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刘苏里:一辈子坚守在人文书店

已有 4415 次阅读 2013-1-2 09:26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书店, 科学报 |文章来源:转载

(博主按:1月1日的《中国科学报》发了44版,下面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值得转载。两幅照片不是报纸上的,是我自己在网上找的。)

万圣书园内

不折不扣的学者型老板刘苏里

刘苏里:一辈子坚守在人文书店

■本报记者 温新红
北京海淀区成府路59-1号,原址向东198步。这是万圣书园的新地址,2012年12月9日重张。这也是万圣书园第4次搬家。
万圣书园曾历经西北三环中国人民大学附近、北京大学东门外的成府街巷内、北大西门附近、成府路123号和现址。
开始搬家时,许多读者加入了搬家志愿者的队伍。重新营业时,更多的读者第一时间到新万圣书园去体验。
一位新浪微博网友说:“万圣重张,充满菠萝的甜味。无数本书藏身其中,等待与惦记它们的人重逢。格局迥异从前,有点儿迷失,花两个小时方才基本攻克新万圣的地理学。长长的空间,犹如交叉小径的花园。各位慢慢逛。”
重张的第二天,知名学者止庵也来到万圣书园,一是为他的新书《旦暮帖》签名,二是买书,这次他买了《仲夏之死》、《耶稣之子》、《巴尔蒂斯情书集》、《脆弱的幸福》等共18本之多。
一方面被称为北京的文化地标,被学者、爱书人推崇,另一方面,万圣书园又不得不一次次“被迫”迁址。从1993年创始至今19年的坚持,作为一家民营书店、独立书店、学术书店,或者人文书店,在爱书人眼中就愈发弥足珍贵。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民营书店兴起之时,在万圣书园创办后,风入松、国林风以及席殊书屋等书店都相继开张,本世纪初又有了光合作用等书店,让爱书人很是兴奋——有了这么多的去处。
不过,近年来,这些书店倒闭的消息也接踵而至。在北京,让爱书人津津乐道的民营书店也只余下不多的几家。
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早在2001年前后,民营书店看似辉煌的时刻,就已经遭遇到了危机。2002年前后,万圣也遭遇到了危机,刘苏里经过认真的思考,“我最终想明白了两件事,渡过了难关”,这两件事就是:愿意一辈子从事这件事,并接受微利。
刘苏里表示,万圣书园每年7万多种图书,一年下来,其中20%的品种一本没卖出去,30%左右图书只能卖出一本。“知道卖不出去,也应该保持品种数量。”与其他人文书店相比,万圣书园的图书品种更集中于思想性,且学术性极强。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王强曾说:“我1996年从美国回来做新东方,回国以后也一直在买书。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凡是我脑袋里想读的著作,基本都能在刘苏里那儿找到,他选的书基本像我的预订书单一样,就这样渐渐认识了万圣书园。”
作为万圣书园经营者,刘苏里的另一个身份是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观察者。万圣书园是最早设“三农”问题专架的,对称架是城市专架。万圣书园的专架和公共读物台上,放的是他们选择出来的必读书和最近关注的社会话题书。
在万圣醒客咖啡曾挂着一幅由《阁楼上的光》中插图做成的画,并旁注了一句诗:“是谁传下了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中国科学报》 (2013-01-01 第35版 文化周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648774.html

上一篇:个人藏书清点(二十二)
下一篇:你也许不知道的巴克明斯特.富勒之另一面
收藏 IP: 1.202.75.*| 热度|

10 蔣勁松 刘颖彪 曹聪 陈湘明 张奎勇 陈国文 傅蕴德 籍利平 李泳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