些老贫农座谈,很受教育。黄桂玉(今注:即知青典型方玉,我们的校友)确实是踏踏实实,但不会烧饭,说明她不重视吃。回来的路上问了一下陈仪农场的组织结构,我可惜的是,农场只两个党员,城里人,没受多少苦,却一个一个地上去了。


今注:下面转载《现代快报》的一篇文章。文章所附照片中的陈仪,即我日记中提到的“陈仪”,英年早逝已经很多年了,怀念他!


2009 年 10 月 3 日 星期    
   
 


 
南师附中挖出个“九里荒小组”
  快报记者 赵杰 翻拍

  六名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一包玉米种子,一封从盱眙马坝寄来的信,信封上写着“南京鲁迅中学九里荒小组”。背后墙上,是鲜艳的几个大字“立志务农 上山下乡”,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戴着鲜红夺目的红卫兵袖章,单纯的眼神里流露着发自内心的兴奋。

  这是迄今为止,快报“建国60周年老照片征集”活动,找到的最早的一张彩色照片。如此富有时代特征的照片,引起大家兴趣:鲁迅中学是南京哪所学校?事隔30多年,照片中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有没有去农村“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后来他们的命运如何?现在又在哪里?这一个个问号,令人好奇。然而连拍下照片的摄影师也不认识他们。

  几经周折,记者竟然找到了照片中的人。有趣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竟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张照片。“天啊,怎么会是彩色的,这应该是我第一张彩色照片了。”照片里的女生杨明华忍不住惊呼。

  姚蓓(左)和照片拍摄者赵浏兰回忆着当年的场景。老照片中右二为姚蓓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一月工资只够买三卷胶卷

  这是一张有着油画般质感的彩色照片,色彩饱满鲜艳。

  拍摄时间是1975年6月。照片的拍摄者、南京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浏兰清楚地记得:类似题材拍过两次,一次是在四月,站在教室外面,后来觉得不好,在六月又重新拍了一次,效果让她很满意。

  南京与鲁迅有关的学校不少,当年的鲁迅中学是哪所?赵浏兰介绍,原来这是南师附中在文革期间的名字。她也是这个学校的校友。“现在的孩子已经没法理解了,但当时,上山下乡的号召,真的让我们热血沸腾。”初中毕业的时候,赵浏兰报名要求上山下乡,然后在人民商场排队预约买箱子,还准备了网兜、脸盆。可是这一年的政策不一样,要求初中毕业生继续读高中,赵浏兰没走成,高中毕业时又直接分配了工作,没了下乡的可能。

  1975年,她在南京市文化局创作组,负责宣传报道。这时候,25岁的她已经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正准备创作一幅作品参加全国影展。听学校老师说,盱眙马坝的九里荒农场有一批南师附中去的知青,给学校里的师弟师妹们寄来了一包玉米种子,鼓励他们也下乡学农。这可是当时值得大书特书的主旋律,也触动了赵浏兰自己心底的梦想。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六名收到信和种子的“九里荒小组”的学生们。

  为了拍好照片,赵浏兰和她的摄影老师还特意扛着碘钨灯过去的。“你看学生们的头发显得特别黑、特别亮,还有反光效果,就像电影里的一样。”赵浏兰说,确实,拍摄时用灯补光就像拍电影,所以才会有油画效果。

  她还特意准备了彩色胶卷。要知道,虽然中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出现了彩色照片,但数量极其稀少。市民翻翻家中的老照片就知道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都是黑白色调,八十年代初,开始出现少量彩色照片,八十年代中后期,才渐渐普及流行。1975年,南京市面上是没有彩色胶卷卖的,赵浏兰特意跑到天津的厂家去买。胶卷的牌子也很有时代感,叫“代代红”,其实就是乐凯的前身。价格有多贵呢?她清楚地记得,一卷黑白胶卷两块多,彩色的得10块钱,当时她一个月工资才30元,只够买三卷胶卷。

  七旬老师帮忙找画中人

  然而,赵浏兰并不认识照片中的这些学生。因为当时是一位老师帮她组织的。

  记者只得“求助”于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师。他是南师附中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也是现任的南师附中校友会副会长许祖云。没想到,事隔一两天,许老师就有了回音,“可以确认每个人的身份了。”电话中,他透露了更令人惊喜的消息,并且已经与其中两位取得联系,还找到了一位虽然不是画中人、却非常熟悉当时事情的知情者。

  “照片中左边第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叫陈仪。”许老师介绍,六名学生全都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各个高中毕业班的班干部,不是班长就是团支书。思想进步、积极向上,而且成绩也好。南师附中这一点是与当时别的学校不同的,虽然学生们也热衷于各种运动,但并没有放松学习上的要求。这个男生陈仪,在六个学生中又是最出类拔萃的,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他一心想下乡,不过父母激烈反对,为此他差点和家庭决裂。后来,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华东水利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海大学,毕业分配到常州市交通局,可惜工作没多久,1983年就因为癌症英年早逝。

  后排扎着两个短短的小辫的女生叫杨明华,现任南京市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

  “我教她语文课,所以很熟,一直保持着联系。”画面中还有一位男生叫杨宁博,可能现在是一位企业家,同学们曾在路上遇见过他,不过没有联系方式;右边笑容灿烂、穿桔色衬衣的女生叫王迎红,应该也在南京;而右边第二名女生叫姚蓓,现在是南京市电信局一名客户经理;最右边、穿粉红色衬衣的女生叫彭苏红,目前人在国外。

  心中圣地九里荒

  为什么他们这个小组名叫“九里荒”,又为何会有一包玉米种子和信一起寄过来?

  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孙月平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团。

  他不在照片中,不过,他却是照片里几个人的师兄——九里荒小组的创始人。

  “我比他们高一届。”听说快报在找老照片中的人,孙月平也很激动,特意赶到学校来。“1964年,我们学校就出了一个方玉,知青中的楷模,也是我们的偶像。”孙月平说,方玉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去了盱眙马坝,于是,师弟师妹们也非常向往那里。1973年,又有一次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与以往插队不同,这一次采取的是集中安置的办法。二三十名南师附中的新老知青来到九里荒,开荒种地,成立了九里荒农场。后来,方玉也到了这个农场。九里荒更加成为南师附中学子们心中的圣地。

  知青的到来对当地农民改变很大。当地非常穷,以前,他们不知道螃蟹是能吃的,也不知道有蚕豆,知青们带去了蚕豆种。那时候在附近的三河农场放露天电影《南征北战》,农民吓得直跑,以为是真的,放完了还跑回来准备捡子弹壳。

  “师兄们经常回学校作报告,每个学期老师也会带着我们去,看得我们热血沸腾。觉得毕业后我们也应该去那里。”孙月平想,但现在还没毕业,该做些什么呢?他牵头,成立了九里荒小组,七八位是南师附中的,也吸纳了金陵中学等外校学生,一共十几个人。进这个小组的要求很高,要根正苗红,个个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是拔尖的人物。1973年夏天到1974年毕业前,他们做了很多轰动的事。经常与九里荒农场通信,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以后要去农村做什么。后来,农场寄来了一些小麦种子,小组成员就在学校旁的金川河的两岸开辟出一块地方,种起小麦。成熟后,却不知道这些小麦能干吗?索性收下来一大包又寄给农场。

  “农场的知青说,他们把我们收获的小麦磨成了面粉,大家都激动得不得了。”这些活动让九里荒小组一时名声大震,报社、电台纷纷对他们进行了报道。

  第一届小组成员中,大多是1974年的毕业生,只有一名例外,那就是陈仪。孙月平他们毕业之后,陈仪又组织了一批新成员,就是照片中的学生,他们是第二届也是最后一届九里荒小组成员。

  不知道有这张照片

  “这不是我嘛!太意外了,怎么是彩色的,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这张照片,太激动了!”拿到快报记者送给她的照片,刚刚为病人做完手术的杨明华兴奋不已。

  “怎么我从来没见过这张照片?这应该是我第一张彩色照片。”杨明华说,当时他们才18岁。她是高二(6)班的班长,男生杨宁博和她同班,是团支书。“当时就是特别单纯特别有激情,想着一毕业就响应党的号召,下乡去!”杨明华说,她去过九里荒两次,一次是走路,一次是站在卡车上,当时迎面吹着风,觉得自己很坚强。

  快报记者 黄艳 孙兰兰

  “这是特殊财富”

  听说了老照片的事,照片中的人物姚蓓匆匆从栖霞区赶到南师附中校友会,因为从来没见过这张照片,她也完全记不得曾经拍过。

  找到姚蓓有个插曲。许祖云老师先把照片发给杨明华,杨明华认出了姚蓓,却不知道怎么联系。许老师上网搜索,搜到一篇报道南京市电信局优秀客户经理姚蓓的文章,附着一张照片,虽然事隔30多年,但许老师一眼就认出是同一个人。

  “我们曾经跟着老师步行250里,去九里荒农场。”姚蓓记得,走了整整五天,脚上全都是泡。但一心想下农村的热血青年们一点也不觉得苦。一行五十多人背着被子、席子,背包上挂着快板,快乐地行走。“晚上就睡在过路学校的舞台上,还互相挑水泡。”姚蓓说,脚上的水泡如果直接用针挑,第二天还会再长,于是就用酒精给头发消毒,拿来当线,穿上针埋在水泡里,第二天早上,泡里的水就没有了。男生头发短,女生还会借长头发给男生对付水泡。

  在九里荒,学生们见到了自己的偶像方玉。

  姚蓓和杨明华并没有去成九里荒。他们毕业那一年,有的去了六合,有的去了江宁。不过,有个共同点就是,后来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很出色。“现在年轻人觉得我们的举动不可思议,可回头想想,我们也得到了非常宝贵的东西。”杨明华说,能吃苦、做事踏实,这是那一批下乡知青的特点,在农村的难忘经历,其实也是一笔特殊的财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915712.html

上一篇:跷跷板(英诗汉译)
下一篇:政治难题是解决善与善的矛盾
收藏 IP: 106.120.40.*| 热度|

5 钟炳 李学宽 李泳 李杰 张奎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