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风尚”与“苏步青效应”
武夷山
成思危先生在《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1-9)一文中介绍说:
艾尔弗雷德. 斯隆(1875-1966,影响深远的美国企业家)的墓碑上是这样写的:
这里埋葬的是斯隆,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善于发现比他更能干的人。
我把发现、推举、任用比自己更能干的人这种高风亮节称为“斯隆风尚”。
赵红州和蒋国华在1985年9月22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苏步青效应”》文章,文章说:
苏步青教授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培养了我国一代年轻的学者,其中有的已经是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有一次,苏先生在接见自己的学生时说,人家都说“名师出高徒”,我看还是“高徒捧名师”。我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倒是你们出名了,把我捧出了名。但是,我要说,有一点你们还没有超过我,那就是我培养了一代像你们这样出色的数学家,而你们还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这是多么崇高的师道,又是多么深刻的哲理呵!苏先生的一席话,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教师的天职——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我们不妨把能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的教育现象谓之“苏步青效应”。
博主: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大师”。但无论怎么定义大师,大家似乎都是把个人自身取得非凡成就作为大师的起码条件的。像艾尔弗雷德. 斯隆这样善于发现比自己更能干者的人则不一定被公认为大师。苏步青拥有数学大师的地位,但像他这样努力培养超过自己的学生的其他人则不一定都被公认为大师。比如,要说培养大师的本事,在我国,百年来大约很难有人超过清华大学叶企孙教授(1898-1977)。可是,有多少人记住了他?有多少人了解他?建议大家读一读《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因此,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托起明天的大师”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大师还要稀缺。我们缺乏大师,我们更缺乏“托起明天的大师”的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武夷山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27774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