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的丧钟? 精选

已有 9303 次阅读 2009-7-20 07:21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的丧钟?

武夷山

 

    198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Don R. Swanson教授创立了一种纯情报学的研究方法──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不过,我直到1993年去柏林出席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国际会议时,亲聆Swanson教授在会上的报告,才第一次听说这个研究思路。我敏感地认为,这对情报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于是,指导一位研究生专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俩在《情报学报》20023期发表了论文《Don R. Swanson的情报学学术成就的方法论意义与启示》(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018)。

《技术预测与社会变革》杂志2008年第2期发表了美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美国海军实验室的Ronald N. Kostoff的文章,Literature-related discovery (LRD): Lessons learned, and future research。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Swanson的知识发现方法敲响了丧钟,好生沮丧。

Kostoff说,基于非相关文献的知识发现方法若要立得住,人们其实依赖于三个基本假定, 但三个假定都有问题。

第一个假定:两个领域的人是互不了解的。

不对。实质上,有不少学者在关注多个领域。

第二个假定:潜在概念(即有待发现的知识)的共现(co-occurrence)频次越高,则人们做出知识发现的概率就越高。

这与第一条假定是相互矛盾的。如果某概念在不同领域文献中有那么高的共现,那不同领域的人怎么会互不了解呢?

第三个假定:潜在发现对有关问题发生影响的路径越多,则其中某一条路径可能是有效路径的概率就越高。

不对。事实上,拿寻找治疗方案这一知识发现类型为例,若人们实际上并未发现新的治疗方案,只采用知识发现方法的定量指标所“圈定”的路径,很可能是误导的。

Kostoff认为,到目前为止,原先的知识发现研究都只涉及“潜在的个别发现”,并没有去研究这些发现之间有什么集成效应(synergetic effect)。但是,若对知识发现方法所揭示的那些可能的路径一一加以测试,则测试成本是高得不可接受的。

博主:我的“丧钟”判断对不对?大家可以讨论与辩论。假定我的判断正确,则意味着Swanson所开辟的研究方向,在20多年之后走入了死胡同,这一进化分支将灭绝。

我本来认为,知识发现是最可能给情报学注入活力的,没想到……

但在科研中,这样的事情是常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244490.html

上一篇:这些问题是不是傻问题?如果不是,欢迎讨论
下一篇:科幻作家不简单(外二则)
收藏 IP: .*| 热度|

15 化柏林 赵星 杨学祥 刘耀 刘进平 胡业生 俞立平 周春雷 陈国文 陶依红 蔣勁松 王立 马光文 yinglu uneyecat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