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Big Data:情报人请关注!

已有 3432 次阅读 2012-3-22 13:28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大巴, 自由市场, 上海科技, 大邱庄 |文章来源:转载

(按;昨天下午,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在我所举办的“2012年春之声竞争情报沙龙”上,上海科技情报所原副所长、竞争情报专家缪其浩老师吁请大家关注“大数据”。今天的中国科学报刚好有这么一篇文章,故转发一下。)
大数据:IBM的新生意

钱大群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本报记者 原诗萌
IBM公司(股票代码:纽约证券交易所IBM)2011年的财报,充分证明了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全年营收1068亿美元,同比增长7%;净收入159亿美元,同比增长7%。
关于这家101岁的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秘诀”,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出色的政府和社会公关等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则是,IBM对行业趋势的准确判断,以及对高附加值领域的及时介入。
每年的IBM论坛,无疑是分析IBM下一步动作最好的机会。在3月16日举行的IBM论坛2012上,“大数据”成为了关键词。
当数据成为核心资产
“我们现在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将之称为‘大数据’时代。”IBM技术创新全球副总裁Bernard S.Meyerson博士在论坛上说。
事实上,企业将数据视为重要资产并不是最近的事。在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一直通过数据库、商业智能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优化,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而现在,数据则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身份显赫”的时代。
据IDC统计,全球数字信息在未来几年将呈现惊人增长,预计到2020年总量将增长44倍。
国金证券发布的一份关于大数据的报告也指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方式。
那么,数据的这一“跳跃式”增长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呢?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较早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释。2011年10月,麦肯锡季刊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新兴资产,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正如强大的品牌一样。
这篇文章还指出,企业需要开始认真思考,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海量数据的潜力,并设法应对可能的威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许会影响到管理层圈子的扩大,也可能预示着新的,甚至是破坏性业务模式的诞生。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钱大群也在论坛上表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引起重要的变革。
钱大群指出,以往人们是通过IT技术对每一个流程细化,可以称之为“以流程为中心”。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使得数据更为重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有建设性的看法。“这和之前以流程为导向提供参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从新锐洞察到大数据
大数据在推动企业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商机。
国金证券分析师易欢欢在一份大数据专题报告中指出,有三类公司将受益于大数据的发展:主动拥抱大数据技术,用互联网思维涤荡原有业务模式的软件供应商;利用客户群优势,具备垂直整合产业链潜质的能力的公司,以及善用数据资产或者具备数据管理、分析能力的公司。
长于数据分析,且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IBM,显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事实上,早在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时,就将数据分析作为其中重要一项,即新锐洞察。
那么,新锐洞察和今天的大数据,是怎样的演进关系呢?
“IBM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看到趋势了。但过去我们各部门有不同的产品和想法。现在我们更看重的是给客户一致的声音,把IBM在这方面的能力带给客户。”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业务分析及优化服务中国区负责人段仰圣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段仰圣告诉记者,智慧地球提出后,根据实践及客户的需求不断演化,今年的IBM论坛提到大数据,则是因为近年来数据量暴涨,IBM觉得这一领域需要格外的关注。
而中国市场对于大数据的潜在需求,更是IBM关注的重点。
IBM 2011年年报显示,新兴市场业务同比增长16%。钱大群也在论坛上强调,IBM会不断地把投资倾斜到新兴市场,“尤其以中国为领头羊。”据他介绍,IBM已经将总部汽车、能源、金融、家电等行业的负责人派往中国督战。
2011年底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刊载文章指出,到2025年,中国的21个主要经济指标将全面超越美国,而目前包括制造业产出、汽车销量、钢铁消费等指标,中国已经超过美国。
汇丰银行在2011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到2025年,中国的贸易额将达到6.3万亿美元,届时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在IBM看来,这意味着中国的企业要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更智慧的成长”,而这正是“大数据”的用武之地。
“IBM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中国企业用最新的想法一起创造最佳实践,在中国落地,然后我们可以一起走到海外去。”钱大群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3-22 B2 金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550539.html

上一篇:帮朋友贴一份“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国际会议”征文通知
下一篇:[转载]北京晚报:郑伟达教授出诊微博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13 许培扬 黄富强 胡泽文 王桂颖 刘玉仙 谢晓专 李毅伟 赵星 王晓峰 魏瑞斌 化柏林 朱云霞 许海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