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数学教授的人文情结

已有 3242 次阅读 2012-9-3 13:45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数学, 教授 |文章来源:转载

数学教授的人文情结

■本报实习生 贡晓丽
梁进自幼就对历史人文怀有浓厚的兴趣,写诗词、制灯谜、作游记、逛博物馆……寻求与古人的对话,探查现实可靠的参照系,在科学与人文的世界中自由漫步、求索。
他山之石
梁进的古文底子大多师承其祖父—— 一个银行小职员,一个满口诗句的老学究,“我的祖父收入不多,但是很爱看书”。诗词的押韵、平仄,都是梁进在小时候听祖父讲的,“他并没有刻意地教过我写诗词的规则,小时候看他的古文书,感觉有兴趣的地方就去问祖父”。
从小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的梁进,虽然懵懂,但对古文和历史的兴趣已经根植在她的脑海里。
年轻时的梁进,开始消化温习儿时所学,正是无限渴望知识的阶段,却赶上了“文革”,被下放到了农村,“那时候能读到的书很少,我看过很多没有封面的旧书,连书名都不知道,就这么读下来了。”由于对古诗词那种绵长深远的意蕴情有独钟,梁进现在也很喜欢吟诗作词,本文配图旁所引一词就是仿欧阳修《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之韵所作。
除了诗词,节日的时候与朋友们互制灯谜自娱自乐,也是梁进喜欢的益智项目。今年的端午节,梁进给科学网的博友们颁发了端午节灯谜大赛奖状,表彰比赛中最快、最优、最强的猜谜选手,博友们的回复也五花八门。但更多人是对梁进所制的灯谜表示钦佩,他们认为这种严谨的谜格很符合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习惯。
“理科思维深刻、严谨、逻辑性强,而文科思维开放、跳跃、宏观,文理科需要摒弃门户之见,互相学习,才有可能找到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梁进解释自己对文科知识如此感兴趣的原因,“只懂本专业的人只可能成为专家,不可能成为大家。广博的知识是一方面,而如何应用知识,从中获得创新的源泉更加重要”。
文化餐不能过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光走路不看书,也不能光看书不走路,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诗词之外,梁进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和参观博物馆。“旅游是一件辛苦的事,所以一定要学到东西。”博客当中的各类对当地人文环境感悟的游记,就是梁进游览各地风物之后最大的收获。
从来没有统计去过多少博物馆,从来没有想过把所见所闻写成书,梁进只是觉得看了这么多动人的事物,忘掉了很可惜,就记下了很多随笔,发到了博客上,形成了博物馆系列,也就有了近期出版的《淌过博物馆》这本书。
梁进逛博物馆的经历,应该从她12岁参观上海工业展览馆开始。那一年,她独自一人来到上海的爷爷奶奶家。当时的大上海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大博物馆,满眼都是新奇。“那时最渴望的就是去文化场所。可是去图书馆没有借书证,为一张电影票可以在电影院门口站半天。后来听说原来的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工业展览馆,正在进行展览,于是我便一头扎到了工业展览馆。”
但到了展览馆门口,她才知道进门还需要单位介绍信。一个从农村来的小孩,哪来的介绍信?还好这时,梁进看到一批中学生在一位老师带领下正向另一个入口走去。“我就大大方方地跟上队伍,混进了展览馆。”
进到馆中的梁进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转,流连忘返,直到闭馆,才被工作人员轰出来……从此,梁进对博物馆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每到一地,必去的游览场所就是当地的博物馆。
梁进对博物馆的留恋,来自童年时的文化匮乏,而现在的孩子怎么保持学习热情?梁进有自己的见解,“现在的孩子被灌输的东西太多,学习压力很大,使得他们对真正好的东西产生一种饱食效应,饱食之后就会厌食。文化餐不能过饱,保持一种好奇心,饥渴的状态,这样才会吸取更多的营养,满堂灌绝对不是最好的办法”。
热情地生活
去博物馆不仅要带着脚去,还要带着脑袋去,有思考才有收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普通人也要参观博物馆的原因,不是专家也可以写博物馆。”梁进说,博物馆带给我们的信息不仅仅是文物本身,还有从专业、学术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其中人文、社会的很多内容都值得认真思考,古今对比,启发我们如何更好地生活。
饱览了许多博物馆,梁进称自己的品鉴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我并不是一个收藏爱好者,对鉴赏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她曾在爱丁堡买过两件瓷器,至今也不知道真假。“我关心的是它们给我带来的历史信息,至于到底值多少钱,我是不关心的……”
视野开阔以后,面对生活,眼光就会不一样,对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也就随和起来。这也是梁进一直非常乐观的原因,“因为我从博物馆里看过太多的生死,当时的名人死后都成了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人无疑会显得非常渺小,所以人应该看淡生死,热情地生活”。
(本文导语;
远山近水幻如空,锁月雾霾中。疑是凡仙对换,只觉瑟瑟清风。欲穿云帐,直飞兔阙,和舞编钟。借我中秋桂酒,问何红线月翁?
读到这首洒脱俊逸的中秋词曲,你可能想不到它的作者会是一位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她就是同济大学数学系教授梁进。)
《中国科学报》 (2012-08-31 B3 生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608769.html

上一篇:英汉词典查不到(之四十五)
下一篇:[转载]柯杨:做个厚道的医学人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5 柳林涛 赵星 赵凤光 梁进 丛远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