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西蒙与国际象棋

已有 3189 次阅读 2013-10-15 15:51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西蒙, 国际象棋 |文章来源:转载

西蒙与国际象棋

武夷山

 

正在浏览今年第4期《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有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董俊林的文章《H.西蒙与国际象棋》,很有意思。想转载这篇文章,看看网上有没有,一检索,发现了以下这篇2006年的文章,那么先转载这篇吧。

 

                    
 

西蒙与国际象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0518   《管理学家》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cjz/20060518/17122579017.shtml

 
 

  蒲晓晔

 

  西蒙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主要的业余爱好是徒步旅行、钢琴、象棋、绘画及学外语。他对国际象棋情有独钟,痴迷了一辈子。他似乎是要透过黑白相间的棋盘,来参透人类的玄机。在西蒙的眼中,国际象棋几乎就等于人类世界的缩影。从象棋里面不仅可以发现人类的思维习惯,更能解读符号语言的奥妙,从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行为。

 

  国际象棋从诞生到今天,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由于这种活动融智力和娱乐为一体,加上它棋子形象生动,便于识别,规则也不复杂,因此,受到不少人的喜爱。西蒙从高中时就对国际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花了两年时间认真下国际象棋。在高中毕业时,他的棋艺已经相当不错了。那时,城市的娱乐场所在晚上为下棋者大开方便之门,在那里,西蒙遇到了设计出通用下棋评估系统的阿帕德埃洛,这套系统能够判断出一个棋手处于什么水平——是大师,还是专家,或者仅仅是一个普通的A级棋手。而西蒙则未能突破A级水平。一天晚上,西蒙和埃洛下棋,同往常一样西蒙输了,可他并不甘心。回家后,西蒙重新分析棋局,通过一步步推理,他发现在走第17步棋时如果用进行正确进攻的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对手。

 

  西蒙21岁时,有一次由芝加哥飞往纽约参加专业会议,中途经过底特律、布法罗,并让他第一次从空中看到了美丽的尼加拉多大瀑布。据他回忆,这次旅行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无关紧要的冒险。在曼哈顿,一位贫穷的演员骗取了西蒙的信任,西蒙给他5美元以支付逾期旅馆的账单。在百老汇,他整夜未眠,与失业的象棋大师下棋,每输一盘付25美分。通过切磋技艺,西蒙的棋艺大有长进。西蒙曾一心想达到象棋专家水平,可学术研究与琢磨棋艺不可兼得,只好一直当棋界票友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1958年,机会来了,西蒙开始研究纽厄尔--西蒙(NSS)” 国际象棋程序,棋艺同他的学术研究融为一体。于是,他开始经常在匹兹堡象棋俱乐部下棋,很快,他就成了一名老辣的棋手,在城市锦标赛中获得了1853分,水平提高得相当快,甚至击败了当时匹兹堡市最强的对手。但是,棋艺归棋艺,学术归学术,尽管西蒙有着强烈的获胜欲望和不服输心理,但他无法像职业棋手那样把时间全部耗上。即使业余参与,要想保持比赛名次,就必须每星期至少用一两天来比赛。西蒙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对棋艺的角逐,仅仅保留了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本色。象棋终究未能成为他的伴侣,只好永远做他的情人。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西蒙是人工智能和数学定理计算机证明的奠基者之一,由于下棋是人的智力运用中最复杂最高级的一种活动,西蒙对计算机下棋始终十分关切。西蒙曾很严肃地说过:象棋对认知科学的重要性不亚于果蝇对现代基因学的意义——它是一种无法估量其价值的标准研究环境。在他眼里,象棋已成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准工具,就像果蝇在遗传学中成为标准生物一样(见西蒙自传《我生活的种种模式》,东方出版中心1998)

 

  国际象棋程序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程序,它将人工智能和娱乐有机的结合起来。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的国际象棋程序可以看二十多步,而且,国际象棋程序可以自动不断学习,因此可以不断的提高水平。计算机程序下棋同人大不一样。三分钟内,一个国际象棋程序深思,可以思考一亿二千六百万步,而人类的国际象棋大师,三分钟平均只能思考不超过两步。但是,人类却总有超越计算机的地方。一个大师下棋,往往不是靠思考,而是靠直觉。从这种人机差异中,西蒙开始破解人类直觉的奥秘。他发现,象棋大师对于比赛中的棋盘布局,可以在几秒内就记起来,并且常常能够依靠直觉在很短时间内找到妙招,但假如是随意摆设的棋盘布局,他们则无法如前所述的记忆,这意味着这些象棋大师对于棋盘布局的记忆,并非视觉上的,而是在棋子的攻防移动位置和阵势上的。这就是一种直觉,一种熟悉的、固化形成的习惯。由此,西蒙认为,直觉也是一种分析,只不过已被固化成习惯而已,直觉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识别熟悉或类似的情境类型。巴纳德曾经提出,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依赖于直觉进行管理。作为一名长期沉醉于理性思考的科学家,西蒙不得不在经验层次上承认巴纳德的论断正确,但又无法在理性层次上证明直觉的作用。在象棋的启示下,西蒙终于从逻辑上和原理上破解了这个巴纳德之谜

 

  再进一步,西蒙通过象棋发现了启发式搜索的意义。西蒙和纽厄尔在研究象棋程序时,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棋手如何处理天文数字般庞大的可能步骤?答案是:有经验的棋手并不考虑他自己下一步可能要走的所有步骤,也不会考虑对手可能要走的所有步骤,他只需要考虑几步有意义并符合基本常理的少数棋路。简而言之,棋手对所走的步骤,是进行启发式寻找,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瞎找。人们通常按照有可能获胜的经验估计,通过试探,受到启发,寻找接近答案的某种满意方案,但不能保证一定获胜。于是,计算机的启发式搜索诞生了。电脑下棋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它的启发式搜索也是边走边试探。每走一步,都设法计算当前棋局的各种可能走法及对手各种反应的得分,然后立足于对方应棋以后自己面临的最坏局势,寻找能够争取到的有利结果,最后倒推回去,选择满意的棋步。

 

  启发式搜索不仅是一种程序算法,它也是人工智能一般性问题求解的主要技术。在下棋策略中放弃寻求最优而代之以寻求满意的思想,后来又被西蒙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现代决策理论的重要基石。

 

  由启发式搜索推导,西蒙又提出了适应性积累。他认为,象棋游戏的输赢,是以适应性积累的方式所决定的。特别是遇上了技艺不相上下的超级棋手,比赛结果很少会因错走一步坏棋而输掉。所谓棋错一照,满盘皆输,只是具有警示意义的提醒,而不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换句话说,偶尔失误而导致全盘失败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不能作为普遍规律。真正的棋坛高手,不能把获胜希望寄托在对方的偶尔失手上,而是通过观察对手在选择每一步棋时产生的小弱点,同时不断利用这种不起眼的持续性弱点,来保护并积累起自己的优势,双方每走一步,该棋手的优势都会增强一点儿,直至最终取胜。世事如棋,所谓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的哲学原理,在西蒙这里得到了科学上的解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突然发生,其中总会蕴含着某些趋势和玄机,而这种趋势和玄机是微小差异累积而成的。西蒙的这一观点,不但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向纵深发展,而且对扫除管理活动中的投机取巧心理,对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行为进行逻辑上的创新,都有理论性的贡献。

 

  假设有人要给西蒙塑像,别忘了,没有国际象棋作陪衬,就难以体现他的风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733187.html

上一篇:这些主题与科技情报研究的关注点很对应
下一篇:The Wonder of Words阅读笔记(23)-要想汪洋恣肆,就得张弛有度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4 魏瑞斌 柳林涛 clp286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