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不可逆性与多样性

已有 3651 次阅读 2011-4-13 07:55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不可逆性与多样性

武夷山

 

英国国王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K. G. Denbigh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英国科学哲学杂志)1989年第40501518页发表文章,The Many Faces of Irreversibity(不可逆性之诸面相)。 文章说:

生物的、心智的以及物理化学的不可逆性有一共同特征,即朝着未来发生分叉或分化,这似乎就要求世界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因此,我的观点与玻姆的unfolding(展开)概念不是没有联系的。我的观点与一些更古老的洞见也有亲和关系,尤其是这样一种洞见:未来是开放的,凡是有可能发生的东西都会发生。

认知是不可逆的。

 

博主在19909月写道:

然而,已经记忆的东西会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可以unlearn,这不就可逆了吗?K. G. Denbigh以偏概全了。他说,未来会更多样化,然而工业化也在减弱多样化的程度。

 

博主今评:转基因作物(作为技术性人造物的一个代表)的出现,其自身是使世界更加多样化了――世界上增添了前所未有的事物。但是,这类产品(或技术)的大量推广会使“原生态”多样性下降。这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账不太好算。这也是这方面的决策很难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K. G. Denbigh1985年发表过著作Entropy in Relation to Incomplete Knowledge(与不完备知识相联系之熵,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相信科学网不少读者会对这样的主题感兴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432552.html

上一篇:报告会预报::“DJ(D钩子)”的三十年
下一篇:本所和我本人诚招博士后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15 许培扬 黄晓磊 王号 吉宗祥 杨秀海 李泳 肖重发 钟炳 张志东 谢鑫 吕乃基 张檀琴 吴跃华 colorfulll vigorous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