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蒋博士的返乡记
(科技日报 2015年03月21日)
文·胡一峰
■桂下漫笔
近来,博士返乡的话题很火,一片争论声中,让我想起民国时期两位博士的返乡见闻来。巧的是,两位博士都姓蒋,都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在政学两界赫赫有名。年长的一位叫蒋梦麟,1908年赴美留学,师从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杜威,1917岁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当过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另一位是哲学博士蒋廷黻,1911年赴美,1923年学成回国,曾任清华大学的历史系主任、国民政府驻苏大使。
两位蒋博士回国后,都曾回老家探亲。蒋梦麟的老家在浙江余姚,离宁波和上海都不算远,他取道上海坐轮船到宁波,然后又转火车去余姚。在回忆录中,蒋梦麟用轻快的笔调描写了回乡之路,“清晨的空气中洋溢着稻香,呵,这就是我的家乡!火车进余姚车站时,我的一颗心兴奋得怦怦直跳。”到家后,蒋梦麟在家中住了一个星期左右,就跑到乡下去看望亲朋故旧。这时,距离他离别家乡已有十载,故乡的人和事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蒋梦麟只是平淡地写到,“童年时代的小孩子现在都已成人长大,当时的成年人现在已经是鬓发斑白的老人。至于当年的老人,现在多已经入土长眠,只有极少数历经村中沧桑的老人还健在。”但我们依然可以读出杜甫《赠卫八处士》中“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的惆怅和失落。
更令蒋梦麟陷入思索的是,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间,现代经济加快了对农村的蚕食,伴之欧风美雨的强劲冲刷,家乡的世界已面目全非。由于洋布又好又便宜,女人们已经不再纺纱织布了,又因为没事可做,她们有些就以和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年轻一代都去上学堂了。村里种田的人很缺乏。有些女孩子编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外销美国,生意不错;许多男孩子到上海等大城市去做学徒,赚钱也比以前多。老辈人还告诉蒋梦麟,年轻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觉得西药比中药强,还说根本没有鬼,也没有灵魂转世这回事,拜菩萨是迷信,向祖先烧纸也是愚蠢的行为,灶神不过是泥塑木雕,应该扔到河里去。女孩子不肯缠足,要自己选择丈夫。读到这里,不仅让人有时空恍惚之感,这些问题,换做今天时髦的术语,不就是所谓乡村结构 “空心化”、思想文化“西化”吗?不过,蒋梦麟把自己定位在观察者,没有对这些现象作“理论概括”,而是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美国时,我喜欢用中国的尺度来衡量美国的东西。现在回国以后,我把办法刚刚颠倒过来,喜欢用美国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的东西,有时更可能用一种混合的尺度,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尺度,或者游移于两者之间。”
蒋廷黻的老家湖南邵东地处内陆,相对闭塞。1923年春节,蒋廷黻从长沙乘车到湘潭,又雇了一顶轿子,历经四天,才回到老家。一路上,轿子沿着蜿蜒的旧官道行进,在其一侧,笔直的新公路正在修建。现代与传统两条“路”如此鲜明地摆在眼前,坐在轿中的蒋廷黻细心地观察着沿途的情状,他发现,随着新公路的修建,旧官道昔日繁华的商业景象正在消失,那些靠小客栈维生的人不久就将失业。这时,距离蒋廷黻离开祖国已有12年之久,西洋事物正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中国农村。他离开时,乡下人还不抽香烟,现在,香烟已经普及。有一半的人家点上了煤油灯,衣服是洋布缝制的。人们购买了新的纺织机,旧的织布机还有人用,但已所剩无几。许多人变卖了田地,却仍不足以维持生活。和东部沿海的年轻人去大城市打工不同,这里的年轻力壮者跑到军队中讨生活。蒋廷黻以历史学家的洞见指出,“我亲眼看到经济贫困下的政治措施。内战是贫穷的原因,也是贫穷的结果。人民越穷,越得向军中去找职业——当兵。兵越多,国家越穷。”他感叹到,“时代进步为某些人带来了灾难,这是促使进步的人们始料所不及的,同时也没有预谋补救之道。”
作为族中的留美博士,蒋廷黻回乡受到相当隆重的礼遇,族人像过去迎接翰林那样欢迎他,并请他在祠堂中做一番演讲。这种待遇,今天的博士是不可想象的。不过,值得今人注意的是,在知识显得如此“体面”和“有力”之际,蒋廷黻却没有流露出指点江山、改造社会的勃勃雄心,相反,他保持着明智而内敛的态度,当族人在祠堂设宴款待他时,谨慎地遵守着族中礼序,执意坐在第二桌,把第一桌让给长辈。演讲时,他也主要谈留美见闻。这样的话题既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又不至于给乡人带来心理反感。停留乡间过年的短暂时间里,蒋廷黻表现出一种融入的努力。虽然吃了多年洋面包,他没有忘记乡间拜年旧俗,特意要弟弟按年龄和关系列出会给他拜年的晚辈的名字,以便他事先准备合适的红包,等晚辈来拜年时,他弟弟就把应送的红包递给蒋廷黻。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蜕变,这种剧烈变动所造成的中国与世界、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异持续至今。大多数被这一潮流裹挟而离乡的人,在返回故乡时,都难免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如何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的相处,是一道避不开的考题。蒋梦麟和蒋廷黻身处的时代,社会变革较之今日更加深刻,两位蒋博士在十年留美之后再次回到中国乡村,感受的文化落差也更深刻。在他们的返乡记中,我读到冷静的观察、审慎的思考、间隔的智慧和融入的姿态,这些或许都是能给今天的人们一些启发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876068.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