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17岁小作家:锁定北大哲学系

已有 2300 次阅读 2014-8-5 22:16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17岁小作家:锁定北大哲学系

北京晚报 2014-8-5



   17岁,高中二年级的女生贾丽婕已经出版了《梦开始的地方》、《不要喧哗》两本文集。对于她来说,写作是一种自幼镌刻在人生里的习惯。“当我有感情无法抒发的时候、当我有想法其他人无法理解的时候、当我的思考用语言无法倾吐的时候,写作是一种能让我找到归宿的方式,我愿意把更深的感情埋入更隐秘的文字中。”

   成长需要适度的孤独

   “一个人在成长的时候需要适度的孤独”,贾丽婕也将自己与阅读的相遇归因于这成长的孤独。“在成长的一段时光里,正好父母不在身旁,而我性格较为安静,那时候我找到了能够亲近的东西,就是书籍。”

   十几岁的年纪里,少年们都喜欢热热闹闹、呼朋引伴,贾丽婕却是不同的。她喜欢把阅读产生的想法向父母倾吐,但更多时候,这种倾吐是得不到理解。“这是一段独处的时光,我所做的就是独自阅读,一到课间就去图书馆找书读。”

   在这段最初认识世界的过程里,阅读造就了贾丽婕看待事物的方式,“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即使读的是同一本书,接收到的信息也各不相同。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而读书正是让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最好途径。”

   这个如饥似渴读书的少女将书籍摆满了家里的两间卧室,“前不久,三联书店开始24小时开放了,我时常去那里‘夜读’。三联经常出一些‘套书’,我就在那里一套一套阅读,比如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美学概论、哲学导论等基础书目。通过系统的阅读,我希望对所有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再去确定自己以后要涉足的方向,那样会使我的道路更坚定。”

   每周十万字学会“读懂”

   初中毕业,贾丽婕进入了北京四中的道元班,这成了她性格转变的一个契机,“在这里我遇到了愿意与我一起读书的人”。在道元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分量”令人惊讶的任务——保持每周十万字的阅读量。

   在每个学期之初,语文老师都会给同学们发一张书单,它涉及各个学科和领域,着重鼓励学生们进行交叉学科的探索。在这些书目里,贾丽婕的首选是哲学、文学和政治经济学等方面与她兴趣发展方向相关的书籍。“我在高中之前涉猎较为广泛,有着相当的阅读积累,我希望在高中阶段能够将‘读过’变成‘读懂’。”经过与老师的沟通,贾丽婕开始阅读一些自己从前读过的书籍,并将感触记录在书本上,这些笔记也成了她后来文集的“初稿”。

   “在进入道元班之前,我对学科的认识是有一点偏颇的。比如,我的理科不是很好,也并不感兴趣。”进入道元班后,班里开设了自主探究课,通过自己探索和与同学们的互相交流,贾丽婕这种学科“偏颇”得到了改观。一次,物理老师带学生们去超市研究购物小车为什么不会从电梯上滑下来。这让贾丽婕与班里其他三个对文科感兴趣的女生感到非常头疼,拿不准该怎么去研究。“老师鼓励我们说,就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用文学的方式将它拟化也是一种很好的创造。”

   事后,贾丽婕总结这件事带给她的收获,“老师教会我,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下手实践,哪怕最终认识到自己选择的方向和事情要达到的目的不一致,但实际上你已经在这条路上出发了,这些也是对过去人生的一种积累。”

   用诗歌记录用散文思考

   “《不要喧哗》是在高二的时候完成的,每周十万字的阅读任务,如果只是阅读的话,内心的许多感情是没有‘着落’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写作的输出。”在刚刚入学的时候,贾丽婕也曾觉得这是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她坚持每天在语文笔记本上写下四百个字的阅读感触。

   她将这些文字的积累都称为“记录”,在“记录”的时候,贾丽婕使用的是诗歌的语言。“你有没有听说过海子的一句话,‘一切声音进入耳朵,像梨花阵阵’。诗歌就是一种最纯粹、最直白的语言,用最淳朴简白的方式,给人以最深入的感触。因此,我一般是以诗歌的方式记录,以散文的方式整理。诗歌是感情的抒发,散文是积累了比较多的思考才会写成的文章。”

   而贾丽婕的语文老师则通常是这些“记录”的第一读者,并时常会通过作业点评给予她一些理解和回应。“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非常有人文情怀的人,在秋天的时候会带我们去观察校园里正在落叶的树木,鼓励我们去描绘这些代表‘流逝’的东西,让我们每天去拍摄同一棵树的样子,进行记录。”

   旅行让写作变得开阔

   在整理这些每天三四百字的“记录”时,贾丽婕以创作为缘由向学校请了为期一个月的事假。在这一个月里,她重新去叩问了那些她曾经造访过的地方,比如台湾,比如苏州。“就像一位最初刚刚见面的朋友,再次见面时会变得熟稔,当你再次来到一个曾经不熟悉的地方,那种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在这样感觉的生发下,我整理出的文字比之前更加丰厚,也更有思考了。”

   旅行的意义当然不只在于写作,江南特有的细腻、雅致的格局、节奏,让这位生长在北方的女孩子感到亲近而新奇,“苏州的朋友告诉我,当一个人把手背在身后时,就是他要跟人吵架了。这是因为自古江南多文人,‘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原因。这些小习惯,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高中生通常会有一个困扰,就是他们在初中与高中衔接的时候,会感到不适应。有的人适应期很短,有的人却很长,我就是适应期很长的那种孩子。我从小喜欢阅读、写作,性格较为内向,来到了新的环境,对学习的氛围和与同学的相处都感到疑惑。”利用旅行的机会,贾丽婕走出了学校,走到了自然和山水之间,整个人就变得明朗起来,“旅行回来之后,许多感发、见闻都可以与同学们交流,自然就变得亲近起来。”贾丽婕觉得,这种“感发”对自己产生的心性上的转变促使自己的文字也由狭窄变得开阔起来。

   轻叩哲学门扉找到方向

   对于贾丽婕来说,文学是承载思想的一种方式,而最厚实的思想却包含在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里。

   在小学六年级时,贾丽婕开始接触哲学,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叔本华文集对她影响尤深。“我非常仰慕的哲学家是叔本华,还记得尼采对叔本华的文字有一段评价让我非常赞同,‘阅读他的文字就像站在高地上深深地呼吸,呼吸到的空气都是新鲜而开朗的’。这就是哲学家的笔触能带给人的美好感受。”在这本书里,贾丽婕找到了许多以往所无法承载和了解的东西,“需要问很多为什么才能找到这种文字的诉求,这种问求的过程让我发现哲学真的令人着迷。正是这本书带领我轻叩哲学的门扉,静静走入它的殿堂。”

   关于未来,贾丽婕有着明晰的目标,“我希望能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一直读到博士。”贾丽婕认为,存在感来自于自己与这个时代有一种紧密的联系,“如果能通过学习,把我所理解的关于人和时代的关系传达给别人的话,那是最令我满足的。”

   实习记者 孙乐琪 J245    


放大缩小默认朗读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京报网”简介 | 新闻发展总公司 | 新闻人才中心 | 北京日报广告 | 北京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817353.html

上一篇:[转载]发掘理趣的科学阅读
下一篇:选大学与谈对象
收藏 IP: 124.127.222.*| 热度|

2 王德华 刘华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