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印度有这样一所大学
2012-8-28 06:28
阅读:5856
标签:大学, 印度

印度有这样一所大学

武夷山

 

Technology and Culture杂志2009年第4期发表了专攻计算机史的Ross Bassett博士(现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的文章,Aligning India in the Cold War Era: Indian Technical Elites.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Kanpur, and Computing in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印度在冷战时代的定位:印度的技术精英,位于坎普尔邦的印度理工学院,印度和美国的计算)。该文的部分内容见http://muse.jhu.edu/journals/tech/summary/v050/50.4.bassett.html。文章说:

 

19637月,一辆DC7型包机降落在印度坎普尔军事基地,机上载有一部IBM 1620计算机,这是当时美国大学常用的机型。这部计算机是美国赠送给印度理工学院(IIT)的,该校获得美国9校联合体的支持。

(博主插话:印度软件业的发达,除了人们常提到的印度人英语好、数学好这两大突出优势外,不应忘记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对印度早期计算机事业的大力支持之因素。)

IIT到底培养了多少技术精英?我们看一个例子。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美国ARPANET(因特网的前身)开发协议系统的“网络工作组”有4名成员,分别是:

A.      Bhushan,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他是IIT1965届毕业生;

R. Kanodin 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他是IIT1968届毕业生;

R. Metcalfe,当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以太网的发明人;

J. Postel,当时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

关于ARPANET协议系统“网络工作组”成员名单的这份文件,注明了“1971614日”的日期。

1993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对全美各大学的计算机科学计划做了评估,给出了排序。2008年,有人对1993年排名前10的大学计算机学院或计算机系师资队伍进行了分析,发现10所大学的计算机师资队伍中有98人是在印度接受的本科教育!98人的规模,足以填充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606608.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7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